【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产品的养殖方法,特别是一种生态养殖优质红膏河蟹 的方法。
技术介绍
河蟹,学名为中华绒螯蟹。河蟹养殖己有百年历史,由于天然蟹苗不足 和天然成蟹也严重不足。目前,大量采用人工繁殖的蟹苗,在养殖基地大面 积、大规模地人工养殖成蟹。大规模人工育苗和成蟹养殖带来一系列的问题。 如由于种质混杂,特别是南、北方蟹种特性、适应性不同,混杂后造成生长 发育不良,生产出的蟹个体小,质量差,出现性早熟,成为小老蟹。又由于养蟹的生态环境差,如水生植物减少,水生动物繁殖量少、水的PH值和溶 氧量调节不适当、适口鲜活动物蛋白饵料少、植物蛋白转化为动物蛋白的熟 化词料不足等问题,使生态环境不能满足河蟹正常生长发育需要,致使商品 蟹成为规格小,肉质差的"白膏"河蟹。还由于养殖生态环境差,造成病害 多发,尤其是河蟹颤抖病及丝藻附着病发病率较高。综上所述,不提高河蟹 的生态养殖技术,就不能养出高质量、高品位的"红膏"河蟹。河蟹质量、 品位不高就不会给蟹农带来大的经济效益,就会极大地制约养蟹业的可持续 发展和养蟹业的整体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红膏河蟹生态养殖方法,该生态养殖方法含有如下步骤:对养殖塘进行预处理,在养殖塘内移载水草,向养殖塘中投放贝类,向养殖塘内放养优质青虾幼苗,向养殖塘内放养优质河蟹种苗,向养殖塘内投放优质鳜鱼种苗,对养殖塘中水质进行调控,向养殖塘中投喂饵料,对河蟹进行病虫害防治; 其特征在于: ①、对养殖塘进行预处理是在养殖塘中水产品收获后,排水至水深20-30厘米,用茶籽饼清塘,每亩用量为10-15kg,每100kg茶籽饼中加入盐1-2kg; ②、在养殖塘内移载水草是在养 殖塘预处理后的秋、冬季将带籽水草移栽到养殖塘中,塘中新栽水草以金鱼藻、伊乐藻为主草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洪强,潘莉,潘文新,潘震新,潘伟新,蒋琴,李东明,
申请(专利权)人:潘洪强,潘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