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气浮离心压缩机的储冷式汽车热管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900499 阅读:10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8 12: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气浮离心压缩机的储冷式汽车热管理装置,包括:制冷回路,其被配置为流通制冷剂;制冷系统组件,其设置在制冷回路上,其中制冷系统组件包括气浮离心压缩机,其被配置为压缩制冷剂;储冷支路,其两端与制冷回路连通;储冷装置,其设置在储冷支路上,所述储冷组件包括储冷装置和储冷节流元件;换热介质回路,其用于流通换热介质,以对电池包和/或乘客舱进行冷却或加热;第一换热装置,其一部分与制冷回路连通,另一部分与换热介质回路连通;第二换热装置,其被配置为在制冷回路与空气之间传递热量;第三换热装置,其被配置为在换热介质回路与空气之间传递热量。为在换热介质回路与空气之间传递热量。为在换热介质回路与空气之间传递热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气浮离心压缩机的储冷式汽车热管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热量管理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气浮离心压缩机的储冷式汽车热管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汽车热管理系统完全根据乘客舱和电池的实际制冷需求控制压缩机等零部件的运行,而压缩机等零部件由于自身的特性,实际上在很大比例的工况下,并非运行在最佳效率点,这就导致了系统实际的性能系数(COP)较低,浪费了较多的能源。
[0003]为了满足不同的工况负荷要求,压缩机、膨胀阀、电子风扇等核心部件需要不停的调整工作状态,存在频繁的升降转速或开度,甚至存在频繁启停的情况,这将极大的影响系统各运动部件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中的至少一部分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气浮离心压缩机的储冷式汽车热管理装置,包括:
[0005]制冷回路,其被配置为流通制冷剂,其中所述制冷回路中的制冷剂能够冷却换热介质回路中的换热介质,所述制冷回路包括制冷主路以及与制冷主路连通的第一制冷支路和第二制冷支路;
[0006]制冷系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气浮离心压缩机的储冷式汽车热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制冷回路,其被配置为流通制冷剂,其中所述制冷回路中的制冷剂能够冷却换热介质回路中的换热介质,所述制冷回路包括制冷主路以及与制冷主路连通的第一制冷支路和第二制冷支路;制冷系统组件,其设置在制冷回路上,其中制冷系统组件包括气浮离心压缩机,其被配置为压缩制冷剂;储冷支路,其两端与所述制冷回路连通;储冷组件,其设置在所述储冷支路上,所述储冷组件包括储冷装置和储冷节流元件,其中所述储冷装置被配置为存储且能够释放冷量,所述储冷装置的一部分与储冷支路连通,另一部分与换热介质回路连通,所述储冷节流元件被配置为对制冷剂进行节流以降低制冷剂的温度和压力;换热介质回路,其用于流通换热介质,以对电池包和/或乘客舱进行冷却或加热,所述换热介质回路包括换热介质主回路以及与换热介质主回路连通的第一换热支路、加热支路和第二换热支路;第一换热装置,其一部分与制冷回路连通,另一部分与换热介质回路连通,且被配置为在制冷回路与换热介质回路之间传递热量;第二换热装置,其设置在所述第二制冷支路上,且被配置为在制冷回路与空气之间传递热量;第三换热装置,其设置在所述第二换热支路上,且被配置为在换热介质回路与空气之间传递热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气浮离心压缩机的储冷式汽车热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支路、加热支路和第二换热支路并联,电池包设置在第一换热支路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气浮离心压缩机的储冷式汽车热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制冷支路和第二制冷支路并联,气浮离心压缩机设置在所述制冷主路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气浮离心压缩机的储冷式汽车热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系统组件还包括:冷凝器,其设置在所述制冷主路上,并与所述气浮离心压缩机连通;第一节流元件,其设置在所述第一制冷支路上,并与所述冷凝器连通;第二节流元件,其设置在所述第二制冷支路上,并与所述冷凝器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气浮离心压缩机的储冷式汽车热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装置的一部分与制冷回路连通,另一部分与换热介质回路连通,其中所述第一换热装置包括第一入口和第一出口以供制冷剂流过,以及第二入口和第二出口以供换热介质流过;所述第二换热装置包括第一入口和第一出口以供制冷剂流过,以及第二入口和第二出口以供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学松冯福金宋云建舒涛
申请(专利权)人:华涧新能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