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测导管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899905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8 12: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标测导管组件。该标测导管组件包括导引导管与微型导管,导引导管的远端上设置有第一标测件,微型导管的远端上设置有第二标测件,微型导管可滑动地设置在导引导管中且微型导管的远端能够由导引导管穿出之后与所述微型导管的近端之间形成第一预设夹角。该标测导管组件,通过导引导管和微型导管相结合的结构,可对微小空间内的心内电信号(冠状窦和Marshall静脉)实现精准标测,从而实现对房颤激动灶的判断和消融效果的评估。现对房颤激动灶的判断和消融效果的评估。现对房颤激动灶的判断和消融效果的评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标测导管组件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是涉及一种标测导管组件。

技术介绍

[0002]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近年来,欧洲心脏病学会(ESC)与欧洲心胸外科协会协作共同发布的《2020ESC/EACTS心房颤动诊断与管理指南》一致推荐通过导管消融治疗房颤。然而Marshall韧带(简称LOM)的存在使得部分患者术后还会复发。LOM是左原始静脉进化过程中的残留组织,位于左心耳后部,其解剖走行是朝着左上肺静脉根部方向,其组织包括Marshall静脉(简称VOM)、小血管、肌束、神经、神经节等复杂结构。LOM可作为异位兴奋灶触发房颤,而其本身复杂构成使其在房颤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非常重要作用;此外,LOM是二尖瓣环峡部消融的难点,同时也是各种复杂心律失常的常见原因。
[0003]因此,在消融之前通常对LOM进行精细标测,这有助于理解并治疗LOM相关的复杂心律失常,可以提高二尖瓣峡部线的消融成功率,对房颤导管消融的指导意义重大。然而,由于LOM位置的特殊性及尺寸的局限性,导致针对LOM的标测较为困难,因此,亟需开发一款能够专为LOM进行精细标测的标测导管组件。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此,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一个或多个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标测导管组件。
[000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标测导管组件包括:导引导管与微型导管,所述导引导管的远端上设置有第一标测件,所述微型导管的远端上设置有第二标测件,所述微型导管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导引导管中且所述微型导管的远端能够由所述导引导管穿出之后与所述微型导管的近端之间形成第一预设夹角。
[000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引导管包括:沿所述标测导管组件的近端至远端的方向依次连接的主体段及可弯段,所述第一标测件设置在所述可弯段上。
[000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标测导管组件还包括套设于所述主体段近端外部上的手柄及设置在所述手柄上的拉线控制件;
[0008]所述主体段内设置有牵引线,所述牵引线的近端与所述拉线控制件连接,所述牵引线的远端与所述可弯段的远端相连。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可弯段的远端端口设置有连接头,所述牵引线的远端与所述连接头相连,所述微型导管的远端可由所述连接头伸出。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头上设置有安装凹槽,所述牵引线的远端设置有拉线环,所述拉线环设置于所述安装凹槽中。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头的近端上还设置有与所述安装凹槽相通的拉线腔。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头的近端沿由所述标测导管组件的远端至近端的
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一连接段、第二连接段及第三连接段,所述第二连接段的外径最小以使所述第一连接段与所述第三连接段之间形成所述安装凹槽,所述第三连接段包括沿所述连接头的周向间隔分布的连接凸块,相邻两个所述连接凸块的间隙构成所述拉线腔。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头的远端外径沿由所述标测导管组件的近端至远端的方向逐渐变小。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可弯段内设置有相隔的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用于设置所述牵引线,所述第二腔室用于输送所述微型导管并容纳所述第一标测件上的导线。
[00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可弯段内设置有加强管,所述加强管的管腔用于输送所述微型导管。
[00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可弯段在弯曲时自身的近端和远端不共面。
[00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微型导管可弹性变形,所述微型导管当处于自然状态时自身的远端与近端之间形成所述第一预设夹角。
[001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微型导管的外径与所述导引导管的外径之比为1:1.5~1:2,且所述第一预设夹角为15
°
~30
°

[001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标测导管组件还包括加强丝,所述加强丝设置于所述微型导管内,所述加强丝的远端丝径沿由所述微型导管的近端至远端的方向逐渐变小。
[002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标测件沿所述导引导管的轴向间隔分为多组,每组第一标测件包括多个沿所述导引导管的周向均匀分布的所述第一标测件,且相邻两组所述第一标测件对齐分布;和/或,所述第二标测件呈环状并沿所述微型导管的轴向间隔分布。
[0021]如上所述的标测导管组件,微型导管的远端能够由导引导管穿出之后与近端之间形成第一预设夹角,这考虑到人体解剖学特点,使得微型导管可进入Marshall静脉或其他直径微小、走形崎岖的血管中,再加上导引导管可进入至冠状窦中,这使得导引导管上的第一标测件、微型导管上的第二标测件可稳定且灵活地对于不同的目标区域(如冠状窦和Marshall静脉)分别同时进行标测,对于激动灶的定位以及指导消融有重要意义;另外,微型导管可沿导引导管滑动,这使得第一、第二标测件随着微型导管的移动可以对空间跨度更大的目标区域进行电信号采集,提高术者对心内电信号界面反馈的识别效率,对消融终点有着重要指导作用。
[0022]综上所述,如上所述的标测导管组件,通过导引导管和微型导管相结合的结构,可对微小空间内的心内电信号(冠状窦和Marshall静脉)实现精准标测,从而实现对房颤激动灶的判断和消融效果的评估。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标测导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标测导管组件在体内的工作示意图;
[0025]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标测导管组件的操作流程示意图;
[0026]图5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导引导管当可弯段弯曲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6为图1提供的标测导管组件在A

A方向上的剖面图;
[0028]图7为图1提供的标测导管组件的局部纵向剖面图;
[0029]图8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9为图1提供的标测导管组件在B

B方向上的剖面图;
[0031]图10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标测导管组件在第一标测件采用2
×
2阵列结构时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32]图11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标测导管组件在第一标测件采用高密度阵列结构时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33]其中,附图中的标号说明如下:
[0034]10、标测导管组件;100、导引导管;110、主体段;111、封堵头;120、可弯段;120a、第一腔室;120b、第二腔室;121、加强管;130、第一插座;200、微型导管;210、第二插座;310、第一标测件;320、第二标测件;400、手柄;500、拉线控制件;600、牵引线;610、拉线环;700、连接头;700a、安装凹槽;700b、拉线腔;710、第一连接段;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标测导管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导引导管(100)与微型导管(200),所述导引导管(100)的远端上设置有第一标测件(310),所述微型导管(200)的远端上设置有第二标测件(320),所述微型导管(200)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导引导管(100)中且所述微型导管(200)的远端能够由所述导引导管(100)穿出之后与所述微型导管(200)的近端之间形成第一预设夹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标测导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引导管(100)包括:沿所述标测导管组件(10)的近端至远端的方向依次连接的主体段(110)及可弯段(120),所述第一标测件(310)设置在所述可弯段(120)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标测导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标测导管组件(10)还包括套设于所述主体段(110)近端外部上的手柄(400)及设置在所述手柄(400)上的拉线控制件(500);所述主体段(110)内设置有牵引线(600),所述牵引线(600)的近端与所述拉线控制件(500)连接,所述牵引线(600)的远端与所述可弯段(120)的远端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标测导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弯段(120)的远端端口设置有连接头(700),所述牵引线(600)的远端与所述连接头(700)相连,所述微型导管(200)的远端可由所述连接头(700)伸出。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标测导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头(700)上设置有安装凹槽,所述牵引线(600)的远端设置有拉线环(610),所述拉线环(610)设置于所述安装凹槽(700a)中。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标测导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头(700)的近端上还设置有与所述安装凹槽(700a)相通的拉线腔(700b)。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标测导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头(700)的近端沿由所述标测导管组件(10)的远端至近端的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一连接段(710)、第二连接段(720)及第三连接段(730),所述第二连接段(720)的外径最小以使所述第一连接段(710)与所述第三连接段(730)之间形成所述安装凹槽(700a),所述第三连接段(730)包括沿所述连接头(700)的周向间隔分布的连接凸块(73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彦立李倩昀林航奚云珠梁波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微创电生理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