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实现快速热修补的电弧炉出钢口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899288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8 12: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炼钢电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实现快速热修补的电弧炉出钢口系统,包括:出钢口结构和在线修补结构,在线修补结构穿设在出钢口结构内且与出钢口结构可拆卸连接;在线修补结构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一连接件上可拆卸连接有定型件,定型件穿设在出钢口结构内,定型件与出钢口结构同轴设置,定型件与出钢口结构的出钢通道冲刷侵蚀层之间留有间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实现对电炉的在线修补,降低了电炉的冶炼成本,提高了电炉的冶炼效率。提高了电炉的冶炼效率。提高了电炉的冶炼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实现快速热修补的电弧炉出钢口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炼钢电炉
,尤其涉及一种可实现快速热修补的电弧炉出钢口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当前国内外大部分超高功率电弧炉均采用EBT(偏心底)方式出钢。电炉出钢时,高温钢水流从流钢砖、尾砖的内孔通道流出且对其内壁产生了强烈的冲刷、渗透、侵蚀等,使得出钢口系统中流钢砖与尾砖提前损毁而与座砖寿命不同步,在实际炼钢中,需要对其进行定期更换维护。然而,每对出钢口系统更换维护一次,就需要熄炉停产3~4小时,不仅影响电炉炼钢产量,还因增加了流钢砖和尾砖的消耗而造成耐材浪费和冶炼成本升高,目前,该问题已逐步发展成为制约电炉低本高效节能冶炼和炉前维护的重要技术瓶颈问题,行业内急需一种能够实现快速热修补的出钢口系统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实现快速热修补的电弧炉出钢口系统,以解决上述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
[0005]一种可实现快速热修补的电弧炉出钢口系统,包括:出钢口结构和在线修补结构,所述在线修补结构穿设在所述出钢口结构内且与所述出钢口结构可拆卸连接;
[0006]所述在线修补结构包括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上可拆卸连接有定型件,所述定型件穿设在所述出钢口结构内,所述定型件与所述出钢口结构同轴设置,所述定型件与所述出钢口结构的出钢通道冲刷侵蚀层之间留有间隔。
[0007]优选的,所述出钢口结构包括固接在炉壳正下方的EBT铁槽,所述EBT铁槽的底端开设有第一内螺纹,所述EBT铁槽内同轴放置有尾砖,所述尾砖的细端朝向所述EBT铁槽的底端,所述尾砖的顶端由下至上依次安装有若干流钢砖,若干所述流钢砖均与所述尾砖同轴设置,所述流钢砖的内径与所述尾砖的内径相同,所述出钢通道冲刷侵蚀层位于若干所述流钢砖以及所述尾砖的内侧壁上。
[0008]优选的,若干所述流钢砖的外侧套设有若干座砖,若干所述座砖由下至上依次设置,若干所述座砖均与所述流钢砖同轴设置,所述座砖与所述流钢砖之间留有间隙,所述间隙内填充有座砖填缝料,若干所述座砖的外侧包覆有炉底捣打料。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定位块,所述定位块的外侧壁上开设有第一外螺纹,所述第一外螺纹与所述第一内螺纹相适配,所述定位块螺纹连接在所述EBT铁槽底端,所述定位块的顶端开设有定位凹槽,所述定位凹槽与所述定位块同轴设置,所述定型件可拆卸连接在所述定位凹槽内。
[0010]优选的,所述定型件包括定位套管,所述定位套管的底端开设有第二外螺纹,所述定位凹槽的内侧壁上开设有第二内螺纹,所述第二外螺纹与所述第二内螺纹相适配,所述
定位套管螺纹连接在所述定位凹槽内,所述定位套管与所述流钢砖同轴设置,所述间隔位于所述定位套管与所述出钢通道冲刷侵蚀层之间,所述间隔内填充有自流修补料。
[0011]优选的,所述第一内螺纹、所述第一外螺纹、所述第二内螺纹以及所述第二外螺纹的旋向均相同。
[0012]优选的,所述定位套管的外侧壁上固接有若干圆形凸起。
[0013]优选的,所述定位套管的外侧壁上开设有若干排气孔。
[0014]优选的,所述定位块的底端固接有六角螺帽,所述定位块与所述六角螺帽同轴设置。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和技术效果:
[0016]本技术中,当出钢口结构需要修补时,首先将第一连接件与定型件进行连接,然后将第一连接件与出钢口结构进行连接,定型件穿入出钢口结构内,向定型件与出钢通道冲刷侵蚀层之间的间隙内填充修补料,待修补料外层结构稳定后将第一连接件拆下,定型件留在出钢口结构内,电炉可以继续生产,修补料在电炉产生的高温作用下迅速凝结;出钢时,定型件随钢水的流动熔化掉落。
[0017]本技术可实现对电炉的在线修补,降低了电炉的冶炼成本,提高了电炉的冶炼效率。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9]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图1中的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1]图3为本技术中定位套管的结构示意图;
[0022]1、炉底捣打料;2、座砖;3、流钢砖;31、出钢通道冲刷侵蚀层;4、尾砖;5、EBT铁槽;6、座砖填缝料;7、定位块;71、定位凹槽;8、定位套管;81、排气孔;82、圆形凸起;9、自流修补料;10、六角螺帽。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5]参照图1至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可实现快速热修补的电弧炉出钢口系统,包括:出钢口结构和在线修补结构,在线修补结构穿设在出钢口结构内且与出钢口结构可拆卸连接;
[0026]在线修补结构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一连接件上可拆卸连接有定型件,定型件穿设在出钢口结构内,定型件与出钢口结构同轴设置,定型件与出钢口结构的出钢通道冲刷侵蚀层31之间留有间隔。
[0027]进一步优化方案,出钢口结构包括固接在炉壳正下方的EBT铁槽5,EBT铁槽5的底端开设有第一内螺纹,EBT铁槽5内同轴放置有尾砖4,尾砖4的细端朝向EBT铁槽5的底端,尾砖4的顶端由下至上依次安装有若干流钢砖3,若干流钢砖3均与尾砖4同轴设置,流钢砖3的内径与尾砖4的内径相同,出钢通道冲刷侵蚀层31位于若干流钢砖3以及尾砖4的内侧壁上。流钢砖3的数量为6~8块,流钢砖3呈直径为300~350mm、高度为150~200mm的圆柱形状,其中心设有Φ100~200mm的圆形通孔;尾砖4上半部呈圆柱形、下半部呈上大下小的圆台形状,上部直径为400~500mm,下部直径为350~450mm,且中心位置也设有圆形通孔,其直径与流钢砖3中心通孔一致,为100~200mm;流钢砖3与尾砖4采用子母台形式连接。EBT铁槽5下部具有圆柱形通孔,通孔直径为350~450mm,第一内螺纹开设在通孔的底端。
[0028]进一步优化方案,若干流钢砖3的外侧套设有若干座砖2,若干座砖2由下至上依次设置,若干座砖2均与流钢砖3同轴设置,座砖2与流钢砖3之间留有间隙,间隙内填充有座砖填缝料6,若干座砖2的外侧包覆有炉底捣打料1。相邻两座砖2之间采用子母台形式连接。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实现快速热修补的电弧炉出钢口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出钢口结构和在线修补结构,所述在线修补结构穿设在所述出钢口结构内且与所述出钢口结构可拆卸连接;所述在线修补结构包括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上可拆卸连接有定型件,所述定型件穿设在所述出钢口结构内,所述定型件与所述出钢口结构同轴设置,所述定型件与所述出钢口结构的出钢通道冲刷侵蚀层(31)之间留有间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实现快速热修补的电弧炉出钢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钢口结构包括固接在炉壳正下方的EBT铁槽(5),所述EBT铁槽(5)的底端开设有第一内螺纹,所述EBT铁槽(5)内同轴放置有尾砖(4),所述尾砖(4)的细端朝向所述EBT铁槽(5)的底端,所述尾砖(4)的顶端由下至上依次安装有若干流钢砖(3),若干所述流钢砖(3)均与所述尾砖(4)同轴设置,所述流钢砖(3)的内径与所述尾砖(4)的内径相同,所述出钢通道冲刷侵蚀层(31)位于若干所述流钢砖(3)以及所述尾砖(4)的内侧壁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实现快速热修补的电弧炉出钢口系统,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流钢砖(3)的外侧套设有若干座砖(2),若干所述座砖(2)由下至上依次设置,若干所述座砖(2)均与所述流钢砖(3)同轴设置,所述座砖(2)与所述流钢砖(3)之间留有间隙,所述间隙内填充有座砖填缝料(6),若干所述座砖(2)的外侧包覆有炉底捣打料(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实现快速热修补的电弧炉出钢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定位块(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晨晨聂波华张思媛杨健王思雯赫丽杰伊新华郝春来
申请(专利权)人:营口理工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