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鲁东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海上船舶快速转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899138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8 12: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海上船舶快速转运装置,所述转运装置包括固定梯、回转悬臂梯、伸缩梯以及梯台;固定梯倾斜设置于梯台上;回转悬臂梯的一端通过第一连接件与梯台转动连接,并且与固定梯顶部一端对接形成走道;回转悬臂梯能够随第一连接件沿水平面的Y轴方向往复转动;回转悬臂梯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连接件与伸缩梯的一端转动连接;伸缩梯能够随第二连接件沿Z轴方向往复转动;伸缩梯的另一端设有第三连接件;第三连接件能够连接于靠泊船上,并且第三连接件能够随靠泊船沿X轴方向往复转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案,能够用于运载火箭海上发射用人员的快速安全转运,解决运载火箭海上发射面临的复杂环境、安全可靠、快速撤离等挑战和要求。和要求。和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海上船舶快速转运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海上船舶快速转运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海上船舶快速转运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运载火箭海上发射进入待发射工况时,海上发射支持船上所有人员需要撤离到海上发射支持保障船上,此时离发射窗口时间较短(通常30分钟内),所有人员需快速、安全撤离到发射保障船上并快速收起转运装置并快速离开发射船至安全距离外,海上发射面临复杂环境尤其是遇到恶劣海况下,发射支持船和保障船都存在自身横纵摇运动且幅度较大,同时两船之间又存在相对复杂的运动,如碰撞、升沉、反方向横纵摇等复杂变化,此时既要保障发射船上相关人员安全快速撤离,同时还应具备快速收起功能,保障撤离时间,因此传统的依靠船自身携带的舷梯以及常用的陆船过驳桥等方式难以保障人员快速安全转移等要求。
[0003]现有技术中,中国专利CN109367714A公开一种登船梯,针对的是船舶停靠码头作业过程中人员上下过程中,甲板与码头间落差大的问题,仅针对的是码头固定,船舶靠码头的高度问题;
[0004]现有技术中,中国专利CN114802607 A公开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上船舶快速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装置包括固定梯(1)、回转悬臂梯(2)、伸缩梯(3)以及梯台(4);所述梯台(4)沿竖直方向设置,并能够设置于发射船(9)的甲板上;所述固定梯(1)倾斜设置于所述梯台(4)上;所述回转悬臂梯(2)的一端通过第一连接件(11)与所述梯台(4)转动连接,并且所述回转悬臂梯(2)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梯(1)顶部一端对接形成走道;所述回转悬臂梯(2)能够随所述第一连接件(11)沿水平面的Y轴方向往复转动;所述回转悬臂梯(2)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连接件(12)与所述伸缩梯(3)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伸缩梯(3)能够随所述第二连接件(12)沿Z轴方向往复转动;所述伸缩梯(3)的另一端设有第三连接件;所述第三连接件能够连接于靠泊船(8)上,并且所述第三连接件能够随所述靠泊船沿X轴方向往复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上船舶快速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梯台(4)的顶部沿竖直方向设有支柱(5);所述回转悬臂梯(2)能够绕水平面的X轴转动设置于所述梯台(4)上;所述支柱(5)上设有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通过斜拉钢丝(6)与所述回转悬臂梯(2)的另一端连接,并能够通过驱动所述斜拉钢丝(6)带动所述回转悬臂梯(2)绕水平面的X轴转动,从而实现收放。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上船舶快速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悬臂梯(2)上设有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通过伸缩杆(10)与所述伸缩梯(3)连接;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能够通过驱动所述伸缩杆(10)来带动所述伸缩梯(3)沿Y轴方向和Z轴方向伸缩移动。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海上船舶快速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为卷扬机或电动葫芦或手拉葫芦;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内设有远程控制系统,所述远程控制系统能够远程控制所述卷扬机或所述电动葫芦的启停。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海上船舶快速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柱(5)的上设有滑轮,所述斜拉钢丝(6)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连接,所述斜拉钢丝(6)的另一端绕过所述滑轮并连接所述回转悬臂梯(2)的另一端。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海上船舶快速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10)为电动推杆或气动杆;所述伸缩杆(10)设置于所述第二驱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巩庆涛孙忠玉何士龙李康强滕瑶
申请(专利权)人:鲁东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