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柔性耐磨抗弯折拖链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896125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8 12: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柔性耐磨抗弯折拖链电缆,包括复合橡胶层、聚氨酯层、金属芯线、铠装内层、绝缘内层、陶瓷颗粒、控制导线、中心线,所述复合橡胶层下方分布有聚氨酯层,多条所述金属芯线等距分布在聚氨酯层内部,所述铠装内层分布在聚氨酯层下方,所述绝缘内层分布在铠装内层内侧,多个陶瓷颗粒分布在绝缘内层内部,四条所述控制导线等距分布在绝缘内层内部,所述中心线分布在绝缘内层中心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拖链电缆存在的柔性低,耐磨抗弯折程度一般的缺点,设计了内部多层结构,大大提升了电缆自身的柔性程度,降低了电缆在长时间工作后弯折变形的可能性。时间工作后弯折变形的可能性。时间工作后弯折变形的可能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柔性耐磨抗弯折拖链电缆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高柔性耐磨抗弯折拖链电缆。

技术介绍

[0002]拖链电缆,即移动电缆和运动电缆,因将电线电缆放入拖链中而得名拖链电缆。拖链可以保护电缆,并且电缆还能随拖链实现来回移动,它是一种高柔性电缆,可以随拖链来回移动,不易磨损。
[0003]目前市面上的拖链电缆柔性较低,在长时间的使用过后容易出现弯折的现象,影响电缆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柔性耐磨抗弯折拖链电缆,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高柔性耐磨抗弯折拖链电缆,包括复合橡胶层、聚氨酯层、金属芯线、铠装内层、绝缘内层、陶瓷颗粒、控制导线、中心线,所述复合橡胶层下方分布有聚氨酯层,多条所述金属芯线等距分布在聚氨酯层内部,所述铠装内层分布在聚氨酯层下方,所述绝缘内层分布在铠装内层内侧,多个陶瓷颗粒分布在绝缘内层内部,四条所述控制导线等距分布在绝缘内层内部,所述中心线分布在绝缘内层中心处。
[0007]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控制导线包括绕包层、屏蔽层、控制线芯,所述绕包层内侧分布有屏蔽层,所述控制线芯分布在屏蔽层内侧。
[0008]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中心线包括内管、防水层、聚氯乙烯层、中心导线,所述内管内侧分布有防水层,所述聚氯乙烯层分布在防水层下方,所述中心导线分布在聚氯乙烯层内部。
[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针对现有拖链电缆存在的柔性低,耐磨抗弯折程度一般的缺点,设计了内部多层结构,大大提升了电缆自身的柔性程度,降低了电缆在长时间工作后弯折变形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技术外观结构示意图。
[0011]图2为本技术控制导线结构示意图。
[0012]图3为本技术中心线结构示意图。
[0013]图中:1.复合橡胶层,2.聚氨酯层,3.金属芯线,4.铠装内层,5.绝缘内层,6.陶瓷颗粒,7.控制导线,8.中心线,9.绕包层,10.屏蔽层,11.控制线芯,12.内管,13.防水层,14.聚氯乙烯层,15.中心导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阐述。
[0015]如图1

3所示,一种高柔性耐磨抗弯折拖链电缆,包括复合橡胶层1、聚氨酯层2、金属芯线3、铠装内层4、绝缘内层5、陶瓷颗粒6、控制导线7、中心线8,所述复合橡胶层1下方分布有聚氨酯层2,多条所述金属芯线3等距分布在聚氨酯层2内部,所述铠装内层4分布在聚氨酯层2下方,所述绝缘内层5分布在铠装内层4内侧,多个陶瓷颗粒6分布在绝缘内层5内部,四条所述控制导线7等距分布在绝缘内层5内部,所述中心线8分布在绝缘内层5中心处。
[0016]所述控制导线7包括绕包层9、屏蔽层10、控制线芯11,所述绕包层9内侧分布有屏蔽层10,所述控制线芯11分布在屏蔽层10内侧。
[0017]所述中心线8包括内管12、防水层13、聚氯乙烯层14、中心导线15,所述内管12内侧分布有防水层13,所述聚氯乙烯层14分布在防水层13下方,所述中心导线15分布在聚氯乙烯层14内部。
[0018]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本新型通过多层结构实现电缆柔性的提高,其中复合橡胶层、聚氨酯层、聚氯乙烯层都能够为电缆提供柔性支持,而绝缘内层以及屏蔽层等结构则确保了电缆传输的稳定性。
[0019]以上所述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根据本技术的教导,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与精神的情况下,对实施方式所进行的改变、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柔性耐磨抗弯折拖链电缆,包括复合橡胶层(1)、聚氨酯层(2)、金属芯线(3)、铠装内层(4)、绝缘内层(5)、陶瓷颗粒(6)、控制导线(7)、中心线(8),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橡胶层(1)下方分布有聚氨酯层(2),多条所述金属芯线(3)等距分布在聚氨酯层(2)内部,所述铠装内层(4)分布在聚氨酯层(2)下方,所述绝缘内层(5)分布在铠装内层(4)内侧,多个陶瓷颗粒(6)分布在绝缘内层(5)内部,四条所述控制导线(7)等距分布在绝缘内层(5)内部,所述中心线(8)分布在绝缘内层(5)中心处。2.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镇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金万兴电线电缆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