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配合治疗车用手部消毒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89543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8 12: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配合治疗车用手部消毒装置,包括顶箱体、设于顶箱体下方且顶面具有一冲洗槽的主箱体,顶箱体内部具有一中空内腔,在此内腔中连接有隔板将内部分割成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第一空间内灌装有消毒液,顶箱体下端设有与第一空间相连通的感应式供液管,顶箱体的后端面设有夹持机构与治疗车连接;主箱体顶面设有位于冲洗槽一侧的感应式冲洗龙头,主箱体的后端面轴接有两个分别可与治疗车的支撑杆可拆卸连接的加固连接机构,与治疗车配合的手部消毒装置固定在治疗车的一侧,不占用台面空间,而且对手部的消毒,是通过感应式出消毒液供使用者使用,改变出消毒液方式,不需要直接接触即可出液,减少细菌病毒的残留,降低交叉感染几率。降低交叉感染几率。降低交叉感染几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配合治疗车用手部消毒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可配合治疗车用手部消毒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医院是各种病菌存在较多的场所,而手部接触传播是病菌主要传播途径之一。现目前常见的消毒装置就是一瓶灌装有消毒液的消毒瓶,这样的消毒装置,通常由内部灌装有消毒液的塑料瓶体以及螺接在瓶体顶端的按压式出液瓶头构成。护理人员每天的护理工作中,包含有推着治疗车携带药液及器具到各个病房去换药或者输液,随着护理人员到各处走动,会接触门把手、水龙头、电梯按钮等等,手上会沾有大量的细菌,因此在治疗车上携带消毒装置,可以让医护人员随时随地进行手部消毒就很有必要。
[0003]然而现目前的手部消毒装置,大型专业设备无法匹配治疗车使用,便于携带的消毒瓶如果放在治疗车上,一方面会占用治疗车的台面空间,另一方面每次出液需要用手去按压瓶头,操作出液比较麻烦,还容易导致消毒瓶上残留细菌,有可能引起交叉感染。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传统的消毒瓶如果被治疗车携带一起使用,一方面会占用治疗车放置空间,另一方面按压式的消毒瓶,可能在按压瓶头上残留细菌,从而造成交叉感染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可配合治疗车用手部消毒装置。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可配合治疗车用手部消毒装置,包括顶箱体、设于所述顶箱体下方且顶面具有一冲洗槽的主箱体,所述顶箱体内部具有一中空内腔,在此内腔中连接有隔板将所述顶箱体的内腔一分为二以形成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所述第一空间内灌装有消毒液,所述顶箱体下端朝向所述主箱体的此面具有一位于所述冲洗槽上方的凹腔,并在所述凹腔内设有与所述第一空间相连通并向外界输送消毒液的感应式供液管,所述顶箱体的后端面设有夹持机构用于夹持治疗车的围栏;所述主箱体顶面设有位于所述冲洗槽一侧的感应式冲洗龙头,所述感应式冲洗龙头的出水端朝向所述冲洗槽内,所述冲洗槽的下方设有与所述冲洗槽连通的积水箱以及与所述感应式冲洗龙头连通的供水箱,所述主箱体的后端面轴接有两个分别可与治疗车的支撑杆可拆卸连接的加固连接机构。
[0007]进一步地,所述夹持机构有两个且呈相对间隔排布,所述夹持机构包括L型夹块以及贯穿所述L型夹块的夹杆,所述L型夹块与所述顶箱体之间形成一夹持空间,所述夹杆与所述L型夹块螺接,并且部分位于所述夹持空间内,所述夹杆位于所述夹持空间内的此端估计有夹持块。
[0008]进一步地,所述加固连接机构包括与所述主箱体连接的轴杆、设于所述轴杆上的轴接部、一端与所述轴接部轴接的连接杆以及与所述连接杆另一端连接的加固夹,所述连接杆为伸缩杆,所述加固夹包括通过扭簧连接的两个夹翼,每个所述夹翼上均开设有加固
夹持通道,当两个所述夹翼的夹持面相抵时,两个所述加固夹持通道可拼合成一个加固通道,所述加固通道的形状与治疗车支撑杆的形状相适配。
[000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空间的顶面设有与所述第一空间内部相通的注入口,所述注入口顶端螺接有顶盖。
[0010]进一步地,所述感应式供液管上安装有控制消毒液通断的第一电磁阀,所述感应式供液管下端安装有第一红外线传感器,所述第一红外线传感器电连接有设于所述第二空间内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还与所述第一电磁阀电连接。
[0011]进一步地,所述感应式冲洗龙头的上安装有控制冲洗水通断且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的第二电磁阀,所述感应式冲洗龙头出水端安装有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的第二红外线传感器。
[0012]进一步地,所述主箱体的后端面设有两个连接管端头,其中一个所述连接管端头与所述积水箱连通,另外一个所述连接管端头与所述供水箱连通。
[0013]进一步地,所述主箱体的前端面铰接有第一门体和第二门体,所述第二门体和所述第二门体外壁均固接有把手。
[0014]进一步地,所述主箱体内固接有一竖直板,在所述竖直板与所述主箱体内侧壁之间滑动安装有可沿所述主箱体宽度方向往返移动的抽屉。
[0015]进一步地,所述冲洗槽呈由上至下逐渐收拢的敞口状。
[0016]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其一,与治疗车装配连接在一起后,是安装在治疗车一侧侧边,不占用治疗车的台面空间,使得治疗车能够有更富余的空间去方便换药或者输液。其二,用于消毒的消毒液,是感应式出液的方式,无需挤压,减少细菌或者病毒残留,也更便于手部消毒使用,而且附带有可以冲洗的感应式冲洗龙头,使得消毒更彻底,同时,在使用治疗车的进行护理的过程中,有随时可以感应取水的装置,也能更方便实用。其三,通过设计在顶箱体后端面的夹持机构与围栏固定,而主箱体后端面的加固连接机构与支撑杆连接固定,手部消毒装置上下部均与治疗车上下部分别一一固定,手部消毒装置与治疗车的连接更稳定牢固,推动治疗车移动从而带动手部消毒装置移动时省力方便,减少震动对二者的影响。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与本手部消毒装置装配使用的治疗车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可配合治疗车用手部消毒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图2的竖向剖面图。
[0020]图4是本技术中一种可配合治疗车用手部消毒装置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00

治疗车、110

台面、111

围栏、120

支撑杆、121

收纳抽屉、130

底座板、131

万向轮、200

顶箱体、210

凹腔、220

隔板、230

第一空间、231

注入口、2310

顶盖、232

感应式供液管、2320

第一电磁阀、2321

第一红外线传感器、240

第二空间、241

控制器、250

后盖、300

主箱体、310

冲洗槽、311

导流管、312

积水箱、320

感应式冲洗龙头、321

第二电磁阀、322

供水箱、330

连接管端头、340

第一门体、350

第二门体、360

把手、370

竖直板、380

抽屉、400

夹持机构、410

L型夹块、420

夹杆、421

夹持块、500

加固连接机构、510

轴杆、520

连接杆、530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配合治疗车用手部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顶箱体、设于所述顶箱体下方且顶面具有一冲洗槽的主箱体,所述顶箱体内部具有一中空内腔,在此内腔中连接有隔板将所述顶箱体的内腔一分为二以形成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所述第一空间内灌装有消毒液,所述顶箱体下端朝向所述主箱体的此面具有一位于所述冲洗槽上方的凹腔,并在所述凹腔内设有与所述第一空间相连通并向外界输送消毒液的感应式供液管,所述顶箱体的后端面设有夹持机构用于夹持治疗车的围栏;所述主箱体顶面设有位于所述冲洗槽一侧的感应式冲洗龙头,所述感应式冲洗龙头的出水端朝向所述冲洗槽内,所述冲洗槽的下方设有与所述冲洗槽连通的积水箱以及与所述感应式冲洗龙头连通的供水箱,所述主箱体的后端面轴接有两个分别可与治疗车的支撑杆可拆卸连接的加固连接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配合治疗车用手部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有两个且呈相对间隔排布,所述夹持机构包括L型夹块以及贯穿所述L型夹块的夹杆,所述L型夹块与所述顶箱体之间形成一夹持空间,所述夹杆与所述L型夹块螺接,并且部分位于所述夹持空间内,所述夹杆位于所述夹持空间内的此端估计有夹持块。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配合治疗车用手部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连接机构包括与所述主箱体连接的轴杆、设于所述轴杆上的轴接部、一端与所述轴接部轴接的连接杆以及与所述连接杆另一端连接的加固夹,所述连接杆为伸缩杆,所述加固夹包括通过扭簧连接的两个夹翼,每个所述夹翼上均开设有加固夹持通道,当两个所述夹翼的夹持面相抵时,两个所述加固夹持通道可拼合成一个加固通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璐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两江新区第二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