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管插管固定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0770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8 11: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气管插管固定器,包括两个间隔布置的软胶连接翼、与两个软胶连接翼连接的弹性软带、设于两个软胶连接翼之间的连接支架、与连接支架连接的固定组件以及与连接支架可拆卸连接的固定机构,连接支架上设有一个竖向贯穿连接支架的滑动通槽,固定组件可沿滑动通槽往返移动;固定组件包括支架本体、与支架本体固接并可穿越滑动通槽的支杆、与支杆螺接并分别位于滑动通槽上端和下端的两个锁紧螺帽以及固接于支架本体下端用于固定气管导管的固定装置,固定装置包括与支架本体连接的第一分块以及与第一分块可拆卸连接的第二分块,固定装置将气管导管固定,而固定组件可移动位置,使得受压部位可以经常变换,减少压伤皮肤的情况出现。压伤皮肤的情况出现。压伤皮肤的情况出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型结构,所述水平段与所述支杆连接,所述竖直段与所述第一分块固接。
[0012]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分块开设有半圆形凹槽,且在所述第一分块的连接端面设有多个卡孔;所述第二分块包括呈间隔布置的第一硬质块、第二硬质块和第三硬质块,以及两个硅胶段,所述第一硬质块和所述第三硬质块上均设有与所述卡孔卡接的卡轴,其中一个所述硅胶段连接在所述第一硬质块和所述第二硬质块之间,而另外一个所述硅胶段连接在所述第二硬质块和所述第三硬质块之间,且所述第一硬质块、第二硬质块、第三硬质块以及第一分块的外壁均覆盖有第二硅胶层。
[0013]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多个间隔分布在所述连接支架外壁的固定孔、一端与所述固定孔卡接的连接片以及与所述连接片另一端固接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卡槽分布于所述固定块上。
[0014]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其一,固定气管的固定组件可以沿着滑动通槽往返移动,使得留置的气管导管可以变换位置,避免局部一直受压,出现压伤。其二,调节固定组件时,旋转锁紧螺帽即可放松支杆,支杆便可方便移动,调节方便快捷。其三,固定机构可以用作固定负压吸附管,对口内进行吸附唾液,而且如果吸附管也进行长时间留置,同样可以改变位置,避免长时间局部受压。其四,与面部接触的软胶连接翼通过第一分气囊和第二分气囊与患者接触,每个软胶连接翼上的两个气囊均可以实现交替充盈,还可以改变固定本固定器时面部的受压位置,进一步提升保护患者皮肤不被压伤的能力。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气管插管固定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技术中软胶连接翼内壁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00

软胶连接翼、110

通口、120

侧凸部、200

弹性软带、210

弹性网格段、300

连接支架、310

滑动通槽、400

固定组件、410

支架本体、411

水平段、412

竖直段、420

支杆、430

锁紧螺帽、440

第一分块、450

第一硬质块、460

第二硬质块、470

第三硬质块、480

硅胶段、500

气囊组件、510

硬质连接部、520

注气端头、530

第一分气囊、540

第二分气囊、600

固定机构、610

固定孔、620

连接片、630

固定块、631

固定卡槽、700

支耳。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19]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气管插管固定器,包括两个间隔布置的软胶连接翼100、与两个所述软胶连接翼100连接的弹性软带200、设于两个所述软胶连接翼100之间的圆弧形连接支架300、与所述连接支架300活动连接的固定组件400以及与所述连接支架300可拆卸连接的固定机构600,两个所述软胶连接翼100的内壁均设有气囊组件500。两个所述软胶连接翼100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弹性软带200的两端可拆卸连接,两个所述软胶连接翼100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连接支架300的两端固接。所述连接支架300上设有一个竖向贯穿所述连接支架300的滑动通槽310,所述固定组件400可沿所述滑动通槽310往返移动。所述固定组件400包括支架本体410、与所述支架本体410固接并可穿越所述滑动通槽310的支杆420、与所述支杆420螺接并分别位于所述滑动通槽310上端和下端的两个锁紧螺帽430以及固接于所述支架本体410下端用于固定气管导管的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与所
述支架本体410连接的第一分块440以及与所述第一分块440可拆卸连接的第二分块,所述固定机构600包括一用于固定管路的固定卡槽631。当插管后,第一分块440和第二分开连接后将需要留置的气管导管固定,然后连接支架300位于上唇上方,也就是人中位置,而两个软胶连接翼100再与患者脸颊接触,弹性软带200绕过脑后与患者固定,这样不会有硬质的部件大面积长时间压迫口部周围皮肤,而且两个软胶连接翼100与患者面部接触,并且如果注气还能将气囊组件500充盈,改变接触部位面积,而气管导管被固定装置固定后,需要调整气管导管位置时,旋转锁紧螺帽430,支杆420能够在滑动通槽310内往返移动位置,而且变换位置后,再通过锁紧螺帽430进行锁紧,使得受压部位可以经常变换,减少长时间留置后,出现压伤或者皮肤破损情况。
[0020]所述软胶连接翼100的第一端均设有一个供所述弹性软带200穿越的通口110,所述弹性软带200上设有魔术贴将所述软胶连接翼100与所述弹性软带200固定。当弹性软带200穿过通口110后进行翻折,然后利用魔术贴就能将本固定器与患者固定。所述弹性软带200的中部具有一弹性网格段210,而弹性网格段210,可以沿着弹性软带200的宽度方向展开拉伸,可以增加接触面积,减轻脑后部所承受的压力,另外,气管插管病人需要长时间卧床,装配上本固定器后,弹性网格段210,还具有加快脑后通风透气的能力。
[0021]所述软胶连接翼100的第二端均固接一个硬质侧凸部120,通过所述侧凸部120与所述连接支架300固接,并在所述侧凸部120的内壁覆盖有第一硅胶层。侧凸部120是硬质部件并且竖截面积小于软胶连接翼100的竖截面积。不但可避免连接支架300直接与软质的软胶连接翼100连接,从而造成固定时轻易把软胶连接翼100拉扯变形;而且竖截面积较小,也就是接触面积较小,不至于影响口鼻等部位,另外,与患者皮肤接触通过第一硅胶层,可以提升舒适度。
[0022]所述气囊组件500包括设于所述软胶连接翼100外壁的硬质连接部510、设于所述硬质连接部510上的注气端头520以及设于所述软胶连接翼100内壁的第一分气囊530和第二分气囊540,所述注气端头520具有两个注气腔,两个所述注气腔分别连通所述第一分气囊530和第二分气囊540。一段时间内,可以只充盈第一分气囊530,隔断时间又可以只充盈第二分气囊540,使得固定本固定器时,受压部位可以不定时更换,不至于同一部位长时间持续受压,减轻对面部皮肤的损伤。
[0023]所述连接支架300内壁覆盖有与患者接触的柔性层,柔性层也同样采用硅胶或者橡胶材料制成,提升舒适度。
[0024]所述支架本体410包括位于所述连接支架300上方的水平段411以及与所述水平段411垂直连接并位于所述连接支架300外侧的竖直段412,所述水平段411与所述竖直段412连接形成一个“L”型结构,所述水平段4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管插管固定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间隔布置的软胶连接翼、与两个所述软胶连接翼连接的弹性软带、设于两个所述软胶连接翼之间的圆弧形连接支架、与所述连接支架活动连接的固定组件以及与所述连接支架可拆卸连接的固定机构,两个所述软胶连接翼的内壁均设有气囊组件,两个所述软胶连接翼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弹性软带的两端可拆卸连接,两个所述软胶连接翼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连接支架的两端固接,所述连接支架上设有一个竖向贯穿所述连接支架的滑动通槽,所述固定组件可沿所述滑动通槽往返移动;所述固定组件包括支架本体、与所述支架本体固接并可穿越所述滑动通槽的支杆、与所述支杆螺接并分别位于所述滑动通槽上端和下端的两个锁紧螺帽以及固接于所述支架本体下端用于固定气管导管的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与所述支架本体连接的第一分块以及与所述第一分块可拆卸连接的第二分块,所述固定机构包括一用于固定管路的固定卡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管插管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胶连接翼的第一端均设有一个供所述弹性软带穿越的通口,所述弹性软带上设有魔术贴将所述软胶连接翼与所述弹性软带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气管插管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软带的中部具有一弹性网格段。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管插管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胶连接翼的第二端均固接一个硬质侧凸部,通过所述侧凸部与所述连接支架固接,并在所述侧凸部的内壁覆盖有第一硅胶层。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管插管固定器,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兰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两江新区第二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