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聚(丙烯酸丁酯)的具有透明性和伸缩性的电致变色元件用组合物及电致变色部件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889476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8 11: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聚(丙烯酸丁酯)(Poly(butyl acrylate))的具有透明性和伸缩性的电致变色元件用组合物及电致变色部件的制造方法。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电致变色元件用组合物包含光透射性高分子树脂、交联剂、引发剂、离子性液体以及电致变色物质,上述光透射性高分子树脂为聚(丙烯酸丁酯)(Poly(butyl acrylate))。acrylate))。acryl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基于聚(丙烯酸丁酯)的具有透明性和伸缩性的电致变色元件用组合物及电致变色部件的制造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聚(丙烯酸丁酯)的具有透明性和伸缩性的电致变色元件用组合物及电致变色部件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电致变色元件是包含电致变色物质(electrochromic material)且颜色由从外部施加的电压变化的元件。在上述电致变色物质中适用高分子化合物、金属氧化物等多种物质,且颜色由施加于电极的上述电压可逆地变化。
[0003]最近,这种变色元件的适用领域在扩大,即、使用于阻断外部的视线和太阳光的智能窗口系统或显示地图、文字等信息的汽车用玻璃等。
[0004]现有的电致变色元件由于利用液态的电致变色物质,因此存在发生电解液漏液的问题,且在用作具有柔性的显示器方面存在局限性。最近虽然开发出了固体化的基于水的电解液,但存在追加设置用于防止水容易汽化的保护层的问题。
[0005]作为相关在先技术文献有韩国授权专利第10

2078481号。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技术问题
[0007]本专利技术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光透射性和伸缩性的电致变色元件用组合物及电致变色部件的制造方法。
[0008]另外,能够适用多种电致变色物质而具体实现多种颜色。
[0009]另外,具有耐湿性和柔性,从而能够适用于多个领域。
[0010]另外,制造方法简单,因而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并降低制造成本。
[0011]解决问题方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电致变色元件用组合物包含光透射性高分子树脂、交联剂、引发剂、离子性液体以及电致变色物质,上述光透射性高分子树脂为聚(丙烯酸丁酯)(Poly(butyl acrylate))。
[0013]上述交联剂为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Polyethylene glycol dimethyacrylate),相对于上述光透射性高分子树脂100重量份,上述交联剂的含量为1至2重量份。
[0014]上述引发剂为1

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1

Hydroxycyclohexyl phenyl ketone),相对于上述光透射性高分子树脂100重量份,上述引发剂的含量为0.5至2重量份。
[0015]上述离子性液体为1

丁基
‑3‑
甲基咪唑双三氟甲磺酰亚胺盐(1

Butyl
‑3‑
methylimidazolium bis(trifluoromethylsulfonyl)imide),相对于上述光透射性高分子树脂100重量份,上述离子性液体的含量可以为150至250重量份。
[001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电致变色元件包括:第一电极;第二电极;以及由通过上述
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电压变色的电致变色元件层,上述电致变色元件层包含先前说明的电致变色元件用组合物。
[001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电致变色部件的制造方法包括将光透射性高分子树脂、交联剂、引发剂、离子性液体以及电致变色物质混合而制备混合物的步骤。
[0018]专利技术效果
[0019]利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电致变色元件用组合物及电致变色部件的制造方法则能够具有光透射性和伸缩性。
[0020]另外,适用多种电致变色物质,从而能够具体实现多种颜色。
[0021]另外,具有耐湿性和柔性,从而能够适用于多个领域。
[0022]另外,制造方法简单,因而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并降低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对于离子凝胶1至离子凝胶6的蒸发试验结果。
[0024]图2是对于离子凝胶1至离子凝胶6的抗拉强度

变形测定结果。
[0025]图3是图示了阻抗实验结果的奈奎斯特图(nyquist plot)。
[0026]图4至图6图示了通过循环电流法的测定结果。
[0027]图7至图9图示了光吸收率测定结果。
[0028]图10至图12是脱色和着色实验结果照片。
[0029]图13至图15图示了光透射率实验结果。
[0030]图16至图18图示了光学密度与电荷密度分析结果。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各优选实施方式如下。然而,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能够以各种不同方式进行变形,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并不限定于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是为了向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更完整地说明本专利技术而提供的。因此,附图中的各要素的形状和大小等可以夸张以更清楚地进行说明,附图中的以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的要素是相同的要素。另外,对于发挥相似的功能和作用的部分,在整个附图中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在整个说明书中“包括”某一构成要素意味着,除非另有特别相反的记载否则能够进一步包括其它构成要素而不是排除其它构成要素。
[0032]电致变色元件用组合物
[003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电致变色元件用组合物包含光透射性高分子树脂、交联剂、引发剂、离子性液体以及电致变色物质,上述光透射性高分子树脂为聚(丙烯酸丁酯)(Poly(butyl acrylate))。
[0034]将聚(丙烯酸丁酯)(Poly(butyl acrylate),PBA)作为主要聚合物使用,从而能够具有光透射性、挠性以及伸缩性。尤其,与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使用的交联剂、引发剂以及离子性液体一起使用,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这种特性。上述聚(丙烯酸丁酯)(Poly(butyl acrylate))的分子式为(C7H
12
O2)
n
(n为自然数),其化学式如以下化学式1。上述聚(丙烯酸丁酯)(Poly(butyl acrylate))的分子量虽然不特别限制,但可以是20,000至100,000。
[0035][化学式1][0036][0037]交联剂在上述光透射性高分子的链之间形成交联,从而执行提高硬度、弹性等机械特性并赋予化学稳定性的功能。上述交联剂可以优选为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Polyethylene glycol dimethacrylate,PEGDA),以与上述光透射性高分子键合而赋予伸缩性和柔性。上述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Polyethylene glycol dimethacrylate)的分子式为C3H5C(O)(OCH2CH2)
n
OC(O)C3H5(n为自然数),其化学式可以是以下化学式2。
[0038][化学式2][0039][0040]相对于上述光透射性高分子树脂100重量份,上述交联剂的含量为1至2重量份,可以优选为1至1.4重量份。在交联剂的含量过高的情况下存在光透射性降低的问题,在交联剂的含量过低的情况下存在制造的变色元件部件的机械物性降低的问题。
[0041]引发剂执行使光透射性高分子和交联剂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电致变色元件用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含:光透射性高分子树脂;交联剂;引发剂;离子性液体;以及,电致变色物质,上述光透射性高分子树脂为聚(丙烯酸丁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变色元件用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上述交联剂为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相对于上述光透射性高分子树脂100重量份,上述交联剂的含量为1至2重量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变色元件用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上述引发剂为1

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相对于上述光透射性高分子树脂100重量份,上述引发剂的含量为0.5至2重量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变色元件用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上述离子性液体为1

丁基
‑3‑
甲基咪唑双三氟甲磺酰亚胺盐,相对于上述光透射性高分子树脂100重量份,上述离子性液体的含量为150至250重量份。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变色元件用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相对于上述高分子树脂100重量份具有1至8重量份的含量的阳极氧化还原化合物。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变色元件用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上述变色物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裵津玗吴承注
申请(专利权)人:韩国技术教育大学校产学协力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