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幼苗移栽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88888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8 11: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便携式幼苗移栽器,包括套筒和设置在套筒外壁的卡合机构,所述卡合机构包括工作组件、升降组件和开合组件;所述工作组件包括旋转板和复位弹簧,所述套筒的外壁旋接有旋转板,所述旋转板的底端旋接有与套筒外壁旋接的复位弹簧;所述升降组件包括主动杆、升降环和限位条,该便携式幼苗移栽器,与现有的普通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拨板,旋转板转动通过主动杆带动升降环沿限位条的外壁滑动,升降环滑动带动三组从动杆同步运动,进而使升降环滑动通过从动杆带动连接板转动,连接板转动带动拨板转动,拨板转动带动移栽区域的泥土进行挖坑,然后,幼苗从套筒底端落入坑中,实现幼苗的快速移栽操作。实现幼苗的快速移栽操作。实现幼苗的快速移栽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便携式幼苗移栽器


[0001]本技术涉及幼苗移栽
,具体为便携式幼苗移栽器。

技术介绍

[0002]在农业工作时,为了提高幼苗的存活率,幼苗需要在苗床生长一段时间后移栽到大田中,移栽的时候可带土或不带土,带土移栽伤根少,可以缩短缓苗期,早活早发。移栽前先浇水湿润,以不伤根或伤根少为好,为了提高幼苗移栽的工作效率,农户经常使用到幼苗移栽器。但是,现有的便携式幼苗移栽器在使用时,一般是农户握住扳手,把手转动通过升降环带动铲土板进行翻土,但是,把手转动时,升降环容易与移栽筒卡住,导致升降环无法正常升降。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不足予以研究改良,提出便携式幼苗移栽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便携式幼苗移栽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升降环容易与移栽筒卡住,导致升降环无法正常升降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便携式幼苗移栽器,包括套筒和设置在套筒外壁的卡合机构,所述卡合机构包括工作组件、升降组件和开合组件;
[0005]所述工作组件包括旋转板和复位弹簧,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便携式幼苗移栽器,包括套筒(1)和设置在套筒(1)外壁的卡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机构包括工作组件、升降组件和开合组件;所述工作组件包括旋转板(2)和复位弹簧(3),所述套筒(1)的外壁旋接有旋转板(2),所述旋转板(2)的底端旋接有与套筒(1)外壁旋接的复位弹簧(3);所述升降组件包括主动杆(4)、升降环(5)和限位条(6),所述旋转板(2)与复位弹簧(3)的连接部位旋接有主动杆(4),所述主动杆(4)的底端旋接有与套筒(1)外壁滑动连接的升降环(5),所述升降环(5)与套筒(1)的连接部位设置有限位条(6);所述开合组件包括从动杆(7)、连接板(8)、支撑环(9)和拨板(10),所述升降环(5)的底端旋接有从动杆(7),所述从动杆(7)的底端旋接有连接板(8),所述连接板(8)的外壁旋接有与套筒(1)底端固定连接的支撑环(9),所述连接板(8)的底端位于支撑环(9)的下方固定连接有拨板(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幼苗移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板(2)远离复位弹簧(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活动把手(11),所述活动把手(11)的上方位于套筒(1)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把手(12),所述套筒(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料斗(1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幼苗移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板(2)的外形呈弯折状,所述旋转板(2)通过复位弹簧(3)与套筒(1)之间构成旋接结构,所述旋转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磊刘士亚罗学梅俞婷李小玲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