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888677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8 11:53
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发光元件层和配置在发光元件层上的封装层,封装层包括:第一无机膜,在380nm以上且500nm以下的波长下具有第一折射率;第二无机膜,配置在第一无机膜上,在380nm以上且500nm以下的波长下具有第二折射率;以及有机膜,配置在第一无机膜与第二无机膜之间,在380nm以上且500nm以下的波长下具有第三折射率,第一折射率至第三折射率分别独立地在1.5以上且1.7以下,由此包括具有高透光率的封装层的显示装置可以具有高的发光效率。的发光效率。的发光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装置,更详细而言涉及包括具有高透过率的封装层的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为了提供图像信息,正在使用各种形态的显示装置,并且正在进行对于使用有机电致发光材料或量子点发光材料等的自发光显示装置的开发。
[0003]自发光显示装置包括发光元件,发光元件具有容易受氧和水分等外部环境影响的特征,因此需要用于密封发光元件的各种技术。其中,正在进行在发光元件上配置封装层来阻断空气和水分等的渗透路径的封装层的开发,封装层可以包括含有无机物的无机膜与含有有机物的有机膜被交替地层叠的结构。
[0004]另一方面,正在进行对于可以密封发光元件的同时具有高透光率的封装层的开发。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通过包括折射率差小的有机膜和无机膜而改善透光率的封装层的显示装置。
[0006]此外,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包括改善了透光率的封装层而改善发光效率的显示装置。
[0007]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发光元件层和配置在所述发光元件层上的封装层,所述封装层包括:第一无机膜,在380nm以上且500nm以下的波长下具有第一折射率;第二无机膜,配置在所述第一无机膜上,在380nm以上且500nm以下的波长下具有第二折射率;以及有机膜,配置在所述第一无机膜与所述第二无机膜之间,在380nm以上且500nm以下的波长下具有第三折射率,所述第一折射率至所述第三折射率分别独立地在1.5以上且1.7以下。
[0008]可以是,所述第二折射率与所述第三折射率之差的绝对值以及所述第一折射率与所述第三折射率之差的绝对值分别在0.1以下。
[0009]可以是,所述有机膜包括作为取代基而包括羟基酮基、羧基、硫醚基、砜基、环状噻吩基、噻二唑基和噻蒽基中的至少一种的环氧系共聚物。
[0010]可以是,所述第一无机膜的厚度在0.8μm以上且1.2μm以下,所述第二无机膜的厚度在0.5μm以上且1.7μm以下,所述有机膜的厚度在4.0μm以上且8.0μm以下。
[0011]可以是,所述封装层对波长在380nm以上且500nm以下的光的透过率在85%以上且95%以下。
[0012]可以是,所述第一无机膜、所述第二无机膜和所述有机膜各自在380nm以上且500nm以下的波长下的折射率比各自在大于500nm且780nm以下的波长下的折射率大。
[0013]可以是,所述发光元件层包括定义有开口部的像素定义膜以及被所述像素定义膜划分的第一发光元件、第二发光元件和第三发光元件,所述第一发光元件射出红色光,所述
第二发光元件射出绿色光,所述第三发光元件射出蓝色光。
[0014]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基底层;发光元件层,配置在所述基底层上;以及封装层,配置在所述发光元件层上,包括交替地层叠来配置的至少一个无机膜和至少一个有机膜,所述至少一个有机膜包括环氧系共聚物,所述环氧系共聚物包括羟基酮基、羧基、硫醚基、砜基、环状噻吩基、噻二唑基和噻蒽基中的至少一种取代基,所述至少一个有机膜在380nm以上且500nm以下的波长下的折射率在1.5以上且1.7以下。
[0015]可以是,所述封装层对波长在380nm以上且500nm以下的光的平均透过率在85%以上且95%以下。
[0016]可以是,彼此相邻的所述至少一个有机膜和所述至少一个无机膜的折射率之差的绝对值在0.1以下。
[0017]可以是,所述至少一个无机膜包括SiN
x
、SiO
x
、SiO
x
N
y
、SiC、ZrO
x
和Al2O3中的至少一种。
[0018]可以是,所述至少一个无机膜的厚度小于所述至少一个有机膜的厚度。
[0019]可以是,所述至少一个有机膜的厚度在4.0μm以上且8.0μm以下。
[0020]可以是,所述发光元件层包括定义有开口部的像素定义膜以及被所述像素定义膜划分的第一发光元件、第二发光元件和第三发光元件,所述第一发光元件射出红色光,所述第二发光元件射出绿色光,所述第三发光元件射出蓝色光。
[0021]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被划分为第一发光区域、第二发光区域和第三发光区域,所述显示装置包括:基底层;发光元件层,配置在所述基底层上,包括分别与所述第一发光区域、所述第二发光区域及所述第三发光区域对应的第一发光元件、第二发光元件和第三发光元件;以及封装层,配置在所述发光元件层上,包括依次层叠的第一无机膜、有机膜和第二无机膜,所述第一发光元件射出红色光,所述第二发光元件射出绿色光,所述第三发光元件射出蓝色光,所述第三发光区域在平面上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一发光区域和所述第二发光区域各自在平面上的面积,所述第一无机膜对所述蓝色光的第一折射率、所述有机膜对所述蓝色光的第二折射率和所述第二无机膜对所述蓝色光的第三折射率分别独立地在1.5以上且1.7以下。
[0022]可以是,所述封装层对所述蓝色光的平均透过率在85%以上且95%以下。
[0023]可以是,所述第一折射率与所述第三折射率之差的绝对值以及所述第二折射率与所述第三折射率之差的绝对值分别在0.1以下。
[0024]可以是,所述有机膜包括作为取代基而包括羟基酮基、羧基、硫醚基、砜基、环状噻吩基、噻二唑基和噻蒽基中的至少一种的环氧系共聚物。
[0025]可以是,所述第一无机膜、所述第二无机膜和所述有机膜各自在380nm以上且500nm以下的波长下的折射率比各自在大于500nm且780nm以下的波长下的折射率大。
[0026]可以是,所述第二发光区域小于所述第三发光区域。
[0027](专利技术效果)
[0028]一实施例可以提供一种包括通过最小化封装层所包括的有机膜与无机膜间的折射率差来改善透过率的封装层的显示装置。
[0029]一实施例可以提供一种通过包括改善了透过率的封装层而改善发光效率的显示装置。
附图说明
[0030]图1是一实施例涉及的显示装置的立体图。
[0031]图2是图1所示的一实施例涉及的显示装置的剖视图。
[0032]图3是一实施例涉及的显示面板的剖视图。
[0033]图4是示出一实施例涉及的封装层的一部分的剖视图。
[0034]图5是示出一实施例涉及的封装层的一部分的剖视图。
[0035]图6是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平面图。
[0036]图7是显示面板的剖视图。
[0037]图8a示出了实施例涉及的封装层的有机膜、第一无机膜及第二无机膜各自与波长相关的折射率。
[0038]图8b示出了比较例涉及的封装层的有机膜、第一无机膜及第二无机膜各自与波长相关的折射率。
[0039]图9示出了实施例涉及的封装层及比较例涉及的封装层与波长相关的透过率。
[0040]图10示出了实施例涉及的显示装置及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发光元件层;以及封装层,配置在所述发光元件层上,所述封装层包括:第一无机膜,在380nm以上且500nm以下的波长下具有第一折射率;第二无机膜,配置在所述第一无机膜上,在380nm以上且500nm以下的波长下具有第二折射率;以及有机膜,配置在所述第一无机膜与所述第二无机膜之间,在380nm以上且500nm以下的波长下具有第三折射率,所述第一折射率至所述第三折射率分别独立地在1.5以上且1.7以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二折射率与所述第三折射率之差的绝对值以及所述第一折射率与所述第三折射率之差的绝对值分别在0.1以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有机膜包括环氧系共聚物,所述环氧系共聚物包括羟基酮基、羧基、硫醚基、砜基、环状噻吩基、噻二唑基和噻蒽基中的至少一种作为取代基。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无机膜的厚度在0.8μm以上且1.2μm以下,所述第二无机膜的厚度在0.5μm以上且1.7μm以下,所述有机膜的厚度在4.0μm以上且8.0μm以下。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封装层对波长在380nm以上且500nm以下的光的透过率在85%以上且95%以下。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无机膜、所述第二无机膜和所述有机膜各自在380nm以上且500nm以下的波长下的折射率比各自在大于500nm且780nm以下的波长下的折射率大。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发光元件层包括定义有开口部的像素定义膜以及被所述像素定义膜划分的第一发光元件、第二发光元件和第三发光元件,所述第一发光元件射出红色光,所述第二发光元件射出绿色光,所述第三发光元件射出蓝色光。8.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基底层;发光元件层,配置在所述基底层上;以及封装层,配置在所述发光元件层上,包括交替地层叠来配置的至少一个无机膜和至少一个有机膜,所述至少一个有机膜包括环氧系共聚物,所述环氧系共聚物包括羟基酮基、羧基、硫醚基、砜基、环状噻吩基、噻二唑基和噻蒽基中的至少一种作为取代基,所述至少一个有机膜在380nm以上且500nm以下的波长下的折射率在1.5以上且1.7以
下。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封装层对波长在380nm以上且500nm以下的光的平均透过率在85%以上且95%以下。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彼此相邻的所述至少一个有机膜和所述至少一个无机膜的折射率之差的绝对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定锡宋昇勇李慧均
申请(专利权)人: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