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85159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4 22:42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涉及显示技术领域。该显示面板(10)中第一有机功能层(103)和第一封装层(104)均在至少一个隔离结构(102)处断裂,因此水汽和氧气在从显示面板(10)位于孔区(101a)的侧面进入之后,不会沿着该第一有机功能层(103)和第一封装层(104)继续进入到显示区(101c)。由此,可以避免显示面板(10)位于显示区(10)的子像素被腐蚀,能够保证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并且,第二封装层(105)在任一隔离结构(102)处均不断裂,可以保证第二封装层(105)的封装效果,提高显示面板(10)的良率。板(10)的良率。板(10)的良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0001]本申请是申请号为202111406918.2、申请日为2021年11月24日、专利技术名称为“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的中国申请的分案申请。


[0002]本申请涉及显示
,特别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0003]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OLED)显示面板因其可折叠和可弯曲的特点而被广泛应用于显示装置中。
[0004]相关技术中,显示装置包括的显示面板可以具有用于设置摄像头的过孔。由于设置摄像头的过孔的侧面暴露在外,因此外界的水汽和氧气会沿着该过孔的侧面进入该显示面板,容易导致显示面板中的子像素被水汽和氧气腐蚀,影响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可以解决相关技术中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较差的问题。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
[0007]衬底基板,所述衬底基板具有孔区,围绕所述孔区的过渡区,以及围绕所述过渡区的显示区;
[0008]位于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的至少一个隔离结构,所述至少一个隔离结构位于所述过渡区,且所述至少一个隔离结构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包围所述孔区;
[0009]位于所述至少一个隔离结构远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的第一有机功能层,所述第一有机功能层位于所述过渡区和所述显示区,所述至少一个隔离结构至少包括第一目标隔离结构,所述第一有机功能层至少在所述第一目标隔离结构处断裂;
[0010]位于所述第一有机功能层远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的第一封装层,所述第一封装层位于所述过渡区和所述显示区,所述第一封装层在所述第一目标隔离结构处断裂;
[0011]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封装层远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的第二封装层,所述第二封装层位于所述过渡区和所述显示区,所述第二封装层在任一所述隔离结构处不断裂。
[0012]可选的,所述第一有机功能层包括断裂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目标隔离结构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重叠,所述第二部分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目标隔离结构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不重叠;
[0013]所述第一封装层包括断裂的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所述第三部分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目标隔离结构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重叠,所述第四部分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目标隔离结构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不重叠。
[0014]可选的,所述第一目标隔离结构包括:沿远离所述衬底基板的方向依次层叠的第
一膜层,第二膜层以及第三膜层;
[0015]所述第一膜层和所述第三膜层为金属膜层,所述第二膜层为绝缘膜层。
[0016]可选的,所述显示面板包括:
[0017]沿远离所述衬底基板的方向依次层叠的有源层,第一栅极绝缘层,第一栅极层,第二栅极绝缘层,第二栅极层,层间介电层,第一源漏极层,第一平坦层,第二源漏极层以及第二平坦层;所述有源层,所述第一栅极层,所述第二栅极层,所述第一源漏极层,所述第一平坦层以及所述第二平坦层位于所述显示区,所述第一栅极绝缘层,所述第二栅极绝缘层以及所述层间介电层位于所述过渡区和所述显示区;
[0018]其中,所述第一膜层和所述第三膜层均与下述膜层中的任一层位于同层:所述第一栅极层,所述第二栅极层,所述第一源漏极层以及所述第二源漏极层,且所述第一膜层和所述第三膜层位于不同层。
[0019]可选的,所述第一膜层与所述第一源漏极层位于同层,所述第二膜层与所述第一平坦层位于同层,所述第三膜层与所述第二源漏极层位于同层。
[0020]可选的,至少一个所述隔离结构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三膜层远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的第四膜层;
[0021]所述第四膜层与所述第二平坦层位于同层。
[0022]可选的,所述第一膜层和所述第三膜层在参考平面上的正投影均呈工字型;
[0023]其中,所述参考平面垂直于所述衬底基板的承载面。
[0024]可选的,所述第一膜层和所述第三膜层均包括:沿远离所述衬底基板的方向依次层叠的第一金属层,第二金属层,以及第三金属层;
[0025]其中,所述第二金属层的刻蚀速率大于所述第一金属层的刻蚀速率,且大于第三金属层的刻蚀速率。
[0026]可选的,所述第一金属层和所述第三金属层的材料均为钛,所述第二金属层的材料为铝。
[0027]可选的,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沿远离所述衬底基板的方向依次层叠的阳极层,发光膜层以及阴极层;所述发光膜层包括所述第一有机功能层,第二有机功能层以及发光图案;
[0028]其中,所述阳极层,所述第二有机功能层和所述发光图案均位于所述显示区,所述阴极层位于所述过渡区和所述显示区;所述第一有机功能层至少包括空穴传输层和电子传输层,所述第二有机功能层至少包括空穴注入层和电子注入层。
[0029]可选的,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的隔离结构的数量大于或等于3。
[0030]可选的,所述至少一个隔离结构还包括第二目标隔离结构;
[0031]所述第一有机功能层在所述第二目标隔离结构处断裂,所述第一封装层和所述第二封装层在所述第二目标隔离结构处均不断裂。
[0032]可选的,所述第二目标隔离结构包括:第五膜层;
[0033]其中,所述第五膜层与下述膜层中的任一层位于同层:第一栅极层,第二栅极层,第一源漏极层以及第二源漏极层。
[0034]可选的,所述第一有机功能层的材料为有机材料;所述第一封装层和所述第二封装层的材料均为无机材料。
[0035]可选的,所述第一封装层的材料为氮氧化硅;所述第二封装层的材料为氮化硅。
[0036]可选的,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封装层和所述第二封装层之间的第三封装层;
[0037]所述第三封装层位于所述显示区,且不位于所述过渡区。
[0038]可选的,所述第三封装层的材料为有机材料。
[0039]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供电组件以及如上述方面所述的显示面板;
[0040]所述供电组件用于为所述显示面板供电。
[0041]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0042]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该显示面板中第一有机功能层和第一封装层均在至少一个隔离结构处断裂,因此水汽和氧气在从显示面板位于孔区的侧面进入之后,不会沿着该第一有机功能层和第一封装层继续进入到显示区。由此,可以避免显示面板位于显示区的子像素被腐蚀,能够保证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并且,第二封装层在任一隔离结构处均不断裂,可以保证第二封装层的封装效果,提高显示面板的良率。
附图说明
[004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10)包括:衬底基板(101),所述衬底基板(101)具有孔区(101a),围绕所述孔区(101a)的过渡区(101b),以及围绕所述过渡区(101b)的显示区(101c);位于所述衬底基板(101)的一侧的至少一个隔离结构(102),所述至少一个隔离结构(102)位于所述过渡区(101b),且所述至少一个隔离结构(102)在所述衬底基板(101)上的正投影包围所述孔区(101a);以及,位于所述至少一个隔离结构(102)远离所述衬底基板(101)的一侧的第一有机功能层(103),所述第一有机功能层(103)位于所述过渡区(101b)和所述显示区(101c),所述至少一个隔离结构(102)至少包括第一目标隔离结构(102a),所述第一有机功能层(103)至少在所述第一目标隔离结构(102a)处断裂;其中,所述第一目标隔离结构(102a)包括:沿远离所述衬底基板(101)的方向依次层叠的第一膜层(1021)以及第三膜层(1023);所述第一膜层(1021)和所述第三膜层(1023)为金属膜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有机功能层(103)包括断裂的第一部分(1031)和第二部分(1032);所述第一部分(1031)在所述衬底基板(101)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目标隔离结构(102a)在所述衬底基板(101)上的正投影重叠;所述第二部分(1032)在所述衬底基板(101)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目标隔离结构(102a)在所述衬底基板(101)上的正投影不重叠。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10)包括:沿远离所述衬底基板(101)的方向依次层叠的有源层(106),第一栅极绝缘层(107),第一栅极层(108),第二栅极绝缘层(109),第二栅极层(110),层间介电层(111),第一源漏极层(112),第一平坦层(113),第二源漏极层(114)以及第二平坦层(115);所述有源层(106),所述第一栅极层(108),所述第二栅极层(110),所述第一源漏极层(112),所述第一平坦层(113)以及所述第二平坦层(115)位于所述显示区(101c),所述第一栅极绝缘层(107),所述第二栅极绝缘层(109)以及所述层间介电层(111)位于所述过渡区(101b)和所述显示区(101c);其中,所述第一膜层(1021)和所述第三膜层(1023)均与下述膜层中的任一层位于同层:所述第一栅极层(107),所述第二栅极层(110),所述第一源漏极层(112)以及所述第二源漏极层(114),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格蒋志亮何庆龙再勇袁晓敏燕青青潘向南陈敏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