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降本热流道分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88823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8 11: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降本热流道分流结构,涉及热流道领域,包括设置在主体板上表面的主流管,还包括四组第一分流板,主体板的外侧面固定连接有八组分流管,四组第一分流板的下表面均固定连接有若干组第一连通管,四组第一分流板的下侧均设置有第二分流板,四组第二分流板的下表面均固定连接有若干组第二连通管,主体板的截面形状呈圆形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能够对模具不同方位的腔内进行均匀的分流注塑,提高了工作效率,并替代了传统的固定式分流板,便于对分流板进行调节,适用性较强,降低了成本,且具有便捷的组合安装功能,也便于对热流道分流板进行拆卸检修。也便于对热流道分流板进行拆卸检修。也便于对热流道分流板进行拆卸检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降本热流道分流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热流道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效降本热流道分流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热流道系统是通过加热的方法,来使流道和浇口的塑料保持熔融状态的系统。其中分流板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加热元器件给分流板提供热量,使从主射嘴射出的塑胶到每一个出胶口都处于熔融状态。
[0003]经检索,专利号为CN213675243U,公开了一种塑胶模具热流道的分流板结构,通过两个第一流道和若干个第二流道可以起到分流的作用,通过阀门机构可以便捷的关闭或开启第二流道,通过转动第二筛板可以调整出料管的出液速度,调节方式较为简单,使用时可以根据模具内塑料制品的形状调整各个位置的出液速度,使得模具的注液速度更快,有效的提高了生产速度和质量,然而现有的热流道分流结构通常为固定的结构,只能对特定的模具腔进行注塑,而对于其他模具进行注塑时,则需要完全更换分流板,增加了成本和工作时长,影响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效降本热流道分流结构,现有的热流道分流结构通常为固定的结构,只能对特定的模具腔进行注塑,而对于其他模具进行注塑时,则需要完全更换分流板,增加了成本和工作时长,影响了工作效率。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高效降本热流道分流结构,包括设置在主体板上表面的主流管,还包括四组第一分流板,所述主体板的外侧面固定连接有八组分流管,四组所述第一分流板的下表面均固定连接有若干组第一连通管,四组所述第一分流板的下侧均设置有第二分流板,四组所述第二分流板的下表面均固定连接有若干组第二连通管。
[0006]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主体板的截面形状呈圆形设置,且主体板的内部开设有呈主流道口,八组所述分流管等间距分布在主体板的外侧面。
[000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若干组所述第一连通管分别等距离分布在四组第一分流板的下表面,且四组第一分流板关于主流管对称设置,四组所述第一分流板的内部均开设有第一分流道口。
[000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若干组所述第二连通管分别等距离分布在四组第二分流板的下表面,且四组第二分流板分别与四组第一分流板垂直设置,四组所述第二分流板的内部均开设有第二分流道口。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分流管、第一连通管与第二连通管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挡塞、第二挡塞和第三挡塞,所述主流管与主流道口相连通,所述分流管与第一分流道口相连通,所述第一连通管与第二分流道口相连通。
[00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主体板的外侧面等间距固定连接有八组连接
环板,八组所述连接环板的截面形状均呈长方形设置,四组所述第一分流板的外围靠近主体板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磁铁环,且磁铁环与连接环板相吸合。
[001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四组所述第一分流板的外侧均设置有移动架板,且移动架板的截面形状呈U字型设置,所述移动架板的两内侧壁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滑块,四组所述第一分流板的两侧均开设有限位滑槽,且限位滑块位于限位滑槽的内部。
[0012]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四组所述第二分流板的上表面靠近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竖板,所述连接竖板的一侧中间位置贯穿开设有通孔,移动架板的两外侧面靠近中间位置均贯穿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连接竖板上贯穿设置有紧固螺栓,所述紧固螺栓穿过连接竖板上的通孔配合螺纹孔与移动架板螺纹连接。
[0013]本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通过主流管和主体板内的主流道口配合分流管将熔融塑料分别导入到四组第一分流板中,再通过第一分流板内的第一分流道口配合第一连通管将熔融塑料分别导入到四组第二分流板中,并经由第二分流板内的第二分流道口配合第二连通管将将熔融塑料分别导入到模具的对应腔中,此过程中的四组第一分流板与四组第二分流板均关于主流管对称设置,能够对模具不同方位的腔内进行均匀的分流注塑,提高了工作效率,并替代了传统的固定式分流板,便于对分流板进行调节,适用性较强,降低了成本。
[0014]通过连接环板与磁铁环的吸合使得第一分流板与主体板相连接,再通过两组限位滑块配合两组限位滑槽使得移动架板在第一分流板的外侧进行移动,将两组紧固螺栓分别穿过两组连接竖板上的通孔配合螺纹孔与移动架板的两侧螺纹连接,使得第二分流板卡固安装在第一分流板的下侧,具有便捷的组合安装功能,也便于对热流道分流板进行拆卸检修。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高效降本热流道分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分流板的分布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分流板与第二分流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高效降本热流道分流结构的俯视图。
[0019]图中:1、主体板;2、主流管;3、分流管;4、第一分流板;5、第一连通管;6、第二分流板;7、第二连通管;8、第一挡塞;9、第二挡塞;10、第三挡塞;11、连接环板;12、磁铁环;13、移动架板;14、限位滑块;15、限位滑槽;16、螺纹孔;17、紧固螺栓;18、连接竖板;19、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0021]实施例1,请参阅图1

图4,一种高效降本热流道分流结构,包括设置在主体板1上表面的主流管2,还包括四组第一分流板4,主体板1的外侧面固定连接有八组分流管3,四组第一分流板4的下表面均固定连接有若干组第一连通管5,四组第一分流板4的下侧均设置
有第二分流板6,四组第二分流板6的下表面均固定连接有若干组第二连通管7。
[0022]主体板1的截面形状呈圆形设置,且主体板1的内部开设有呈主流道口,八组分流管3等间距分布在主体板1的外侧面。
[0023]本实施例中,通过八组分流管3的设置便于对四组第一分流板4的方位进行分布。
[0024]若干组第一连通管5分别等距离分布在四组第一分流板4的下表面,且四组第一分流板4关于主流管2对称设置,四组第一分流板4的内部均开设有第一分流道口。
[0025]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分流道口便于将分流管3内的塑料导入到第一连通管5内。
[0026]若干组第二连通管7分别等距离分布在四组第二分流板6的下表面,且四组第二分流板6分别与四组第一分流板4垂直设置,四组第二分流板6的内部均开设有第二分流道口。
[0027]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二分流道口便于将第一连通管5内的塑料导入到第二连通管7内。
[0028]分流管3、第一连通管5与第二连通管7上分别设置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降本热流道分流结构,包括设置在主体板(1)上表面的主流管(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四组第一分流板(4),所述主体板(1)的外侧面固定连接有八组分流管(3),四组所述第一分流板(4)的下表面均固定连接有若干组第一连通管(5),四组所述第一分流板(4)的下侧均设置有第二分流板(6),四组所述第二分流板(6)的下表面均固定连接有若干组第二连通管(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降本热流道分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板(1)的截面形状呈圆形设置,且主体板(1)的内部开设有呈主流道口,八组所述分流管(3)等间距分布在主体板(1)的外侧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降本热流道分流结构,其特征在于:若干组所述第一连通管(5)分别等距离分布在四组第一分流板(4)的下表面,且四组第一分流板(4)关于主流管(2)对称设置,四组所述第一分流板(4)的内部均开设有第一分流道口。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降本热流道分流结构,其特征在于:若干组所述第二连通管(7)分别等距离分布在四组第二分流板(6)的下表面,且四组第二分流板(6)分别与四组第一分流板(4)垂直设置,四组所述第二分流板(6)的内部均开设有第二分流道口。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降本热流道分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管(3)、第一连通管(5)与第二连通管(7)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挡塞(8)、第二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相兵何涛刘芬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卡诺注塑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