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建筑物混凝土梁承载能力的梁包钢综合加固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88633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8 11: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提高建筑物混凝土梁承载能力的梁包钢综合加固方法,属于梁加固领域。其特征在于所述倒“几”字形外粘钢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建筑物混凝土梁承载能力的梁包钢综合加固方法


[0001]梁加固
的一种提高建筑物混凝土梁承载能力的梁包钢综合加固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钢筋混凝土梁是常见的建筑结构构件之一,在建筑行业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当前,由于建筑物管理维护力度不够、建筑结构使用时间较长,钢筋混凝土梁的承载力低于初始设计要求。因此,需要对这一类钢筋混凝土梁进行加固。针对钢筋混凝土梁加固问题,传统方法是通过增大原混凝土梁结构截面面积从而提高结构的承载力,该方法使得建筑物净空减小。
[0003]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如公开号CN211313469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钢筋混凝土梁加固结构,包括墙体、钢筋和碳纤维布带。工作时,在墙体内端的固定侧板上下两端设钢板,箍筋均套装固定在粘贴有碳纤维布带的钢板和固定侧板上,该装置通过对混凝土表面添加碳纤维布带和表面混凝土速凝剂,实现增强混凝土表面强度以及减少混凝土冷却时间,但其需要经过16~20d的蒸汽养护,工期较长。又如CN213742466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混凝土梁加固装置,包括斜支撑、支撑杆、上连杆和下连杆。工作时,两侧立柱之间的两对斜支撑通过上、下连杆形成梯形四连杆实现自锁,支撑杆辅助斜支撑固定在立柱上,并通过螺纹连接实现对斜支撑的调节形成支撑,中间支撑借助上下连杆对横梁中部形成支撑,该装置无需对现有建筑体做任何处理,保留了建筑物原貌,但该装置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要梁的两端连接着柱才能安装该加固装置进而实现混凝土梁加固。
[0004]为此,设计了一种提高建筑物混凝土梁承载能力的梁包钢综合加固方法,该加固方式通过粘贴倒“几”字形钢板与角钢,工艺简单,施工方便,极大提高构件整体刚度,具有现实意义和良好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提高建筑物混凝土梁承载能力的梁包钢综合加固方法,其工艺简单,对施工环境要求较低,施工方便。梁经加固后受拉和受压钢截面面积大幅度提高,因此正截面承载力和截面刚度也大幅提升,能够有效提高梁的承载能力。
[0006]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提高建筑物混凝土梁承载能力的梁包钢综合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梁加固结构包含:
[0007]1.倒“几”字形外粘钢板与角钢加固结构:所述倒“几”字形外粘钢板与角钢加固结构包于建筑物混凝土梁的两侧以及梁底表面;在梁与楼板连接处用角钢贴住固定,并与梁两侧外包钢板结合作为混凝土外包钢板的翼缘,形成倒“几”字形钢板加固结构。
[0008]2.钢板

角钢

混凝土梁界面连接系统:所述系统指依据图纸在混凝土梁表面上钻孔(前期需做好钢筋探明工作)。
[0009]进一步地,将钢板与混凝土梁位置对正后将剪力钉通过钢板上预先留好的钉孔打进混凝土梁内。
[0010]进一步地,将角钢与钢板焊接固定在梁与楼板的交界位置。
[0011]进一步地,向钢板与梁界面缝隙处填充自密实补偿收缩混凝土。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1.该加固方法工艺简单,施工方便。2.施工占地空间小,不影响建筑物日常使用功能。3.采用自密实补偿收缩混凝土,可缩短加固工期,减少普通混凝土捣实带来的环境污染。4.剪力钉与自密实混凝土组成的钢板

混凝土梁连接方式能使两者很好的形成整体,提高抗剪能力,有效防治钢板脱空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0013]图1,2为梁包钢综合加固结构立面图
[0014]图3为角钢立面图
[0015]图4为倒“冂”形加固钢板示意图
[0016]图5为剪力钉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以下根据图,具体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案例。
[0018]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提高建筑物混凝土梁承载能力的梁包钢综合加固方法,包含:
[0019]倒“几”字形外粘钢板与角钢加固结构,所述倒“几”字形外粘钢板与角钢加固结构包于建筑物混凝土梁的两侧以及梁底表面;其中倒“冂”字形钢板1包与梁的两侧以及底面。两块角钢2包于混凝土梁与楼板连接处,并与梁两侧外包钢板结合作为混凝土外包钢板的翼缘,形成倒“几”字形钢板加固结构。
[0020]钢板

角钢

混凝土梁界面连接系统,将混凝土梁3与钢板1,角钢2通过剪力钉4连接,剪力钉打入钢板上的钉孔5与混凝土梁连接,角钢与钢板进行焊接连接。
[0021]进一步地,再向钢板角钢

混凝土梁界面缝隙处浇筑自密实补偿收缩混凝土,从而使加固钢板与混凝土梁形成形成一个整体。
[0022]采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提高建筑物混凝土梁承载能力的梁包钢综合加固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0023]步骤一:所述的钢板、剪力钉、角钢等材料可采用工厂化预制加工,易于标准化施工,降低造价和加快施工进度。
[0024]步骤二:搭设加固施工平台,对原混凝土梁进行钢筋探明工作。将梁柱原构件结构的截面棱角打磨成圆角,保证钢板与混凝土间浇筑混凝土后能够紧密粘接。
[0025]步骤三:用钢丝刷将原构件表面松散浮渣刷去并吹净,将钢板除锈打磨出金属光泽。
[0026]步骤四:加固施工前,对梁进行最大限度的卸载,避免在钢板发挥作用前,梁因挠度过大,从而超出正常使用的极限状态。
[0027]步骤五:依据图纸规定事先在混凝土梁上放出栓孔点位线,并进行钻孔。
[0028]步骤六:将倒“冂”字形钢板吊装至合适位置,将剪力钉通过钢板上的钉孔与混凝土梁连接。并将角钢与“冂”形钢板焊接,形成倒“几”字形钢板。
[0029]步骤七:向钢板角钢

混凝土梁之间的缝隙界面用混凝土输送泵进行自密实补偿收缩混凝土浇筑,最后成为一个整体。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混凝土梁承载能力的梁包钢综合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结构以及施工步骤:倒“几”字形外粘钢板与角钢加固结构:所述倒“几”字形外粘钢板与角钢加固结构包于建筑物混凝土梁的两侧以及梁底表面;在梁与楼板连接处用角钢贴住固定,并与梁两侧外包钢板结合作为混凝土外包钢板的翼缘,形成倒“几”字形钢板加固结构。钢板

角钢

混凝土梁界面连接系统,将钢板角钢与混凝土梁有效结合形成整体,使结构更加稳固。步骤一:所述的钢板、剪力钉、角钢等材料可采用工厂化预制加工,易于标准化施工,降低造价和加快施工进度。步骤二:搭设加固施工平台,对原混凝土梁进行钢筋探明工作。步骤三:用钢丝刷将原构件表面松散浮渣刷去并吹净,将钢板除锈打磨出金属光泽。步骤四:加固施工前,对梁进行最大限度的卸载,避免在钢板发挥作用前,梁因挠度过大,从而超出正常使用的极限状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楷哲蔡捷娜李博香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