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马达中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884962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5 21: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马达中板,包括底板以及固定在所述底板上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安装有第一电刷以及第二电刷;所述安装板上设有与其一体成型的卡槽结构,所述卡槽结构上开设有第一卡槽以及与所述第一卡槽平行设置的第二卡槽;所述安装板上设有第一弧形槽以及第二弧形槽,第一弧形槽与所述第一卡槽连通形成第一卡线槽,所述第二弧形槽与所述第二卡槽连通形成第二卡线槽;所述第一卡线槽与所述第二卡线槽适应于自动压线工装将第一电源线压入所述第一卡线槽内,将第二电源线压入所述第二卡线槽内;改善了现有的马达中板中的安装板上设置的卡槽结构对两根电源线进行平行限制,在两根电源线压入后会呈现出交叉状态,造成产品组装不合格的情况。组装不合格的情况。组装不合格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马达中板


[0001]本技术涉及微型马达零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马达中板。

技术介绍

[0002]马达端盖在组装过程中,需要将电刷插设在中板上后,将电源线引入到电刷孔内进行焊接固定,具体的,如图1、图2所示,现有技术中的中板结构包括底板1以及安装在底板1上的安装板2,安装板2上设置有用于对电源线进行卡线的第一弧形槽6以及第二弧形槽7,并且在底板上安装有对电源线进行限位的卡槽结构5,卡槽结构5的截面形状呈“凹”型结构以及在开口位置设置有向内凸起的限位部,分别连接在两个电刷上的电源线不允许存在交叉的情况,以保证电刷导电稳定性。
[0003]为了提高压线效率,引入自动压线装置对两根电源线压入到第一弧形槽、第二弧形槽以及卡槽内,从而能够对两根电源线进行自动压入定位,具体的压入装置通过将适应于第一弧形槽、第二弧形槽的电源线进行初步定位后再压入,如图1所示为采用自动压线装置将两根电源线压入后的状态图,但是由于整个卡槽内部呈“凹”字型,不能对两根电源线进行平行限制,压入后的两根电源线会呈现交叉状态,从而造成产品组装不合格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马达中板,解决了现有的马达中板中的安装板上设置的卡槽结构对两根电源线进行平行限制,在两根电源线压入后会呈现出交叉状态,造成产品组装不合格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一种马达中板,包括底板以及固定在所述底板上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安装有第一电刷以及第二电刷;
[0007]所述安装板上设有与其一体成型的卡槽结构,所述卡槽结构上开设有第一卡槽以及与所述第一卡槽平行设置的第二卡槽;
[0008]所述安装板上设有第一弧形槽以及第二弧形槽,所述第一弧形槽与所述第一卡槽连通形成第一卡线槽,所述第二弧形槽与所述第二卡槽连通形成第二卡线槽;
[0009]所述第一卡线槽与所述第二卡线槽适应于自动压线工装将第一电源线压入所述第一卡线槽内,将第二电源线压入所述第二卡线槽内。
[0010]优选的,所述第一卡槽与所述第二卡槽的开口边缘处均设有向内凸起的倒扣结构。
[0011]优选的,所述安装板底部设有向下凸起的多个凸台结构,所述安装板与所述底板一体注塑成型,所述凸台结构插入所述底板上。
[0012]优选的,所述安装板为塑胶材质,所述底板为金属材质。
[0013]优选的,所述第一电刷包括第一导电连接部,所述第一导电连接部嵌设于所述安装板上,且所述第一导电连接部伸入所述第一弧形槽内的部位上开设有用于连接第一电源
线的第一连接孔。
[0014]优选的,所述第二电刷包括第二导电连接部,所述第二导电连接部嵌设于所述安装板上,且所述第二导电连接部伸入所述第二弧形槽内的部位上开设有用于连接第二电源线的第二连接孔。
[0015]优选的,所述卡槽结构上设有位于所述第一卡槽一侧的第一台阶结构,以及位于所述第二卡槽一侧的第二台阶结构。
[0016]优选的,所述自动压线工装包括分别对应第一卡线槽的第一压入装置以及对应第二卡线槽的第二压入装置;
[0017]所述第一压入装置与所述第二压入装置均包括第一定位块以及第二定位块,所述第一定位块与所述第二定位块围合形成匹配所述第一卡线槽、所述第二卡线槽对应的铺线槽;
[0018]所述第二定位块上开设有连通所述铺线槽的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安装有推动块,所述推动块上设有与所述铺线槽的形状相同的压入块。
[0019]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0]通过在卡槽结构上设置平行设置的第一卡槽以及第二卡槽,并且让第一卡槽与第一弧形槽连通形成第一卡线槽,第二卡槽与第二弧形槽连通形成第二卡线槽;然后通过自动压线工装将第一电源线压入第一卡线槽,将第二电源线压入第二卡线槽,由此实现第一电源线与第二电源线被压入到第一卡槽与第二卡槽的部分是平行的,即实现了平行分隔限制,能够保证每次压线后都能保证第一电源线与第二电源线在卡槽结构内的线段为平行的,不会出现交叉的情况,提高了产品通过自动压线工装进行压线后的合格率。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现有技术的马达中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现有技术的马达中板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马达中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马达中板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25]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的马达中板的仰视轴侧结构示意图;
[0026]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自动压线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自动压线工装铺设电源线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中,
[0029]底板1、安装板2、第一电刷3、第二电刷4、卡槽结构5、第一卡槽51、第二卡槽52、第一弧形槽6、第二弧形槽7、第一卡线槽8、第二卡线槽9、倒扣结构10、凸台结构11、第一导电连接部12、第二导电连接部13、第一连接孔14、第二连接孔15、第一台阶结构16、第二台阶机构17、自动压线工装18、第一定位块181、第二定位块182、铺线槽183、滑槽184、推动块185、压入块186。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技术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
[0031]如图3

图5所示,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提出了一种马达中板,包括底板1以及固定在底板1上的安装板2,具体在安装板2的底部设有向下凸起的多个凸台结构11,用于对底板1进行定位,便于在一体注塑成型过程中让凸台结构11伸入到底板1内,从而实现安装板2与底板1形成一体结构,即底板1放入注塑机内实现包胶注塑的结构,从而提高整个马达中板结构的稳定性,避免采用其他安装连接方式。其中,安装板2的材质为塑胶材质,而底板1的材质的金属材质,进一步保证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0032]同时,在安装板2上安装有第一电刷3以及第二电刷4,此结构均是与现有技术中的结构相同,具体功能也相同,本实施例在于对第一电刷3连接的第一电源线、与第二电刷4连接的第二电源线进行压线布置结构进行改进,从而能够适应于自动压线工装18对第一电源线、第二电源线压入后保证出线端头并行布置,避免交叉的情况。
[0033]具体的,在安装板2上设有与其一体成型的卡槽结构5,所述卡槽结构5上开设有第一卡槽51以及与所述第一卡槽51平行设置的第二卡槽52,同时在所述安装板2上设有第一弧形槽6以及第二弧形槽7,所述第一弧形槽6与所述第一卡槽51连通形成第一卡线槽8,所述第二弧形槽7与所述第二卡槽52连通形成第二卡线槽9,第一卡线槽8与第二卡线槽9分别对应的电刷一侧,且独立设置,使得所述第一卡线槽8与所述第二卡线槽9适应于自动压线工装18将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马达中板,包括底板(1)以及固定在所述底板(1)上的安装板(2),所述安装板(2)上安装有第一电刷(3)以及第二电刷(4);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2)上设有与其一体成型的卡槽结构(5),所述卡槽结构(5)上开设有第一卡槽(51)以及与所述第一卡槽(51)平行设置的第二卡槽(52);所述安装板(2)上设有第一弧形槽(6)以及第二弧形槽(7),所述第一弧形槽(6)与所述第一卡槽(51)连通形成第一卡线槽(8),所述第二弧形槽(7)与所述第二卡槽(52)连通形成第二卡线槽(9);所述第一卡线槽(8)与所述第二卡线槽(9)适应于自动压线工装(18)将第一电源线压入所述第一卡线槽(8)内,将第二电源线压入所述第二卡线槽(9)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马达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槽(51)与所述第二卡槽(52)的开口边缘处均设有向内凸起的倒扣结构(10)。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马达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2)底部设有向下凸起的多个凸台结构(11),所述安装板(2)与所述底板(1)一体注塑成型,所述凸台结构(11)插入所述底板(1)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马达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2)为塑胶材质,所述底板(1)为金属材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马达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刷(3)包括第一导电连接部(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献伟廖永洪蒯爱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精茂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