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零件裹膜的高效裹膜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零件裹膜的
,特别是一种用于零件裹膜的高效裹膜机构。
技术介绍
[0002]某条形零件的结构如图1~2所示,它包括条形板,条形板的两端均开设有通孔1。工艺上要求在条形零件的一端包裹一层胶膜2,包裹后得到的产品的结构如图3~4所示。
[0003]某车间内,将胶膜2包裹在零件3上的操作是:工人先将零件平放在载具的顶表面上,然后工人将胶膜2的一端部粘接在零件3的顶表面上,并且确保胶膜2的另一端部处于零件3的外部如图5所示;然后将胶膜2压在零件3的顶表面上;随后工人将零件翻转180度,而后将胶膜2的延伸部翻折到零件3的另一个面上,从而将胶膜2包裹在零件3的外部,实现了一个零件的裹膜,如此重复操作,即可实现一批量零件的裹膜。
[0004]然而,车间内所采用的方法虽然能够在零件上裹膜,但是在生产过程中,仍然存在以下技术缺陷:当贴完一个面后,需要人工用手将零件翻转180度后,再手动将胶膜2的延伸部翻折到零件3的另一个面上,增加了翻转操作,且整个过程均由人工完成,这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零件裹膜的高效裹膜机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工作台(4),工作台(4)的台面上且位于其边缘上固设有载具(5),载具(5)的左端部上开设有凹槽(6),载具(5)的顶表面上且位于凹槽(6)的前后侧均固设有定位销钉(7),载具(5)的顶表面上且位于定位销钉(7)的外侧均开设有导向孔(8);所述载具(5)的上下方分别设置有顶板(9)和底板(10),顶板(9)的顶表面上固设有升降气缸(11),升降气缸(11)的活塞杆向下贯穿顶板(9)设置,且延伸端上固设有盖板(12),盖板(12)的底部固设有连接块(13),连接块(13)的底表面开设有导向槽I,导向槽I内滑动安装有压块(14),压块(14)设置于载具(5)的正上方,压块(14)的下端部延伸于连接块(13)的下方,压块(14)的顶表面上固设有多根弹簧I(15),弹簧I(15)的顶部固设于盖板(12)上,连接块(13)的底表面上且位于压块(14)的前后侧均固设有两根定位柱(16),两根定位柱(16)分别与两个导向孔(8)相配合;所述连接块(13)的底表面上且位于压块(14)的左侧焊接有翻折块(17);所述底板(10)的顶表面上固设有进给气缸(18),进给气缸(18)活塞杆的作用端上固设有底座(19),底座(19)的顶表面上开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刚,朱鹏志,刘勇智,王健东,刘呈明,徐璟宇,陈尧,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宏明双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