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井式炉炉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882871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5 21: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井式炉炉胆,包括炉胆盖、测温管、胆体、封头及传热架,所述炉胆盖安装在胆体上部,胆体下端焊接有封头;所述测温管安装在炉胆盖的内侧中心处,底端延伸至胆体底部中央;所述传热架放置于胆体中,所述传热架包括中心管、传热片,所述传热片设有多个,等间距固定在所述中心管外围,所述中心管为空心管,所述测温管可活动地穿插于中心管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井式炉炉胆,在满足无定形硼精制所需的条件的同时,于炉胆内部增加了传热架,解决了炉胆内部温度不均匀导致产物质量不均的问题,显著提高了生产效率。显著提高了生产效率。显著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井式炉炉胆


[0001]本技术公开涉及无定形硼粗品精制
,尤其涉及一种井式炉炉胆。

技术介绍

[0002]燃烧合成法制备无定形硼单质,通常只能得到纯度85%的无定形硼粗品,需要进一步精制纯化才能得到纯度90%以上的产品。通常的精制手段是在无定形硼粗品中混入过量的氧化硼等添加剂,将不溶性硼镁化合物转化为可溶的硼酸镁,再通过洗涤除去,得到90%纯度的无定形硼粉。上述涉及到的反应温度通常在500~800℃区间,工业上一般使用井式炉进行加热,而用于盛装物料的井式炉炉胆的外部、内部的温差可达150℃以上,由于无定形硼的传热性能很差,常常会造成精制产物纯度不均匀;同时,由于较高温度下时间越长越容易使无定形硼转晶生成结晶硼;另外如通过提高温度或延长时间来解决上述问题,又不能保证生产效率。
[0003]综上,提供一种能够使得无定形硼粗品精制产物纯度均匀的井式炉炉胆是人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此,本技术公开提供了一种井式炉炉胆,以解决炉胆内部温度不均匀导致产物质量不均的问题,提高精制无定形硼粗品的生产效率。
[0005]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具体为,一种井式炉炉胆,包括炉胆盖、测温管、胆体、封头及传热架,所述炉胆盖安装在胆体上部,胆体下端焊接有封头;
[0006]所述测温管安装在炉胆盖的内侧中心处,底端延伸至胆体底部中央;
[0007]所述传热架放置于胆体中,所述传热架包括中心管、传热片,所述传热片设有多个,等间距固定在所述中心管外围,所述中心管为空心管,所述测温管可活动地穿插于中心管内。
[0008]进一步地,所述炉胆盖为圆形,所述胆体为圆筒状,所述炉胆盖和胆体密封连接。
[0009]进一步地,所述炉胆盖和胆体密封连接的具体结构为:所述炉胆盖的外圈连接有法兰,所述法兰上沿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放置有耐热密封垫。
[0010]进一步地,所述测温管的底端为盲端。
[0011]进一步地,所述炉胆盖外侧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吊装环一及通孔,所述吊装环一及通孔分别分布于测温管的两侧。
[0012]进一步地,所述胆体上部外侧对称连接有支撑圈。
[0013]进一步地,所述中心管外侧呈中心对称连接的传热片为六个,依据正六边形方式排布于中心管外侧,所述传热片为梯形状。
[0014]进一步地,梯形状的传热片的上边和中心管等长,下边和中心管与封头高的差值相等,梯形状的传热片的高度小于中心管外半径与胆体内半径之差。
[0015]进一步地,六个传热片每间隔一个传热片上设有吊装环二。
[0016]进一步地,所述中心管的内径为测温管外径的两倍。
[0017]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井式炉炉胆,在满足无定形硼精制所需的条件的同时,于炉胆内部增加了传热架,解决了炉胆内部温度不均匀导致产物质量不均的问题,显著提高了生产效率。
[0018]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技术的公开。
附图说明
[0019]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技术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的原理。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1]图1为本技术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井式炉炉胆的整体平面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图1的A

A面俯视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技术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技术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系统的例子。
[0024]如图1和2所示,本实施方案提供了一种井式炉炉胆,包括炉胆盖1、测温管6、胆体9、封头10及传热架,炉胆盖1安装在胆体9上部,胆体9下端焊接有封头10;其中封头10和胆体9满焊连接。
[0025]测温管6安装在炉胆盖1的内侧中心处,底端延伸至胆体9底部中央;
[0026]传热架放置于胆体9中,传热架包括中心管7、传热片8,传热片8设有多个,等间距固定在中心管7外围,中心管7为空心管,测温管6可活动地穿插于中心管7内。上述传热架优选为铸铁材质,使用铸铁材质的作为传热架,即不和物料反应,又有良好的传热系数且在工艺温度下不熔化,同时廉价易制作。
[0027]炉胆盖1为圆形,胆体9为圆筒状,所述炉胆盖1和胆体9密封连接,实现胆盖和胆体密封。
[0028]炉胆盖1和胆体9密封连接的具体结构为:炉胆盖1的外圈连接有法兰3,法兰3上沿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放置有耐热密封垫2。
[0029]测温管6的底端为盲端。
[0030]炉胆盖1外侧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吊装环一11及通孔12,吊装环一11及通孔12分别分布于测温管6的两侧。上述通孔12分别用于供气体置换和连接压力表。
[0031]胆体9上部外侧对称连接有支撑圈5。
[0032]中心管7外侧呈中心对称连接的传热片8为六个,依据正六边形方式排布于中心管7外侧,传热片8为梯形状。
[0033]梯形状的传热片8的上边和中心管7等长,下边和中心管7与封头10高的差值相等,梯形状的传热片8的高度小于中心管7外半径与胆体9内半径之差,以防止意外变形导致传热架卡在胆体内。
[0034]六个传热片8每间隔一个传热片上设有吊装环二4。
[0035]所述中心管7的内径为测温管6外径的两倍。
[0036]本实施方案在炉胆内部增加了传热架,解决了炉胆内部温度不均匀的问题,实测井式炉外温和内温的温差由150℃减少到20℃。同时,传热架的引入也使得炉内物料升温加快,实测物料达到工艺温度的时间缩短四分之一。传热架将炉胆分成六个区域,使炉胆内部的温度接近均匀,保证了物料品质的一致性,同时又不过多占用炉胆内的空间。在应用时,省去了炉胆测量外测物料温度的热电偶,节省了成本。
[0037]装料时首先将传热架吊装入炉胆体内,再填入物料,调整物料的量至刚好吊装环二完全露出,再吊装炉胆盖至测温管准确进入进入传热架的中心管内。用螺母密封炉胆盖和胆体,将测温热电偶插入测温管,气体置换后即可吊装入井式炉加热。
[0038]精制完成并冷却后,移除热电偶,拆下炉盖上的螺母,通过吊装环吊起炉胆盖,再通过吊装环吊起传热架,用锤子敲振传热架上粘连的物料脱落进炉胆,之后即可出料。
[0039]应当理解的是,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井式炉炉胆,其特征在于,包括炉胆盖(1)、测温管(6)、胆体(9)、封头(10)及传热架,所述炉胆盖(1)安装在胆体(9)上部,胆体(9)下端焊接有封头(10);所述测温管(6)安装在炉胆盖(1)的内侧中心处,底端延伸至胆体(9)底部中央;所述传热架放置于胆体(9)中,所述传热架包括中心管(7)、传热片(8),所述传热片(8)设有多个,等间距固定在所述中心管(7)外围,所述中心管(7)为空心管,所述测温管(6)可活动地穿插于中心管(7)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井式炉炉胆,其特征在于,所述炉胆盖(1)为圆形,所述胆体(9)为圆筒状,所述炉胆盖(1)和胆体(9)密封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井式炉炉胆,其特征在于,所述炉胆盖(1)和胆体(9)密封连接的具体结构为:所述炉胆盖(1)的外圈连接有法兰(3),所述法兰(3)上沿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放置有耐热密封垫(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井式炉炉胆,其特征在于,所述测温管(6)的底端为盲端。5.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明王浩宇张彦民卞卡
申请(专利权)人:丹东市化工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