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高度适应性的保温墙板及其组成的墙体,涉及保温墙板和建筑墙体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墙板主体(10)相对两侧的第一延伸部(20)和第二延伸部(30),并使第一延伸部(20)和第二延伸部(30)在对接时可在至少两种相对距离上各自的孔结构相重合,实现借助螺钉穿过两墙板主体的孔结构使其固定,同时由于每两块保温墙板之间在高度方向的相对位置都可以调节一定距离,可实现组装的墙体可以适应不同的高度,不仅调节距离可以达到厘米级别,同时还具备结构简单、安装方便、适合运输等加工成本低等的特点。输等加工成本低等的特点。输等加工成本低等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高度适应性的保温墙板及其组成的墙体
[0001]本技术涉及保温墙板和建筑墙体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高度适应性的保温墙板及其组成的墙体。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发展,许多临时的建筑通常采用的是由若干保温墙板装配形成墙体。在临时建筑组装前,可在工厂将房屋按墙板、框架、连接件等构件预制好,运到目的地装配起来就可以。这使得临时建筑可以成批成套地制造,极大地加快了建筑的效率。
[0003]目前,墙板在高度方向上一般预制为房屋的高度,而墙板在宽度方向上预制为可供选择的规格尺寸。通常墙板的高度尺寸高于宽度尺寸,这将便于墙板的运输。在使用时,房屋的一面墙体由多块墙板在宽度方向上拼接构成,高度方向上不再拼接,而是作为墙体的最终高度。
[0004]但是,随着疫情的发展,为减少人群的聚集,往往餐饮场所被禁止大堂的经营,而仍允许包厢形式经营,这将导致大堂的空间不足。如若餐饮经营者能将大堂临时地改造为包厢,则能极大的挽回经营损失。然而,不同餐饮场所的高度尺寸不同,使得现有技术的保温墙板不能很好地围合成封闭的包厢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高度适应性的保温墙板,可实现墙板在宽度方向上预制为可供选择的规格尺寸,而在高度方向上可通过装配适应不同的室内楼高,并实现与室内天花板围合成封闭空间;同时确保结构简单,安装便捷,运输方便。
[0006]基于相同的专利技术构思,本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由上述具有高度适应性的保温墙板组成的墙体,可实现安装在室内场所,并且可以适应不同室内高度,以与室内天花板围合成封闭空间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8]在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高度适应性的保温墙板,包括矩形的墙板主体,以及分别设置于所述墙板主体相对两侧的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所述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的厚度均小于所述墙板主体,所述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相互匹配,以使一墙板主体以其第一延伸部与另一墙板主体的第二延伸部相拼接;
[0009]所述第一延伸部设置有第一孔组,所述第二延伸部设置有第二孔组,所述第一孔组和所述第二孔组均包括至少两个在拼接方向上排列的孔结构,所述第一孔组和第二孔组相互匹配,以使两个墙板主体的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在对接时可在至少两种相对距离上各自的孔结构相重合。
[0010]上述保温墙板可选地,所述第一孔组中的所有孔结构按照线条状向一侧倾斜排列,所述第一孔组中的所有孔结构按照线条状相另一侧倾斜排列。
[0011]上述保温墙板可选地,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孔组的孔结构之间在高度方向的距离相等,邻的两个所述第二孔组的孔结构之间在高度方向的距离相等。
[0012]上述保温墙板可选地,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孔组的孔结构相互连通,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孔组的孔结构相互连通。
[0013]上述保温墙板可选地,所述第一孔组和第二孔组均设置有相同数量,所述第一孔组和所述第二孔组分别设置有至少两组。
[0014]上述保温墙板可选地,所述第一延伸部与墙板主体正面相重合地设置,所述第二延伸部与墙板主体背面相重合地设置,所述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的厚度之和小于或等于所述墙板主体的厚度。
[0015]上述保温墙板可选地,所述第一延伸部设置有两个且分别与墙板主体的正反面重合,所述第二延伸部设置有一个且设置于墙板主体侧部的中间,所述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的厚度之和小于或等于所述墙板主体的厚度。
[0016]上述保温墙板可选地,所述墙板主体的宽度大于所述墙板主体的高度。
[0017]上述保温墙板可选地,所述墙板主体包括保温填充层和金属面板层,所述金属面板层包裹所述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
[0018]在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由上述述具有高度适应性的保温墙板组成的墙体,包括至少两个墙板主体,其中一所述墙板主体设置在较低处,其中另一墙板主体设置在较高处,其中一所述墙板主体以其第一延伸部与另一所述墙板主体以其第二延伸部相互拼接固定。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有益效果如下:
[0020]本技术中,通过保温墙板在相对的两侧设置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使得两墙板主体之间可以在高度方向上相互拼接,同时,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均设置了多个孔结构,使得两墙板主体可以在不同的相对距离上以各自的孔结构相重合,并且借助螺钉穿过两墙板主体的孔结构使其固定,同时由于每两块保温墙板之间在高度方向的相对位置都可以调节一定距离,可实现组装的墙体可以适应不同的高度,不仅调节距离可以达到厘米级别,同时还具备结构简单、安装方便、适合运输等加工成本低等的特点。
[002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0022]图1根据技术的实施例的保温墙板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3]图2根据技术的实施例的保温墙板所组成墙体的第一组合状态结构示意图;
[0024]图3根据技术的实施例的保温墙板所组成墙体的第二组合状态结构示意图;
[0025]图4根据技术的实施例的保温墙板第一示例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6]图5根据技术的实施例的保温墙板第二示例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7]附图标记:10、墙板主体;20、第一延伸部;30、第二延伸部;201、第一孔组;301、第二孔组;101、保温填充层;102、金属面板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为更好的说明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
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作为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29]如图1至3所示,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具有高度适应性的保温墙板。该保温墙板是矩形的墙板主体10。其中,墙板主体10上相对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延伸部20和第二延伸部30。第一延伸部20和第二延伸部30的厚度均小于墙板主体10,第一延伸部20和第二延伸部30相互匹配,可使一墙板主体10以其第一延伸部20与另一墙板主体10的第二延伸部30相拼接;第一延伸部20设置有第一孔组201,第二延伸部30设置有第二孔组301,第一孔组201和第二孔组301均包括多个在拼接方向上排列的孔结构,第一孔组201和第二孔组301相互匹配,以使两个墙板主体10的第一延伸部20和第二延伸部30在对接时可在至少两种相对距离上各自的孔结构相重合。
[0030]使用时,其中一所述墙板主体设置在较低处,其中另一墙板主体设置在较高处。安装在低处的墙板主体10(标记为B)以其第一延伸部20与安装在高处的第二延伸部30(标记为A)相互拼接固定。由于第一延伸部20和第二延伸部30在对接时可在至少两种相对距离上各自的孔结构相重合,借助螺钉穿过两墙板主体的孔结构使其固定,同时由于每两块保温墙板之间在高度方向的相对位置都可以调节一定距离,可实现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高度适应性的保温墙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矩形的墙板主体(10),以及分别设置于所述墙板主体(10)相对两侧的第一延伸部(20)和第二延伸部(30);所述第一延伸部(20)和第二延伸部(30)的厚度均小于所述墙板主体(10),所述第一延伸部(20)和第二延伸部(30)相互匹配,以使一墙板主体(10)以其第一延伸部(20)与另一墙板主体(10)的第二延伸部(30)相拼接;所述第一延伸部(20)设置有第一孔组(201),所述第二延伸部(30)设置有第二孔组(301),所述第一孔组(201)和所述第二孔组(301)均包括至少两个在拼接方向上排列的孔结构,所述第一孔组(201)和第二孔组(301)相互匹配,以使两个墙板主体(10)的第一延伸部(20)和第二延伸部(30)在对接时可在至少两种相对距离上各自的孔结构相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高度适应性的保温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孔组(201)中的所有孔结构按照线条状向一侧倾斜排列,所述第一孔组(201)中的所有孔结构按照线条状相另一侧倾斜排列。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高度适应性的保温墙板,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孔组(201)的孔结构之间在高度方向的距离相等,邻的两个所述第二孔组(301)的孔结构之间在高度方向的距离相等。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高度适应性的保温墙板,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孔组(201)的孔结构相互连通,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孔组(301)的孔结构相互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高度适应性的保温墙板,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伟光,陈永晖,陈艺文,
申请(专利权)人:江门市俞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