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水冷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87665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5 21: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水冷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水冷管,一种新型水冷管,包括上壳座,所述上壳座的下端安装有前盖柱,且上壳座的左右两端壁均开设有穿口,所述穿口的内侧安装有螺栓,所述上壳座的下端安置有下杆套,且下杆套的下端安装有组座,所述组座的底部安置有下连座,所述上壳座的内侧安装有横管,且横管的下端安置有竖管,所述横管的左右两端前侧均安装有前支管,且前支管的端侧安置有喷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上壳座、前盖柱相固定,形成一体,上壳座、前盖柱内部均中空,用于套接横管、竖管、前支管、喷头,同时穿口处用于连接螺栓,进行封堵,增加密闭可靠性,有效解决易泄露液导致的部件和人身损害。部件和人身损害。部件和人身损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水冷管


[0001]本技术涉及水冷管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水冷管。

技术介绍

[0002]电源在内部有时会配置水冷管,利用水冷管来对电源进行快速降温散热,确保电源能够安全稳定的进行使用。
[0003]在水冷管使用时,会将水冷液体灌入管体内部,利用水液赋予水冷管降温、散热性能,进而让安置在电源内部的水冷管,对电源进行降温散热,现有管件侧壁加工滞留口采用堵片粘连方式封堵水路,承压能力差,使用寿命短,易泄露,现将水冷管侧孔改造螺纹孔,使用螺纹堵头对侧壁进行封堵,增加密闭可靠性,有效解决易泄露液导致的部件和人身损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水冷管。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新型水冷管,包括上壳座,所述上壳座的下端安装有前盖柱,且上壳座的左右两端壁均开设有穿口,所述穿口的内侧安装有螺栓,所述上壳座的下端安置有下杆套,且下杆套的下端安装有组座,所述组座的底部安置有下连座,所述上壳座的内侧安装有横管,且横管的下端安置有竖管,所述横管的左右两端前侧均安装有前支管,且前支管的端侧安置有喷头,所述横管、竖管、前支管、下杆套以及组座的内部均开设有内口。
[0007]优选的,所述上壳座、前盖柱相固定连接,且前盖柱关于上壳座的中心对称分布。
[0008]优选的,所述穿口、螺栓均设置有两个,且上壳座通过穿口与螺栓相螺纹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上壳座与下杆套相固定连接,且下杆套与组座之间相固定连接,而且组座与下连座相固定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横管、竖管相垂直,且横管、竖管相固定连接,同时上壳座与横管之间相套接,而且下杆套与竖管之间相套接。
[0011]优选的,所述前支管、喷头相垂直,且前支管、横管之间相垂直。
[0012]本技术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3]1、通过上壳座、前盖柱相固定,形成一体,上壳座、前盖柱内部均中空,用于套接横管、竖管、前支管、喷头,同时穿口处用于连接螺栓,进行封堵,增加密闭可靠性,有效解决易泄露液导致的部件和人身损害;
[0014]2、通过内口,让水液可以沿着下连座进入组座,之后从竖管上升并分流至横管的两端,最后水液流送至前支管、喷头端侧,便于水液输送,水液从喷头端外喷出来后,沿着前盖柱、上壳座、下杆套内腔回流至下连座端,用于当整个水冷管利用下连座端侧的螺孔穿接螺丝,定位安装在电源内部时,水冷管用于对电源内部降温保护。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为本技术的示意图;
[0017]图2为图1的横管和竖管立体示意图;
[0018]图3为图1的竖管和组座爆炸立体示意图;
[0019]图4为图1的下杆套和组座爆炸立体示意图。
[0020]图中:1、上壳座;2、前盖柱;3、穿口;4、螺栓;5、下杆套;6、组座;7、下连座;8、横管;9、竖管;10、前支管;11、喷头;12、内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2]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水冷管的技术方案:
[0023]实施例一:
[0024]如图1

4所示,一种新型水冷管,包括上壳座1,上壳座1的下端安装有前盖柱2,且上壳座1的左右两端壁均开设有穿口3,穿口3的内侧安装有螺栓4,上壳座1的下端安置有下杆套5,且下杆套5的下端安装有组座6,组座6的底部安置有下连座7,上壳座1的内侧安装有横管8,且横管8的下端安置有竖管9,横管8的左右两端前侧均安装有前支管10,且前支管10的端侧安置有喷头11,横管8、竖管9、前支管10、下杆套5以及组座6的内部均开设有内口12。
[0025]实施例二:
[0026]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如图1、图2和图4所示,上壳座1、前盖柱2相固定连接,且前盖柱2关于上壳座1的中心对称分布,穿口3、螺栓4均设置有两个,且上壳座1通过穿口3与螺栓4相螺纹连接,上壳座1与下杆套5相固定连接,且下杆套5与组座6之间相固定连接,而且组座6与下连座7相固定连接,通过上壳座1与下杆套5以及前盖柱2相固定,形成一体,上壳座1、前盖柱2、下杆套5内部均中空,用于套接横管8、竖管9、前支管10、喷头11,同时穿口3处用于连接螺栓4,进行封堵,增加密闭可靠性,有效解决易泄露液导致的部件和人身损害;
[0027]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如图1、图3和图4所示,横管8、竖管9相垂直,且横管8、竖管9相固定连接,同时上壳座1与横管8之间相套接,而且下杆套5与竖管9之间相套接,前支管10、喷头11相垂直,且前支管10、横管8之间相垂直,通过内口12,让水液可以沿着下连座7进入组座6,之后从竖管9上升并分流至横管8的两端,最后水液流送至前支管10、喷头11端侧,便于水液输送,水液从喷头11端外喷出来后,沿着前盖柱2、上壳座1、下杆套5内腔回流至下连座7端,用于当整个水冷管利用下连座7端侧的螺孔穿接螺丝,定位安装在电源内部时,水冷管用于对电源内部降温保护。
[0028]工作原理:通过上壳座1与下杆套5以及前盖柱2相固定,形成一体,上壳座1、前盖柱2、下杆套5内部均中空,用于套接横管8、竖管9、前支管10、喷头11,同时穿口3处用于连接
螺栓4,进行封堵,增加密闭可靠性,有效解决易泄露液导致的部件和人身损害,通过内口12,让水液可以沿着下连座7进入组座6,之后从竖管9上升并分流至横管8的两端,最后水液流送至前支管10、喷头11端侧,便于水液输送,水液从喷头11端外喷出来后,沿着前盖柱2、上壳座1、下杆套5内腔回流至下连座7端,用于当整个水冷管利用下连座7端侧的螺孔穿接螺丝,定位安装在电源内部时,水冷管用于对电源内部降温保护。
[0029]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内。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水冷管,包括上壳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座(1)的下端安装有前盖柱(2),且上壳座(1)的左右两端壁均开设有穿口(3),所述穿口(3)的内侧安装有螺栓(4),所述上壳座(1)的下端安置有下杆套(5),且下杆套(5)的下端安装有组座(6),所述组座(6)的底部安置有下连座(7),所述上壳座(1)的内侧安装有横管(8),且横管(8)的下端安置有竖管(9),所述横管(8)的左右两端前侧均安装有前支管(10),且前支管(10)的端侧安置有喷头(11),所述横管(8)、竖管(9)、前支管(10)、下杆套(5)以及组座(6)的内部均开设有内口(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水冷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座(1)、前盖柱(2)相固定连接,且前盖柱(2)关于上壳座(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永明凌晓仁
申请(专利权)人:吉姆西半导体科技无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