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善涡轮发动机效率的并联燃烧热力循环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876247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5 21: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改善涡轮发动机效率的并联燃烧热力循环方法,该循环由两个不同循环增温比的单一布雷登循环组成,在航空发动机基于两燃烧室并联燃烧而实现。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善涡轮发动机效率的并联燃烧热力循环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热力学及动力
,尤其涉及一种改善涡轮发动机效率的并联燃烧热力循环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从18世纪末瓦特(Watt)改良蒸汽机开始,热机便开始为工业革命的发展提供前所未有的巨大动力,而从这一刻起,热力循环便成为了迄今为止经久不衰的研究话题,如何使热力循环效率更高,使循环做的功更多等等一直人类不断研究的方向。1824年卡诺(Sadi Carnot)提出的卡诺原理成为热力发动机的经典理论;1876年德国人奥托(Nicolaus Auguest Otto)利用奥托循环制成四冲程煤气机,其压缩比约为2.5,热效率为10~12%;1897年德国人鲁道夫
·
狄赛尔(Rudorf Diesel)专利技术了压燃式柴油机,狄塞尔循环又称为定压加热循环,由两个绝热过程和一个等压过程和一个等容过程构成;1926年,有人设计出利用排气能量将进气压缩的废气涡轮增压器,但由于当时未能制造出性能良好的增压器而使增压技术多年得不到普及和推广。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人们对废气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善涡轮发动机效率的并联燃烧热力循环方法,其特征在于,主燃流道工质进行开式的第一布雷登循环,外涵流道工质进行开式的第二布雷登循环;所述第一布雷登循环包含以下四个过程:过程1:绝热压缩过程,由压气机完成,气流在压气机出口进行流量分配分别进入主燃流路与外涵流路,主燃流道工质初始状态为状态a,此时压力、温度在整个第一布雷登循环中最低,主燃流道工质由状态a压力增大后温度上升、速度减小后变化为状态b,状态b时的压力与状态a的压力之比为第一布雷登循环的循环增压比,从状态a到状态b主燃流道工质的熵不变;过程2:等压吸热过程,在主燃流路的主燃烧室进行,主燃流道工质由状态b吸收外界能量转变为自身内能后变化为状态c,此时温度在整个第一布雷登循环中最高,状态c时的温度和状态a时的温度之比为第一布雷登循环的循环增温比,从状态b到状态c主燃流道工质的压力不变;过程3:绝热膨胀过程,由涡轮和尾喷管共同完成,主燃流道工质由状态c压力减小、温度下降、速度增大后变化为状态d,从状态c到状态d主燃流道工质的熵不变;过程4:等压放热过程,喷管喷出的高温气体进入环境放热,向大气喷出做功,使得主燃流道工质由状态d变化为状态a,从状态d到状态a主燃流道工质的压力不变;所述第二布雷登循环包含以下四个过程:过程A:绝热压缩过程,由压气机完成,气流在压气机出口进行流量分配分别进入主燃流路与外涵流路,外涵流道工质初始状态为状态a,此时压力、温度在整个第一布雷登循环中最低,外涵流道工质由状态a压力增大后温度上升、速度减小后变化为状态b,状态b时的压力和状态a时的压力之比为第一布雷登循环的循环增压比,从状态a到状态b主燃流道工质的熵不变;第二布雷登循环的循环增压比和第一布雷登循环的循环增压比相同;过程B:等压吸热过程,在外涵燃烧室进行,外涵流道工质由状态b吸收外界能量转变为自身内能后变化为状态h,此时温度在整个第二布雷登循环中最高;状态h时的温度和状态a时的温度之比为第二布雷登循环的循环增温比;第二布雷登循环的循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宝忠张净玉何小民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