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致变色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787609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5 21: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提供一种电致变色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电致变色聚合物具有高离子导电性,在施加电压后大量电解质离子迅速扩散到聚合物材料中以平衡电荷,加快材料的变色速度,使其响应速率提高,对比度提高。同时该电致变色聚合物可以从中性态的紫色变为氧化态的无色,且电致变色性能在565nm的着色时间为0.9s,褪色时间为1.0s,对比度为36%。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调节二乙二醇侧链的长度,再将修饰后的3,4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致变色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高分子材料
,尤其涉及一种电致变色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电致变色是指材料在外加电压的作用下,由于电荷的注入和脱出,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同时伴随着电解质离子的掺杂和脱掺杂,其在可见光

近红外区域的光学吸收发生变化,宏观上表现为颜色及透射率的可逆变化。
[0003]早期电致变色材料是以无机电致变色材料为主,但由于有机电致变色材料结构种类丰富,电致变色综合性能优异及易加工等优点逐渐成为未来的研究趋势,其在智能窗、显示器、电子纸、汽车后视镜、军事伪装等诸多领域具有广泛应用。目前大部分的ECP材料是通过电化学或者化学聚合获得的不熔不溶聚合物,这不利于大尺寸ECP材料及器件的规模化制备。根据可溶性导电聚合物的加工溶液分类,主要分为可溶于有机溶剂的导电聚合物和水/醇溶性导电聚合物。相较于可溶于有机溶剂的ECP材料,水/醇溶性ECP材料因其可在水溶液中加工,所以加工成本更低且对环境友好。而目前水溶性电致变色聚合物材料的研究不够系统与完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致变色聚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致变色聚合物的结构式如下所示:R1为Br或

O(CH2CH2O)
n1
C2H4CO2R,R2为

O(CH2CH2O)
n1
C2H4CO2R,n1为1~4,n为2~2000,R为C1~C9烷基。2.权利要求1所述电致变色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1)在保护氛围中,将式VI化合物、RCOCl、三乙胺和二氯甲烷混合进行反应,得到式III化合物;(2)将式III化合物与N

溴代丁二酰亚胺溶于三氯甲烷中进行溴化反应得到式IV化合物;(3)在保护氛围中,将式III化合物、式IV化合物、新戊酸、醋酸钯、碳酸钾溶于N,N

二甲基乙酰胺进行反应,得到式II化合物;(4)将式II化合物、氢氧化钾和甲醇进行反应即得所述电致变色聚合物。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式VI化合物的结构式如下所示:R1为Br或

O(CH2CH2O)
n1
C2H4CO2R,R2为

O(CH2CH2O)
n1
C2H4CO2R,n1为1~4;所述RCOCl中R为C1~C9烷基。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式VI化合物、RCOCl和三乙胺的摩尔比为1:1~2:0.5~1;所述式VI化合物和二氯甲烷的质量体积比为1g:8~15mL;步骤(1)中所述反应的温度为20~30℃,所述反应的时间为1~5h。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式III化合物的结构式如下所示:
R3为Br或

O(CH2CH2O)
n1
C2H4CO2R,R4为

O(CH2CH2O)
n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阳密张丽娜张诚孔晨雯花奇奇张金路李育飞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