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侧过滤腔的提取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869771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5 20: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侧过滤腔的提取罐,包括带侧过滤腔的罐体、活动连接在所述罐体底部的密封门以及设置在密封门上口与罐体下口之间的底部滤板;组成侧过滤腔的滤件包括圆锥状的上滤斗以及连接在上滤斗下端口处的直滤筒,所述上滤斗的上口通过圆环形的连接件固定在罐体内壁上,在所述直滤筒的底部接有环筒状的密封圈,密封圈的下沿与底部滤板的顶面平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减少侧过滤腔内的药液残存,避免浪费;同时在对提取罐的内部清理时,不用取下滤件就可以完成对侧过滤腔内部的清理。用取下滤件就可以完成对侧过滤腔内部的清理。用取下滤件就可以完成对侧过滤腔内部的清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侧过滤腔的提取罐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药液提取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带侧过滤腔的提取罐。

技术介绍

[0002]提取罐主要用于在常压下对中药材或者植物进行水煎煮、渗漉以及温浸等,其在制药、食品等行业被广泛使用。在提取罐的使用过程中,提取罐的底部往往沉积了大量的废渣,而堵住位于罐体底部的物料过滤口,所以提取罐的侧面基本都增设了侧过滤来增加过滤面积。
[0003]CN202237374U公开了一种具有侧过滤腔的提取罐,包括多孔板和滤网,多孔板和滤网贴合连接;所述多孔板和所述滤网均呈环状,所述滤网与提取罐的侧壁之间有环状间隙;所述侧过滤机构还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用于固定多孔板和滤网,并封闭所述环状间隙的上下两端。
[0004]该提取罐是通过在罐体内加装一层环绕成筒的多孔板和滤网,形成侧过滤腔,以增大提取罐的过滤面积,但是,环绕成筒的多孔板和滤网是通过封装的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固定连接在罐体内壁上,这就使得在罐体内壁与多孔板和滤网之间的环状间隙的下方会有部分的药液残留,造成药液的浪费;并且,由于上、下固定板封闭了环状间隙的上、下两端,因而给提取罐的用后清理带来诸多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带侧过滤腔的提取罐,以解决现有提取罐的侧过滤腔因有药液残留所导致的药液浪费和清理不便的问题。
[0006]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带侧过滤腔的提取罐,包括带侧过滤腔的罐体、活动连接在所述罐体底部的密封门以及设置在密封门上口与罐体下口之间的底部滤板;组成侧过滤腔的滤件包括圆锥状的上滤斗以及连接在上滤斗下端口处的直滤筒,所述上滤斗的上口通过圆环形的连接件固定在罐体内壁上,在所述直滤筒的底部接有环筒状的密封圈,密封圈的下沿与底部滤板的顶面平齐。
[0007]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为锥斗状,其锥度与上锥斗的锥度相同;连接件的上端口固接在罐体内壁上,其下端口插接在上滤斗的端口内,二者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在一起。
[0008]进一步的,在所述罐体的侧壁上开有连通侧过滤腔的侧出液口。
[0009]进一步的,在滤件的内壁贴合连接有滤网,所述滤网的上端夹合在连接件和上滤斗之间,滤网的下端夹合在密封圈和直滤筒之间。
[0010]优选的,所述密封圈为食品级硅橡胶密封圈。
[0011]本技术通过将组成侧过滤腔的滤件分解成为圆锥状的上滤斗和直筒状的直滤筒,将上滤斗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在罐体内壁上,而直滤筒的下端则是通过密封圈与底部滤板相接触,这样,就使得组成侧过滤腔的滤件成为一种悬吊连接的过滤组件,一方面,在罐体侧过滤腔的顶部就增加了一定量的过滤面积,相应提高了提取罐的过滤效率;另一
方面,侧过滤腔的底部是由底部滤板封挡,既可消除药液残留,又在底部滤板撤下后,使侧过滤腔的下口敞开,从而方便了对提取罐的清理,提高了罐体清理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图1的A处放大图。
[0014]图3是图1的B处放大图。
[0015]图中:1、滤件;11、直滤筒;12、上滤斗;2、连接件;3、侧出液口;4、密封门;5、底部滤板;6、滤网;7、罐体;8、侧过滤腔;9、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述。
[0017]如图1所示,本技术包括罐体7以及活动连接在罐体7上的用以封闭出渣口的密封门4;密封门4呈碗状,底部设置有下出液口,广口处设置有底部滤板5;底部滤板5与密封门4合围形成底部出液腔,在罐体7内侧固定有圆环形连接件2,连接件2连接有漏斗状滤件1。滤件1分为直筒状的直滤筒11和圆锥状的上滤斗12,上滤斗12的上端利用紧固件固定连接在连接件2的一端,连接件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罐体7上。上滤斗12的下端固定连接直滤筒11的上端,在直滤筒11的底部还连接有环筒状密封圈9。在滤件1的内壁还贴合连接有滤网6,滤网6的上端夹合在连接件2和上滤斗12之间,滤网6的下端夹合在密封圈9和直滤筒11之间。当设置在提取罐底部的密封门4闭合后,密封圈9严密抵接在底部滤板5的上表面。此时,底部滤板5、罐体7以及滤件1合围形成侧过滤腔8,连接件3连接上滤斗12用以封闭侧过滤腔8的上端,密封圈9抵接底部滤板5用以封闭侧过滤腔8的下端。
[0018]在提取罐的罐体7上还开设有侧出液口3,侧出液口3连通侧过滤腔8。在提取罐使用过程中,药草和溶媒在罐内煎煮,在煎煮完毕后,罐体内的药液一部分通过底部滤板5经密封门4上的底部出液口流出;还有一部分通过滤网6、滤件1进入侧过滤腔8,然后再经侧出液口3流出。当罐体内的药液液位低于侧出液口3的位置时,侧过滤腔8内的药液可以通过底部滤板5经密封门4上的出液口流出,在侧过滤腔8内不会有药液残留,减少了浪费。并且当提取完药液,排出提取罐内的药渣,并对罐内部进行清理时,此时的侧过滤腔8的下端为敞开状态,能够便于对侧过滤腔8内部进行清理,最大程度的保证提取罐内部的清洁度,从而保证药液的质量。
[0019]密封圈9优选采用耐高温的食品级硅胶密封圈,硅胶密封圈本身具有一定的弹性,能够在密封门4闭合后,保证侧过滤腔8下端的密封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侧过滤腔的提取罐,包括带侧过滤腔的罐体、活动连接在所述罐体底部的密封门以及设置在密封门上口与罐体下口之间的底部滤板;其特征在于,组成侧过滤腔的滤件包括圆锥状的上滤斗以及连接在上滤斗下端口处的直滤筒,所述上滤斗的上口通过圆环形的连接件固定在罐体内壁上,在所述直滤筒的底部接有环筒状的密封圈,密封圈的下沿与底部滤板的顶面平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侧过滤腔的提取罐,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为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远鹏任亚鑫田池章王刚刚魏亚飞庞魏刘哲铭刘斌章尹志鹏杨超李政彭健李金鑫韩波孟洪涛
申请(专利权)人:天俱时工程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