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模组及用电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868010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5 20: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池模组及用电设备,电池模组包括箱体、第一盖体、束线组件、多个单体电池以及多条电连接线,箱体的侧壁设有输出端,第一盖体覆盖于箱体的第一开口,多个单体电池沿第一方向依次排列内置于箱体的容置槽内,相邻的两个单体电池的极柱通过电连接件实现电连接,各电连接件分别通过至少一条电连接线与输出端电连接,束线组件位于第一盖体和单体电池之间,且束线组件设有多个走线槽,多个走线槽用于收容全部或部分的电连接线,以分隔并引导多条电连接线。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池模组及用电设备,能够避免电连接线之间发生相互缠绕以及占据箱体较多的内部空间,以便于电池模组的散热和维护检修。池模组的散热和维护检修。池模组的散热和维护检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模组及用电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储能
,尤其涉及一种电池模组及用电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通常,想要制作成高电压或高电流的大功率储能电池往往较为困难,通常是将多个单体电池通过串联或并联的方式组成电池组设置在模组内,以包装为一个功率较大的电池模组。
[0003]电池模组的单体电池的数量不同,电池模组的可用电量也会有所不同,单体电池的数量越多,电池模组的可用电量也就越多,但是由于相关技术中的电池模组通常将多个单体电池放置在一个盒体内,而单体电池的数量越多,所需要的线束也就越多,盒体内存在越多的线束,线束越容易相互缠绕,不整齐,需要占据盒体较多的内部空间,容易影响电池模组的散热效果,同时在拆卸维修电池模组时,也不利于维护人员进行线束辨认,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梳理束线以进行维护检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池模组及用电设备,能够避免电连接线之间发生相互缠绕以及占据箱体较多的内部空间,以便于电池模组的散热和维护检修。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池模组,包括:
[0006]箱体,所述箱体设有容置槽,所述箱体具有与所述容置槽连通的第一开口,所述箱体的侧壁设有输出端;
[0007]第一盖体,所述第一盖体覆盖于所述第一开口;
[0008]多个单体电池,所述多个单体电池沿第一方向依次排列内置于所述容置槽内,相邻的两个所述单体电池的极柱通过电连接件实现电连接;
[0009]多条电连接线,各所述电连接件分别通过至少一条所述电连接线与所述输出端电连接;以及
[0010]束线组件,所述束线组件位于所述第一盖体和所述多个单体电池之间,且所述束线组件设有多个走线槽,所述多个走线槽用于收容全部或部分的所述电连接线,以分隔并引导所述多条电连接线。
[0011]在本申请提供的电池模组中,通过增设束线组件,并且该束线组件设置有多个走线槽,使得箱体内的电连接线能够收容在走线槽中,以利用该束线组件的走线槽对箱体内的电连接线进行缚束和引导,使得箱体内的电连接线布局得更加简洁,以此避免电连接线混乱、交叉分布、互相缠绕的问题,这样不仅能够减少电连接线对箱体的内部空间的占用,以使箱体的顶部预留有足够的空间进行散热,提高电池模组的散热效果,从而提高电池模组的使用寿命;同时还能方便维修人员辨认电连接线,以便于维护人员对电池模组进行维护检修。另外,利用走线槽收容电连接线还能提升电连接线安装的便捷性,并方便后续维护。
[0012]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各个所述走线槽用于收容最多一条所述电连接线。这样能避免出现一个走线槽收容多条电连接线的情况,从而有利于将所有的电连接线都分隔开来,以使电连接线布局得更加简洁、有序。
[0013]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束线组件包括盒体以及第二盖体,所述盒体设有容纳槽,所述盒体具有与所述容纳槽连通的第二开口,所述容纳槽的底部设有所述多个走线槽,所述容纳槽的侧壁设有与所述走线槽连通的入线口和出线口,所述第二盖体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盒体;所述第二盖体连接于所述盒体时,所述第二盖体覆盖于所述第二开口,以避免电连接线外露在盒体的容纳槽外,可以对电连接线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另外,第二盖体采用可拆卸的连接方式与盒体连接,在装配时,可以先将第二盖体打开,以露出走线槽,然后再将电连接线收容于走线槽,这样可以避免在将电连接线收容于走线槽时受到第二盖体的遮挡,从而方便电连接线收容于走线槽。
[0014]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盒体和所述输出端均位于各所述单体电池的两个极柱之间;所述容纳槽的侧壁包括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以及第四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分别位于所述盒体沿其宽度方向上的两端,所述第三侧壁和所述第四侧壁分别位于所述盒体沿长度方向上的两端,且所述第四侧壁邻近所述输出端设置,其中,所述盒体的宽度方向平行于所述单体电池的两个极柱的排列方向,所述盒体的长度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所述多个走线槽的所述出线口均设置于所述第四侧壁并沿所述盒体的宽度方向排列,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二侧壁和所述第三侧壁中的至少一个设置有所述入线口。
[0015]通过将多个走线槽的出线口均设置在第四侧壁,使得多个走线槽的出线口都能对应输出端设置,这样电连接线位于出线口和输出端之间的部分能够呈一直线设置,避免电连接线位于出线口和输出端之间的部分发生弯折,不仅有利于布线整洁、有序,还可以减小因弯折电连接线而对电连接线造成的损伤。
[0016]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定义离所述输出端最远的所述单体电池为第一单体电池,与所述第一单体电池的极柱电连接的所述电连接件为第一电连接件,与所述第一电连接件电连接的所述电连接线为第一电连接线,所述第一电连接线和所述第一电连接件的连接处为第一连接处;所述第三侧壁和所述输出端之间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距离为d1,所述第一连接处和所述输出端之间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距离为d2,d2>d1,其中一个所述入线口设置于所述第三侧壁,剩余的其他所述入线口设置于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且设置于所述第一侧壁的所述入线口和设置于所述第二侧壁的所述入线口关于所述盒体的中心线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三侧壁上的所述入线口用于供所述第一电连接线穿设;其中,所述盒体的中心线平行于所述盒体的长度方向。
[0017]当满足d2>d1时,说明了盒体的第三侧壁和箱体的内壁面之间仍具有一段距离,而不是直接抵接于箱体的内壁面,这就说明了盒体在第一方向的长度不会过大,从而尽管增设了束线组件也不会占据箱体过多的内部空间,以确保箱体的顶部预留有足够的空间进行散热,从而提高电池模组的散热效果,进而提高电池模组的使用寿命。而在第三侧壁设置入线口,以供第一电连接线穿设,方便第一电连接线通过第三侧壁的入线口进入对应的走线槽。
[0018]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入线口设置于所
述第一侧壁或所述第二侧壁的所述走线槽均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槽体部分和第二槽体部分,所述第一槽体部分沿所述盒体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所述第二槽体部分沿所述盒体的宽度方向延伸设置,且所述第二槽体部分和所述第一槽体部分的连接处形成弧形过渡,即,第二槽体部分和第一槽体部分的连接处形成倒圆角,以避免第二槽体部分和第一槽体部分的连接处形成尖角,从而避免对电连接线造成损伤,保护电连接线。
[0019]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定义离所述输出端最近的所述单体电池为第二单体电池,与所述第二单体电池的极柱电连接的所述电连接件为第二电连接件,与所述第二电连接件电连接的所述电连接线为第二电连接线,所述第二电连接线和所述第二电连接件的连接处为第二连接处;所述第四侧壁和所述输出端之间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距离为d3,所述第二连接处和所述输出端之间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距离为d4,d4<d3;所述电池模组还包括束线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所述箱体设有容置槽,所述箱体具有与所述容置槽连通的第一开口,所述箱体的侧壁设有输出端;第一盖体,所述第一盖体覆盖于所述第一开口;多个单体电池,所述多个单体电池沿第一方向依次排列设于所述容置槽内,相邻的两个所述单体电池的极柱通过电连接件实现电连接;多条电连接线,各所述电连接件分别通过至少一条所述电连接线与所述输出端电连接;以及束线组件,所述束线组件位于所述第一盖体和所述多个单体电池之间,且所述束线组件设有多个走线槽,所述多个走线槽用于收容全部或部分的所述电连接线,以分隔并引导所述多条电连接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走线槽用于收容最多一条所述电连接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束线组件包括盒体以及第二盖体,所述盒体设有容纳槽,所述盒体具有与所述容纳槽连通的第二开口,所述容纳槽的底部设有所述多个走线槽,所述容纳槽的侧壁设有与所述走线槽连通的入线口和出线口,所述第二盖体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盒体;所述第二盖体连接于所述盒体时,所述第二盖体覆盖于所述第二开口。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和所述输出端均位于各所述单体电池的两个极柱之间;所述容纳槽的侧壁包括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以及第四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分别位于所述盒体沿其宽度方向上的两端,所述第三侧壁和所述第四侧壁分别位于所述盒体沿长度方向上的两端,且所述第四侧壁邻近所述输出端设置,其中,所述盒体的宽度方向平行于所述单体电池的两个极柱的排列方向,所述盒体的长度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所述多个走线槽的所述出线口均设置于所述第四侧壁并沿所述盒体的宽度方向排列,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二侧壁和所述第三侧壁中的至少一个设置有所述入线口。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定义离所述输出端最远的所述单体电池为第一单体电池,与所述第一单体电池的极柱电连接的所述电连接件为第一电连接件,与所述第一电连接件电连接的所述电连接线为第一电连接线,所述第一电连接线和所述第一电连接件的连接处为第一连接处;所述第三侧壁和所述输出端之间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距离为d1,所述第一连接处和所述输出端之间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距离为d2,d2>d1,其中一个所述入线口设置于所述第三侧壁,剩余的其他所述入线口设置于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且设置于所述第一侧壁的所述入线口和设置于所述第二侧壁的所述入线口关于所述盒体的中心线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三侧壁上的所述入线口用于供所述第一电连接线穿设;其中,所述盒体的中心线平行于所述盒体的长度方向。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入线口设置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奇吴长风钟德良李永强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海辰储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