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密封条及其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865566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5 20: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密封条及其生产工艺,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TPU树脂:8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密封条及其生产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密封条材料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密封条及其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0002]密封条,是将一种东西密封,使其不容易打开,起到减震、防水、隔音、隔热、防尘、固定等作用的产品。密封条有橡胶的、纸的、金属的、塑料的等多种材质。
[0003]医用防护服的接缝处要用专业的胶条进行密封处理,处理后的防护服表面没有缝隙,可以防水、防尘、阻隔细菌、病毒以及污染物进入防护服内,从而保护穿戴防护服的医护人员不收外界环境干扰污染。
[0004]现有市面上的防护服上密封条的材料为EVA,EVA虽然耐酸碱,电绝缘性优良,耐低温。但是EVA易受热分解,表面硬度低,易刮伤,使防护服的接缝处开裂的风险增加,增大医护人员的感染的风险,不利于医护人员的使用。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13072805A,其中以TPU树脂为主要原料,具有柔韧、耐磨损不易开裂的效果;添加有表面活性剂、接枝成分、扩链剂、催化剂以及抗氧化剂,且改善了TPU薄膜的延伸率和拉伸率,生产应用于防护服上的薄膜。
[0006]然而,基于本申请人对TPU的了解,TPU在生产的过程粘性大,使得TPU混合熔融时,难以与其他助剂混合均匀,且粘附于机器上,使得机器内部粘连有物料,掺杂与下次生产的薄膜中,导致最终制得成品密封条均匀度不高,密封条的拉伸性能及韧性下降,实际使用的效果不理想,存在密封条破裂医护人员感染的潜在风险。
[0007]以此,亟需开发一种新的TPU薄膜的配方应用于防护服的密封条,以改进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密封条,具有优异的拉伸强度和抗撕裂强度,尤其适用于防护服上。
[0009]1.一种密封条,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
[0010]TPU树脂:85

95份;
[0011]改性纳米级二氧化硅:1

5份;
[0012]偶联剂:1

5份;
[0013]爽滑剂:1

5份;
[0014]复合抗氧化剂:1

5份。
[0015]优选的,所述改性纳米级二氧化硅的制备:将纳米级二氧化硅至少一次放入纳米研磨机进行研细,得到改性纳米级二氧化硅。
[0016]优选的,所述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铝酸酯偶联剂、稀土偶联剂、铝钛偶联剂中的至少一种。
[0017]优选的,所述复合抗氧化剂为任意比的酚类抗氧化剂和胺类抗氧化剂。
[0018]优选的,所述酚类抗氧化剂为二芳基仲胺、四乙烯五胺、ADPA、OPD中的至少一种。
[0019]优选的,所述胺类抗氧化剂为2,6

二甲基苯酚、2,4,5

三羟基苯丁酮、PTBP、BHT、BHA、PG、TBHQ中的至少一种。
[0020]优选的,所述爽滑剂为油酸酰胺、芥酸酰胺、硬脂酸酰胺中的一种。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减低以TPU为主要树脂的原料的密封条在的生产过程中的粘性,并提高密封条的拉伸性能和抗撕裂性能。
[0022]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二,是提供一种密封条生产工艺,适用于权利要求1至7任一所述密封条,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0023]S1:将TPU树脂放入第一烘干箱进行烘干处理、将改性纳米级二氧化硅、偶联剂、爽滑剂、复合抗氧化剂一同放入第二烘干箱;
[0024]S2:将S1中干燥后的TPU树脂、改性纳米级二氧化硅、偶联剂、爽滑剂、复合抗氧化剂混合放入高速捏合机内进行搅拌混合均匀;
[0025]S3:将S2中混合好的物料放入密炼机中,进行初步塑化;
[0026]S4:将S3中的物料加热,继续塑化;
[0027]S5:将S4中的物料加热,直至完全塑化并开始用于供料;
[0028]S6:将S5中的完全塑化的物料通过过滤网去除杂质。
[0029]S7:将S6中去除杂质的物料经由挤出机挤出送入流延机中、并压薄到所需厚度,形成薄膜;
[0030]S8:将S7中薄膜牵引到压花轮上;
[0031]S9:将S8中薄膜的一面进行压花;
[0032]S10:将S9中薄膜的另一面进行压花;
[0033]S11:将S10中压花完成后的薄膜通过冷却机构进行冷却;
[0034]S12:将S11中冷却后的薄膜进行收卷、并放置冷却固化;
[0035]S13:将S12中固化完成的薄膜分切成所需规格,从而制得成品密封条。
[0036]优选的,所述S1中的第一烘干箱加热温度为100℃、并加热四个小时,第二烘干箱加热温度为70℃,并加热3个小时;
[0037]所述S3中的初步塑化温度为135℃

145℃;
[0038]所述S4中的继续塑化温度为150℃

160℃;
[0039]所述S5中的完全塑化温度为155℃

175℃;
[0040]所述S6过滤网为20目
×
40目
×
150目
×
40目
×
20目;
[0041]所述S7中挤出机的挤出温度为180℃

185℃、所述挤出机的内的螺杆压缩比为2.5

3.5∶1。
[004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对原材料进行除湿,避免水分在生产过程在混合物料中产生气泡,使生产的密封条的具有良好的致密性,从而提高密封条的韧性和机械强度。
[0043]综上所述,本申请的有益效果为:
[004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密封条及其生产工艺,以TPU树脂为主要树脂,改性纳米级二氧化硅的粒度小,可深入TPU树脂硬段的不饱和键附近,并和不饱和键的电子云发生作用,缩短了硬段之间的距离,使硬段之间的氢键作用更加明显,有利于硬段分子的聚集,促进了TPU分子的微相分离,使TPU树脂更加致密,从而提高密封条的韧性、强度、防水抗老化性和
耐化学性;偶联剂的添加可将体系的粘度,改善体系的韧性及机械性能的同时,使改性纳米级二氧化硅能更好的与混合树脂物料相容性提高,进一步使改性纳米级二氧化硅充分分散于混合树脂原料之中;复合抗氧化剂中的酚类抗氧化剂和胺类抗氧化剂一同使用,多种抗氧化组分具有协同增效作用,使抗氧剂的使用寿命延长,抗氧化能力提高,增强了成品密封条的使用寿命;爽滑剂可改进混合树脂原料的流动性和粘性,调高了复合抗氧剂的分散效果,从而提升了密封条的抗氧化性,与改性纳米级二氧化硅协同增效,进一步降低了混合树脂物料的粘性,使其他助剂充分均匀分散于TPU树脂中,且降低粘附于机器上的粘连量,减少粘连量对下次生产的薄膜影响,提高了成品密封条的拉伸性能及韧性。
具体实施方式
[0045]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下实施方式中添加有雾面助剂,雾面剂是能够产生雾面效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密封条,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TPU树脂:85

95份;改性纳米级二氧化硅:1

5份;偶联剂:1

5份;爽滑剂:1

5份;复合抗氧化剂:1

5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密封条,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纳米级二氧化硅的制备:将纳米级二氧化硅至少一次放入纳米研磨机进行研细,得到改性纳米级二氧化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密封条,其特征在于:所述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铝酸酯偶联剂、稀土偶联剂、铝钛偶联剂中的至少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密封条,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抗氧化剂为任意比的酚类抗氧化剂和胺类抗氧化剂。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密封条,其特征在于:所述酚类抗氧化剂为二芳基仲胺、四乙烯五胺、ADPA、OPD中的至少一种。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密封条,其特征在于:所述胺类抗氧化剂为2,6

二甲基苯酚、2,4,5

三羟基苯丁酮、PTBP、BHT、BHA、PG、TBHQ中的至少一种。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密封条,其特征在于:所述爽滑剂为油酸酰胺、芥酸酰胺、硬脂酸酰胺中的一种。8.一种密封条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适用于权利要求1至7任一所述密封条,包括以下制备步骤:S1:将TPU树脂放入第一烘干箱进行烘干处理、改性纳米级二氧化硅、偶联剂、爽滑剂、复合抗氧化剂一同放入第二烘干箱;S2:将S1中干燥后的TPU树脂、改性纳米级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爱科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金露兴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