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膜电极组件的封装工艺、设备、膜组件和燃料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863611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5 20: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燃料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膜电极组件的封装工艺、设备、膜组件和燃料电池,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复合托底膜与底层隔层,并对底层隔层进行外框模切和外框排废,形成第一复合带;将底层边框料带与第一复合料带复合,对底层边框料带进行内框模切并进行内框排废形成第二复合料带;将CCM卷料进行模切并排除外边框,并将单张CCM依次转贴在第二复合料带上形成第三复合料带,复合硅胶膜与上层隔层,并对上层隔层进行外框模切和外框排废,形成第四复合料带;将上层边框料带与第四复合料带复合,对第二边框料带进行内框的模切和内框排废形成第五复合料带;将第五复合料带与第三复合料带进行复合,使得CCM被夹持在上层边框和底层边框之间。框和底层边框之间。框和底层边框之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膜电极组件的封装工艺、设备、膜组件和燃料电池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燃料电池
,尤其涉及一种膜电极组件的封装工艺、设备、膜组件和燃料电池。

技术介绍

[0002]膜电极组件为燃料电池的核心部件,用于在电源电路闭合时将燃料(例如氢)转化为电能;现有技术中的膜电极组件通常主要包括CCM和设置在其两侧的边框,其中CCM包括质子膜、设置在质子膜一侧的阳极催化剂、设置在质子膜另一侧的阴极催化剂;在膜电极的封装工艺中,在CCM和边框复合完成以后,需要再在两侧复合一层保护膜,在使用时将保护膜撕下即可,然而由于保护膜自带黏性,直接撕下保护膜会由于其粘连性导致边框内的催化剂层受损;现有技术中,为了避免在后续使用过程中撕除保护膜时对催化剂层造成损坏,申请公布号为CN114976163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于2022年8月30日公开了一种五合一成型设备及五合一成型方法,其所成型的产品如图1中所示,包括中间的CCM01、设置在CCM01两侧的边框02以及覆盖在边框02外侧的保护膜03,为了提高加工效率,其成型方式为先在保护膜03上复合边框02,然后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膜电极组件的封装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复合托底膜与底层隔层,并对底层隔层进行外框模切和外框排废,形成在托底膜上均匀间隔复合隔纸片料的第一复合带;将底层边框料带与第一复合料带复合,使得所述隔纸片料夹在底层边框料带与托底膜之间,对底层边框料带进行内框模切并进行内框排废形成第二复合料带,所述第二复合料带排除内框后的镂空部分与所述隔纸片料对应;将CCM卷料进行模切,并将单张CCM依次转贴在第二复合料带上形成第三复合料带,并且每张CCM覆盖第二复合料带上排除内框的镂空部分;复合硅胶膜与上层隔层,并对上层隔层进行外框模切和外框排废,形成第四复合料带,所述第四复合料带为在硅胶膜上均匀间隔贴合的隔纸片料结构;将上层边框料带与第四复合料带复合,使得上层隔层形成的隔纸片料夹在上层边框料带与硅胶膜之间,对第二边框料带进行内框的模切和内框排废形成第五复合料带,所述第五复合料带中上层边框排出内框的镂空部分与隔纸片料对应;将第五复合料带与第三复合料带进行复合,使得CCM被夹持在上层边框和底层边框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膜电极组件的封装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层隔层和上层隔层在模切后的尺寸略大于或者略小于底层边框或者上层边框的内框。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膜电极组件的封装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层边框料带和上层边框料带为PEN或者PI材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膜电极组件的封装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层边框料带和上层边框料带上具有保护膜,在进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占平郑洋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哈德胜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