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关节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86234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5 20: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子关节镜,包括镜鞘和镜芯及手柄,所述镜芯远离所述手柄的一端为前端且所述镜芯的前端部为镜芯头部,在与所述镜芯的轴线方向成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子关节镜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电子关节镜。

技术介绍

[0002]内窥镜是一种前端配备有成像装置,经人体的天然孔道,或者是经手术做的小切口进入人体内。在使用时将内窥镜导入预检查的器官,可直接窥视有关病灶部位的图像,能够帮助医生更全面的检查腔内的情况,并在可是情况下进行手术,大大提升了手术的安全性。
[0003]内窥镜主要分为可分硬管式和软管式两种,又称硬性内窥镜和软性内窥镜。
[0004]硬性内窥镜包括传像、照明、气孔三大部分。传像部分分为物镜、中继系统、目镜组成的光学模块传导图像。照明部分采用冷光源用光导纤维穿入境内的方法。气孔只在部分内窥镜中存在,送气、送水、通活检钳。硬性内窥镜产品有关节镜、宫腔镜、胸腔镜、直肠镜、子宫镜等,关节镜需要与外接鞘管配合使用,用于通水。
[0005]软性内窥镜大多为用纤维光束传像和导光或用CCD传导图像的内窥镜。由于它具有良好的柔软性和方便的操作性能,在医学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产品.有胃镜、十二指肠镜、结肠镜、胆道镜、小肠镜、支气管镜、鼻咽喉镜、输尿管镜等。软性内窥镜的主要优势为具有一定的柔性,可方便的进入人体复杂的内腔器官,既减少了病人的痛苦,又可到达硬性镜无法到达的地方,利用头部的弯曲导向机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镜头的视野盲区。
[0006]软性内窥镜又可分为纤维内镜和电子内镜。
[0007]纤维内镜构造:先端部、弯曲部、插入部、操作部、导光软管、导光连接部、目镜。先端部成硬性的小段,有直视式(前视式)、侧视式、斜视式。胃镜结肠.镜等采用直视方式,十二指肠食道镜采用侧视方式。先端部.上面有:物镜孔(导像束)、光孔(导光束)、气水孔(喷嘴)、活检孔。弯曲部采用钢丝牵引的方法,头部有钢丝连向手柄,转动手柄的控制轮,可分别拉动不同方向的钢丝,使弯曲头部向相应方向摆动。弯曲部内有导光束、导像束、各种管道以及牵引装置、弯曲管、弯曲橡皮。软管部包括弯曲部和插入部,也称蛇管。装有导光束、导像束、水气管道、活检管道(兼吸引管道)、牵引钢丝,外包不锈钢带软管及金属网管,最外层为光滑的塑料套管。纤维内窥镜的图像传导系统由纤维束构成,它由数万根极细的玻璃纤维组成,根据光学的全反射原理,所有玻璃纤维外面必须再被覆一层折射率较低的膜,以保证所有内芯纤维传导的光线都能发生全反射。单根纤维的传递只能产生一个光点,要想看到图像,就必须把大量的纤维集成束,要想把图像传递到另一端也成同样的图像,就必须使每一根纤维在其两端所排列的位置相同,称为导像束。一根导像束断开,成像就多

一个黑点。导光束则不需要所排的位置相同,断开很多根的话亮度明显减弱。因此这种图像传导的方式对纤维束的制造工艺及内窥镜的保存方式要求较高,纤维束的损坏会直接影响内窥镜的成像效果,也是目前传统关节镜的成像方式。
[0008]电子内窥镜是以CCD 代替导像束传导图像信号,再经图像处理中心处理转换成视频信号。CCD 固体摄像器件叫CCD图像传感器,其构造是在硅衬底上排列着许多光敏二极管
(像素),将其上的成像光变成电信号,然后依样传送出去得到图像信号。电子内窥镜构造与纤维内镜构造基本相同,简单可理解为用CCD代替了导像束,很多功能是纤维内镜不能企及的。电子内窥镜具备图像清晰,便于观察,制造成本低等优点,是目前内窥镜的发展方向之一。
[0009]随着半导体技术、集成电路技术以及图像传感器的发展,内窥镜摄像头的模组体积变得越来越小,像素也越来越高,已经逐渐替代传统光纤传导图像的方式。
[0010]关节镜是医用内窥镜的一种,是用于观察关节内部结构的棒状光学器械,是用于诊断及治疗关节疾患的内窥镜,传统内窥镜多为硬式纤维成像内窥镜。
[0011]在使用目前市面上常见的关节镜进行手术的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下:

现有关节镜前端物镜的倾斜角为固定角度,视野范围较小,手术时会有观察不到的死角,为了获得更大的视野范围,手术中常会使用多个不同倾斜角的关节镜交替使用,在病人关节内进行观察,导致手术现场效率降低,对医生的操作造成很大的不便,且增加了手术成本;

现有的关节镜多为重复使用,虽然目前的关节镜大多可以满足重复清洁和灭菌的要求,但是每次手术结束后对关节镜进行清洗和消毒耗时较长浪费人力,且消毒设备成本较高,重复消毒也会缩短关节镜的使用寿命,容易损坏关节镜的图像传导系统,对成像效果影响很大;

现有的关节镜以光学镜为主,目前现有的光纤成像分辨率较低;

光学镜自身不具备光源,需要外接光学电缆才能够将画面呈现在显示屏上;

现有的关节镜的目镜物镜多为精密的光学零件,成本较高,且容易损坏。因此,有必要研发一种电子关节镜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12]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子关节镜,可实现病灶位置的多角度观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关节镜的观察角度单一的问题。
[0013]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的其中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关节镜,包括镜鞘和镜芯及手柄,所述镜芯远离所述手柄的一端为前端且所述镜芯的前端部为镜芯头部,在与所述镜芯的轴线方向成0

90
°
范围内,所述镜芯头部由前端至后端方向依次安装有至少两个摄像模组,所有摄像模组的光轴与所述镜芯头部的轴线所成的夹角均不同,其中位于后端的摄像模组设于前一个摄像模组的拍摄死角区且任意两个摄像模组的拍摄范围存在部分重叠。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电子关节镜,在镜芯头部设置至少两个不同倾斜角度的摄像模组,从而可在不更换镜芯的情况或无需多个不同拍摄角度的镜芯的交替使用的情况下,即可实现病灶位置的多角度观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关节镜的观察角度单一、存在较大视野死角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5]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子关节镜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子关节镜(仅仅包含镜芯、镜鞘和手柄)的剖切结构示意
图;图3为图2中A部的局部放大且水平向左旋转90
°
后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子关节镜的镜芯头部的第一摄像模组和一个第二摄像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子关节镜的镜芯头部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子关节镜的镜芯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中B部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子关节镜的镜鞘的其中一个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8中C部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子关节镜的镜鞘的另一个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子关节镜的安装鞘和端盖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子关节镜的手柄省略了其中一半外壳的结构示意图;图1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子关节镜的镜芯头部的第一摄像模组和两个第二摄像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图1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子关节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关节镜,包括镜鞘和镜芯及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镜芯远离所述手柄的一端为前端且所述镜芯的前端部为镜芯头部,在与所述镜芯的轴线方向成0

90
°
范围内,所述镜芯头部由前端至后端方向依次安装有至少两个摄像模组,所有摄像模组的光轴与所述镜芯头部的轴线所成的夹角均不同,其中位于后端的摄像模组设于前一个摄像模组的拍摄死角区且任意两个摄像模组的拍摄范围存在部分重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关节镜,其特征在于,所述镜芯头部包括一与镜芯的轴线垂直的第一壁面和由所述第一壁面的下端起向后倾斜延伸的至少两个不同倾斜度的第二壁面;至少两个摄像模组的一个设于所述第一壁面上,其余设于所述第二壁面上或所有的摄像模组均分别设于所述至少两个第二壁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子关节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壁面包括第一倾斜壁面、过渡壁面和第二倾斜壁面,所述过渡壁面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三倾斜壁面和第四倾斜壁面或依次相连的第三倾斜壁面和第四平面;所述摄像模组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设于所述第一倾斜壁面和第二倾斜壁面上;所述第一倾斜壁面、第三倾斜壁面、第四倾斜壁面、第二倾斜壁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先变小后变大且所述第一倾斜壁面与水平面成的夹角大于所述第二倾斜壁面与水平面成的夹角,所述第二倾斜壁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和第三倾斜壁面与水平面的夹角相等;所述第一倾斜壁面和所述第四倾斜壁面或第四平面上还开设有若干用于安装光源的光源孔;所述光源孔设于对应的摄像模组的两侧。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子关节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壁面包括两个不同倾斜度的倾斜壁面或包括依次设置的两个不同倾斜度的倾斜壁面和一个与水平面平行的水平壁面;所述第一壁面和两个倾斜壁面或所述第一壁面和两个倾斜壁面及水平壁面上均开有一个供摄像模组安装的安装孔,且任一安装孔的两侧均开有一个光源孔。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关节镜,其特征在于,所述镜芯还包括中间镜管和后端的固定头,所述固定头上设有与所述手柄连接的第一连接结构和与所述镜鞘连接的第二连接结构。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子关节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为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效宽薛人峰濮雪年徐通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欧畅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