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沉降池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861994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5 20: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二次沉降池结构,其包括池体,池体内壁的上端设置有进水槽,进水槽的底部均匀开设有进水孔,池体的外侧连接有注水管,进水槽的外侧壁安装有溢流槽,溢流槽的底部连接有出水管,溢流槽的外侧壁均匀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的端部安装有挡渣板,挡渣板的最高端高于溢流槽的最高端,池体的上侧安装有过道,过道上安装有第一电机,池体的底部转动安装有旋转轴,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旋转轴连接,旋转轴靠近底部位置的两侧对称安装有刮泥板,池体的底部设置有排泥管,旋转轴靠近上侧位置安装有刮渣板。通过刮渣板将挡渣板内侧的浮渣聚集在一起,并通过收集盒将浮渣打捞起,从而方便工作人员对浮渣进行清理,减轻工人的劳动量。量。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二次沉降池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具体为二次沉降池结构。

技术介绍

[0002]二次沉降池是活性污泥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污水中的泥水进行分离,使混合液澄清并回收利用、污泥浓缩并将分离的污泥回流到生物处理段,二次沉降池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出水的水质和回流污泥的浓度。
[0003]进入二次沉降池中的污水中往往会含有可漂浮的浮渣,这些浮渣聚集在水面,不仅影响二沉池池面感观,还会直接影响出水水质,目前现有去除浮渣的方式多为人工打捞,但人工打捞不仅劳动强度大、打捞区域受限,并且工作效率低、人工成本高,给二次沉降池的维护带来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对浮渣进行打捞,且效率高,降低人工成本的二次沉降池结构。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二次沉降池结构,包括池体。池体内壁的上端设置有进水槽,进水槽的底部均匀开设有进水孔,池体的外侧连接有注水管,注水管与进水槽连通;进水槽的外侧壁安装有溢流槽,溢流槽的底部连接有出水管,出水管穿过池体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二次沉降池结构,包括池体(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100)内壁的上端设置有进水槽(101),所述进水槽(101)的底部均匀开设有进水孔(102),所述池体(100)的外侧连接有注水管(103),所述注水管(103)与所述进水槽(101)连通;所述进水槽(101)的外侧壁安装有溢流槽(104),所述溢流槽(104)的底部连接有出水管(105),所述出水管(105)穿过所述池体(100)的内壁延伸至所述池体(100)的外侧;所述溢流槽(104)的外侧壁均匀连接有连接杆(106),所述连接杆(106)的端部安装有挡渣板(107),所述挡渣板(107)的最高端高于所述溢流槽(104)的最高端;所述池体(100)的上侧安装有过道(108),所述过道(108)上安装有第一电机(109),所述池体(100)的底部转动安装有旋转轴(110),所述第一电机(109)的输出轴与所述旋转轴(110)连接;所述旋转轴(110)靠近底部位置的两侧对称安装有刮泥板(111),所述池体(100)的底部设置有排泥管(112),所述旋转轴(110)靠近上侧位置安装有刮渣板(1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沉降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渣板(113)靠近所述挡渣板(107)的一端的上侧安装有L形支架(200),所述L形支架(200)的上侧安装有卷扬机(201),所述刮渣板(113)的侧面靠近下侧位置设置有收集盒(202),所述卷扬机(201)上钢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根发
申请(专利权)人:江门市今古洲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