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沉降池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861994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5 20: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二次沉降池结构,其包括池体,池体内壁的上端设置有进水槽,进水槽的底部均匀开设有进水孔,池体的外侧连接有注水管,进水槽的外侧壁安装有溢流槽,溢流槽的底部连接有出水管,溢流槽的外侧壁均匀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的端部安装有挡渣板,挡渣板的最高端高于溢流槽的最高端,池体的上侧安装有过道,过道上安装有第一电机,池体的底部转动安装有旋转轴,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旋转轴连接,旋转轴靠近底部位置的两侧对称安装有刮泥板,池体的底部设置有排泥管,旋转轴靠近上侧位置安装有刮渣板。通过刮渣板将挡渣板内侧的浮渣聚集在一起,并通过收集盒将浮渣打捞起,从而方便工作人员对浮渣进行清理,减轻工人的劳动量。量。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二次沉降池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具体为二次沉降池结构。

技术介绍

[0002]二次沉降池是活性污泥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污水中的泥水进行分离,使混合液澄清并回收利用、污泥浓缩并将分离的污泥回流到生物处理段,二次沉降池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出水的水质和回流污泥的浓度。
[0003]进入二次沉降池中的污水中往往会含有可漂浮的浮渣,这些浮渣聚集在水面,不仅影响二沉池池面感观,还会直接影响出水水质,目前现有去除浮渣的方式多为人工打捞,但人工打捞不仅劳动强度大、打捞区域受限,并且工作效率低、人工成本高,给二次沉降池的维护带来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对浮渣进行打捞,且效率高,降低人工成本的二次沉降池结构。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二次沉降池结构,包括池体。池体内壁的上端设置有进水槽,进水槽的底部均匀开设有进水孔,池体的外侧连接有注水管,注水管与进水槽连通;进水槽的外侧壁安装有溢流槽,溢流槽的底部连接有出水管,出水管穿过池体的内壁延伸至池体的外侧;溢流槽的外侧壁均匀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的端部安装有挡渣板,挡渣板的最高端高于溢流槽的最高端;池体的上侧安装有过道,过道上安装有第一电机,池体的底部转动安装有旋转轴,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旋转轴连接;旋转轴靠近底部位置的两侧对称安装有刮泥板,池体的底部设置有排泥管,旋转轴靠近上侧位置安装有刮渣板。
[0007]由此可见,污水进入到进水槽内后从进水孔向下排进池体内,使池体内液位升高并使上层水液向四周运动从溢流槽与挡渣板之间流进溢流槽内,通过出水管向外排出,由于水液向四周运动,进而带动漂浮在表面的浮渣堆积挡渣板的内侧,并通过旋转轴带动刮渣板旋转,将挡渣板内侧的浮渣聚集在一起,从而方便工作人员对浮渣进行清理,减轻工人的劳动量。
[0008]进一步的,刮渣板靠近挡渣板的一端的上侧安装有L形支架,L形支架的上侧安装有卷扬机,刮渣板的侧面靠近下侧位置设置有收集盒,卷扬机上钢丝绳的端部与收集盒连接。
[0009]由于浮渣通过刮渣板的聚集,都集中在刮渣板的一侧,通过卷扬机将收集盒吊起,可将聚集的浮渣都收集在收集盒内,方便工作人员对浮渣进行清理和收集。
[0010]进一步的,收集盒靠近刮渣板一端的上侧安装有连接块A,L形支架面向收集盒的一侧开设有滑槽,连接块A通过滑槽限位滑动安装在L形支架的外侧。
[0011]收集盒通过连接块A被限位滑动设置在刮渣板和L形支架的外侧,避免收集盒在拉
升过程中倾倒,且避免收集盒受水流冲刷,位置发生改变移位,影响对浮渣的收集。
[0012]进一步的,L形支架的上表面开设有连通槽口,连通槽口的内部转动安装有螺纹杆,螺纹杆的外表面啮合套设有螺母,螺母的外侧连接有连接块B,连接块B的端部穿过连通槽口与卷扬机连接,L形支架沿螺纹杆长度方向的一侧安装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与螺纹杆连接。
[0013]收集盒将浮渣打捞起后,通过启动第二电机可移动至L形支架的最外端,使工作人员能够接触到收集盒,从而可方便对收集盒内收集打捞的浮渣进行清理,进一步提高对浮渣的清理效果。
[0014]进一步的,旋转轴的两侧均连接有加固杆,加固杆的端部与刮泥板的表面连接。
[0015]加固杆可对刮泥板起到加固作用,进而使刮泥板的刮泥效果更好,提高其使用寿命。
[0016]进一步的,池体的上侧开设有引导槽,L形支架的下侧安装有支撑杆,支撑杆的底部设置有移动轮,移动轮设置在引导槽内。
[0017]支撑杆为刮渣板和L形支架提供支撑力,使其结构稳定,且引导槽和移动轮可减少与池体之间的摩擦阻力,使其能够更好的运行使用。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图1中A的放大示意图。
[0020]图3为图1中B的放大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图4中C的放大示意图。
[0023]图6为本技术中L形支架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100、池体;101、进水槽;102、进水孔;103、注水管;104、溢流槽;105、出水管;106、连接杆;107、挡渣板;108、过道;109、第一电机;110、旋转轴;111、刮泥板;112、排泥管;113、刮渣板;200、L形支架;201、卷扬机;202、收集盒;300、连接块A;301、滑槽;400、连通槽口;401、螺纹杆;402、螺母;403、连接块B;404、第二电机;500、加固杆;600、引导槽;601、支撑杆;602、移动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描述。
[0026]如图1

6所示,二次沉降池结构,包括池体100。
[0027]池体100内壁的上端设置有进水槽101,进水槽101的底部均匀开设有进水孔102,池体100的外侧连接有注水管103,注水管103与进水槽101连通;进水槽101的外侧壁安装有溢流槽104,溢流槽104的底部连接有出水管105,出水管105穿过池体100的内壁延伸至池体100的外侧;溢流槽104的外侧壁均匀连接有连接杆106,连接杆106的端部安装有挡渣板107,挡渣板107的最高端高于溢流槽104的最高端;池体100的上侧安装有过道108,过道108上安装有第一电机109,池体100的底部转动安装有旋转轴110,第一电机109的输出轴与旋转轴110连接;旋转轴110靠近底部位置的两侧对称安装有刮泥板111,池体100的底部设置
有排泥管112,旋转轴110靠近上侧位置安装有刮渣板113。
[0028]污水通过注水管103进入到进水槽101内后从进水孔102向下排进池体100内,污水中淤泥杂质受重力作用向底部坠落,刮泥板111将污泥刮至池体100底部,并通过排泥管112排出,且随着污水进入到池体100内使液位升高,当水的液位高于溢流槽104时,会向四周运动从溢流槽104与挡渣板107之间流进溢流槽104内,通过出水管105向外排出,由于水液向四周运动,进而带动漂浮在表面的浮渣堆积挡渣板107的内侧,并通过旋转轴110带动刮渣板113旋转,将挡渣板107内侧的浮渣聚集在一起,从而方便工作人员对浮渣进行清理。
[0029]优选的,刮渣板113靠近挡渣板107的一端的上侧安装有L形支架200,L形支架200的上侧安装有卷扬机201,刮渣板113的侧面靠近下侧位置设置有收集盒202,卷扬机201上钢丝绳的端部与收集盒202连接。
[0030]当刮渣板113聚集的浮渣到一定量时,启动卷扬机201将收集盒202向上拉升,收集盒202将漂浮在水面的浮渣捞起,方便工作人员对浮渣进行清理和收集。
[0031]优选的,收集盒202靠近刮渣板113一端的上侧安装有连接块A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二次沉降池结构,包括池体(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100)内壁的上端设置有进水槽(101),所述进水槽(101)的底部均匀开设有进水孔(102),所述池体(100)的外侧连接有注水管(103),所述注水管(103)与所述进水槽(101)连通;所述进水槽(101)的外侧壁安装有溢流槽(104),所述溢流槽(104)的底部连接有出水管(105),所述出水管(105)穿过所述池体(100)的内壁延伸至所述池体(100)的外侧;所述溢流槽(104)的外侧壁均匀连接有连接杆(106),所述连接杆(106)的端部安装有挡渣板(107),所述挡渣板(107)的最高端高于所述溢流槽(104)的最高端;所述池体(100)的上侧安装有过道(108),所述过道(108)上安装有第一电机(109),所述池体(100)的底部转动安装有旋转轴(110),所述第一电机(109)的输出轴与所述旋转轴(110)连接;所述旋转轴(110)靠近底部位置的两侧对称安装有刮泥板(111),所述池体(100)的底部设置有排泥管(112),所述旋转轴(110)靠近上侧位置安装有刮渣板(1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沉降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渣板(113)靠近所述挡渣板(107)的一端的上侧安装有L形支架(200),所述L形支架(200)的上侧安装有卷扬机(201),所述刮渣板(113)的侧面靠近下侧位置设置有收集盒(202),所述卷扬机(201)上钢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根发
申请(专利权)人:江门市今古洲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