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混纺锦纶浸胶帘子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86110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5 20: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复合混纺锦纶浸胶帘子布,涉及帘子布技术领域,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一侧设置有卷筒,所述主体的一侧设置有加固线,所述加固线的底面固定连接有编织层,所述编织层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橡胶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大幅度增加整体的强度,避免整体在承受巨大压力、冲击负荷和强烈震动后破裂产生事故隐患,经线和纬线互相交叉编制能将编织物变成一个整体,纬线用来固定经线的位置,结构稳定,经线的密度较大、纱径较粗,有效地提高了经线的承压强度,包裹层将内部的复合材料紧密包裹成横截面一定的复合线,避免内部材质的位置发生偏移,金属纤维和第二金属丝能提高混纺纤维的硬度,将混纺纤维编制在编织层能充当骨架的作用。用。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混纺锦纶浸胶帘子布


[0001]本技术涉及帘子布
,具体涉及一种复合混纺锦纶浸胶帘子布。

技术介绍

[0002]帘子布是用强力股线作经,用中、细支单纱作纬,帘子布用作轮胎等橡胶制品的骨架,使轮胎的可以承受巨大压力、冲击负荷和强烈震动。帘子布用作轮胎等橡胶制品的骨架,使其承受巨大压力、冲击负荷和强烈震动,是影响轮胎性能和寿命的重要材料,经线又称帘子线,用来承受负荷,纬纱固定经线位置,帘子布的生产通常是多种材料混合纺织,以此提高帘子布整体的强度和硬度。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0003]1、现有的复合混纺锦纶浸胶帘子布,线强度低,在受到强烈冲击的情况下容易滑移、错位,严重的容易断裂,直接影响了载重工作的进行,造成经济财产损失,甚至危及人身安全;
[0004]2、现有的复合混纺锦纶浸胶帘子布,采用的混合材料较少,生产出来的帘子布不能同时具备不同材质的优点,市场竞争力弱。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复合混纺锦纶浸胶帘子布,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一侧设置有卷筒,所述主体的一侧设置有加固线,所述加固线的底面固定连接有编织层,所述编织层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橡胶层;所述加固线包括有胶黏体,所述胶黏体的外表面与编织层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胶黏体的内部设置有棉纶纱线,所述棉纶纱线的一侧设置有涤纶纱线,所述棉纶纱线的内部设置有第一金属丝;所述编织层包括有经线,所述经线的上表面与加固线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经线的一侧设置有纬线,所述纬线的下方设置有棉纶纤维,所述棉纶纤维的一侧设置有混纺纤维。
[0007]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胶黏体的内部与棉纶纱线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棉纶纱线的一侧与涤纶纱线固定连接。
[0008]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棉纶纱线的内部与第一金属丝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加固线共有四根,均匀分布在编织层的上表面。
[0009]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经线的一侧与纬线固定连接,所述纬线的下方与棉纶纤维固定连接,所述棉纶纤维的一侧与混纺纤维固定连接。
[0010]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混纺纤维包括有包裹层,所述包裹层的外表面与橡胶层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包裹层的内部设置有金属纤维,所述金属纤维的一侧设置有腈纶丝,所述腈纶丝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金属丝,所述第二金属丝的外表面设置有填充层。
[0011]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包裹层的内部与金属纤维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金属纤维的一侧与腈纶丝固定连接。
[0012]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腈纶丝的一侧与第二金属丝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金属丝的外表面与填充层的内部固定连接。
[0013]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0014]1、本技术提供一种复合混纺锦纶浸胶帘子布,通过胶黏体、棉纶纱线、涤纶纱线、第一金属丝的共同作用下,能够大幅度增加整体的强度,避免整体在承受巨大压力、冲击负荷和强烈震动后破裂产生事故隐患,胶黏体既能将内部的结构包裹也能将加固线和编织层表面进行固定,避免了加固线脱落或者位置偏移影响整体强度,第一金属丝能提高整体的抗拉扯性,棉纶纱线和涤纶纱线缠绕包裹第一金属丝,能最大程度的将加固线的体积缩小,增强加固线的密度。
[0015]2、本技术提供一种复合混纺锦纶浸胶帘子布,通过经线、纬线、棉纶纤维、混纺纤维的共同作用下,经线和纬线互相交叉编制能将编织物变成一个整体,避免长时间的使用后编织物之间产生缝隙,降低整体强度,中间穿插的棉纶纤维和混纺纤维能赋予整体其他材质的优点,提高市场竞争力,纬线用来固定经线的位置,结构稳定,经线的密度较大、纱径较粗,有效地提高了经线的承压强度。
[0016]3、本技术提供一种复合混纺锦纶浸胶帘子布,通过包裹层、金属纤维、腈纶丝、第二金属丝、填充层的共同作用下,包裹层将内部的复合材料紧密包裹成横截面一定的复合线,提高混纺纤维的整体性,同时避免内部材质的位置发生偏移,降低强度,腈纶丝能降低混纺纤维的密度,减轻整体的质量,让整体更加轻便,金属纤维和第二金属丝能提高混纺纤维的硬度,将混纺纤维编制在编织层能充当骨架的作用。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复合混纺锦纶浸胶帘子布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的加固线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的编织层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的混纺纤维的剖面示意图。
[0021]图中:1、主体;2、卷筒;3、加固线;4、编织层;5、橡胶层;31、胶黏体;32、棉纶纱线;33、涤纶纱线;34、第一金属丝;41、经线;42、纬线;43、棉纶纤维;44、混纺纤维;441、包裹层;442、金属纤维;443、腈纶丝;444、第二金属丝;445、填充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3]实施例1
[0024]如图1

4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复合混纺锦纶浸胶帘子布,包括主体1,主体1的一侧设置有卷筒2,主体1的一侧设置有加固线3,加固线3的底面固定连接有编织层4,编织层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橡胶层5;加固线3包括有胶黏体31,胶黏体31的外表面与编织层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胶黏体31的内部设置有棉纶纱线32,棉纶纱线32的一侧设置有涤纶纱线33,棉纶纱线32的内部设置有第一金属丝34;编织层4包括有经线41,经线41的上表面与加固线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经线41的一侧设置有纬线42,纬线42的下方设置有棉纶纤维43,棉纶纤维43的一侧设置有混纺纤维44。
[0025]实施例2
[0026]如图1

4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优选的,加固线3包括有胶黏体31,胶黏体31的外表面与编织层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胶黏体31的内部与棉纶纱线3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棉纶纱线32的一侧与涤纶纱线33固定连接,棉纶纱线32的内部与第一金属丝34的外表面固定连接,加固线3共有四根,均匀分布在编织层4的上表面。
[0027]在本实施例中,能够大幅度增加整体的强度,避免整体在承受巨大压力、冲击负荷和强烈震动后破裂产生事故隐患,胶黏体31既能将内部的结构包裹也能将加固线3和编织层4表面进行固定,避免了加固线3脱落或者位置偏移影响整体强度,第一金属丝34能提高整体的抗拉扯性,棉纶纱线32和涤纶纱线33缠绕包裹第一金属丝34,能最大程度的将加固线3的体积缩小,增强加固线3的密度。
[0028]实施例3
[0029]如图1

4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优选的,编织层4包括有经线41,经线41的上表面与加固线3的外表面固定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混纺锦纶浸胶帘子布,包括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一侧设置有卷筒(2),所述主体(1)的一侧设置有加固线(3),所述加固线(3)的底面固定连接有编织层(4),所述编织层(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橡胶层(5);所述加固线(3)包括有胶黏体(31),所述胶黏体(31)的外表面与编织层(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胶黏体(31)的内部设置有棉纶纱线(32),所述棉纶纱线(32)的一侧设置有涤纶纱线(33),所述棉纶纱线(32)的内部设置有第一金属丝(34);所述编织层(4)包括有经线(41),所述经线(41)的上表面与加固线(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经线(41)的一侧设置有纬线(42),所述纬线(42)的下方设置有棉纶纤维(43),所述棉纶纤维(43)的一侧设置有混纺纤维(4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混纺锦纶浸胶帘子布,其特征在于:所述胶黏体(31)的内部与棉纶纱线(3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棉纶纱线(32)的一侧与涤纶纱线(33)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复合混纺锦纶浸胶帘子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棉纶纱线(32)的内部与第一金属丝(34)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加固线(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代建立张超季耀东曹黎枫马莉张小白张灵芝王二建蔡猛伍光海王翠芹胡娟
申请(专利权)人:宿迁市骏马化纤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