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正极材料、二次电池及用电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材料
,尤其是一种正极材料、二次电池及用电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由于锂离子电池的大规模商业化,锂资源问题日益凸显,电池用锂源价格不断攀升,对动力电池的爆炸式需求与锂资源并不富余的矛盾状态必然会愈演愈烈,因此,寻找与开发取代锂的新储能体系及其关键材料迫在眉睫。钠作为与锂元素相距最近的同族元素,具有与其十分相似的化学性质,且价格远低于锂矿物原料,其巨大的成本优势使其有望替代锂离子电池成为新一代电化学体系,然而,当前被广泛研究的用于钠离子电池的层状正极活性材料,其容量较低,倍率性能不佳,以及产气量大,特别是循环性能与当前商业化的锂离子电池存在明显差距,这严重阻碍了电池的商业化进程。
[0003]因此需要开发新的技术手段,使电池具有较高的容量,同时获得较好的循环性能以及较低的产气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为实现现有技术中电池的循环稳定性和容量需要进一步提高的需求,提供一种正极材料。本专利技术通过合理控制正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材料包括金属氧化物,所述金属氧化物包含Na、Ni、Fe和Mn元素;且所述正极材料满足如下条件:1.0x109≤BET/[π(D
v50 x10
‑6)2]≤3.5x10
10
其中,D
v50
为所述正极材料的体积累计分布百分数达到50%时对应的粒径,单位为μm;BET为所述正极材料的比表面积,单位为m2/g。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材料的粒径还满足:0.7≤D
v50
/D
n50
≤9.5,D
n50
为所述正极材料的数量累计分布百分数达到50%时对应的粒径,单位为μm。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材料的粒径满足:3.0μm≤D
v50
≤19.5μm,和/或0.4μm≤D
n50
≤13μ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材料的比表面积满足:0.3m2/g≤BET≤3.5m2/g。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材料还满足2.5≤D
FW
≤15.5,D
FW
为所述正极材料的区间粒径分布曲线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锦桓,刘意成,陈巍,
申请(专利权)人:欣旺达电动汽车电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