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磁模具的制备方法及励磁模具技术

技术编号:3785836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5 20: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灌胶工装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励磁模具的制备方法及励磁模具,励磁模具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用成型钢板卷圈进行焊接,分别形成内模筒型结构和外模筒型结构;将外模筒型结构进行切割,以形成多组第一连接组件;将内模筒型结构进行切割,以形成多组第二连接组件;将切割后的多组第一连接组件之间、多组第二连接组件之间以及第一连接组件、第二连接组件与支撑底板之间进行连接,且多块第一连接组件拼装形成的外模组件套设在多块第二连接组件拼装形成的内模组件的外侧。该励磁模具的制备方法通过成型钢板卷圈进行焊接,然后切割,再进行连接的方式制备的励磁模具结构稳定,不会发生形变,提高了励磁封装的质量。提高了励磁封装的质量。提高了励磁封装的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励磁模具的制备方法及励磁模具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灌胶工装
,尤其涉及一种励磁模具的制备方法及励磁模具。

技术介绍

[0002]励磁在制备时,需要通过励磁模具进行灌胶封装,通常励磁模具包括外模组件和内模组件,两者之间形成灌胶槽,灌胶槽用于放置励磁进行灌胶。励磁模具的制备精度会影响励磁的灌胶精度。如专利“CN210443425U”公开了一种励磁灌胶工装,该工装的外模采用铁皮成型后在其外圈焊接若干加强环和加强筋,内模也是铁皮成型后在其内圈焊接若干加强环和加强筋。此种制备方法由于铁皮很薄,在与加强环和加强筋焊接完成后会产生变形、扭曲,并且由于太薄还不能进行铣削加工,这就导致了内腔尺寸偏差很大,严重的话会影响励磁的安装;另外由于铁皮形变会变得凹凸不平,严重影响灌胶脱模后的美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励磁模具的制备方法及励磁模具,解决了现有励磁模具制备方法制备的励磁模具出现形变、扭曲导致无法安装励磁的问题,以及采用这种励磁模具灌胶的励磁脱模后美观较差的问题。
[0004]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励磁模具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采用成型钢板卷圈进行焊接,分别形成内模筒型结构和外模筒型结构;
[0007]将所述外模筒型结构进行切割,以形成多组第一连接组件;将所述内模筒型结构进行切割,以形成多组第二连接组件;
[0008]将切割后的多组所述第一连接组件之间、多组所述第二连接组件之间以及所述第一连接组件、所述第二连接组件与支撑底板之间进行连接,且多块所述第一连接组件拼装形成的外模组件套设在多块第二连接组件拼装形成的内模组件的外侧。
[0009]该励磁模具的制备方法,采用成型钢板卷圈进行焊接,分别形成内采用成型钢板卷圈进行焊接,分别形成内模筒型结构和外模筒型结构;将外模筒型结构进行切割,以形成多组第一连接组件;将内模筒型结构进行切割,以形成多组第二连接组件;将切割后的多组第一连接组件之间、多组第二连接组件之间以及第一连接组件、第二连接组件与支撑底板之间进行连接,且多块第一连接组件拼装形成的外模组件套设在多块第二连接组件拼装形成的内模组件的外侧。该制备方法通过成型钢板卷圈进行焊接,然后切割,再进行连接的方式制备的励磁模具结构稳定,不会发生形变,提高了励磁封装的质量。
[0010]作为上述励磁模具的制备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在切割所述外模筒型结构和所述内模筒型结构之前还包括以下步骤:
[0011]在所述外模筒型结构的外壁以及所述内模筒型结构的内壁均连接多组连接组件,每组所述连接组件均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连接件;
[0012]将所述外模筒型结构在各组所述连接组件的两个所述连接件之间进行切割,以形
成多组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多组所述第一连接组件之间通过对应的所述连接件相连;将所述内模筒型结构在各组所述连接组件的两个所述连接件之间进行切割,以形成多组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多组所述第二连接组件通过对应的所述连接件相连。
[0013]通过在外模筒型结构的外壁设置的连接件,以便于对外模筒型结构进行切割,而且也便于将第一连接组件相连,通过在内模筒型结构的内壁设置的连接件,以便于对内模筒型结构进行切割,而且也便于将第二连接组件相连。
[0014]作为上述励磁模具的制备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励磁模具的制备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0015]将所述外模筒型结构的其中间隔设置的两组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卸下,并更换为第三连接组件,两组所述第三连接组件对称设置,所述第三连接组件与相邻的所述第一连接组件之间以及所述第三连接组件与所述支撑底板之间相连;
[0016]所述第三连接组件包括长外模和短外模,所述长外模和所述短外模之间相搭接,且所述长外模和所述短外模之间的搭接位置处设置有穿设件,所述穿设件上设置有穿设孔。
[0017]通过将外模筒型结构的两组第一连接组件卸下并更换为第三组件,第三连接组件包括长外模和短外模,长外模和短外模的搭接位置设置穿设件,通过穿设件上的穿设孔以便于将励磁的绕线通过穿设孔引出,从而便于进行维修。
[0018]作为上述励磁模具的制备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将所述外模筒型结构等分切割为八组所述第一连接组件;
[0019]将所述内模筒型结构切割为四组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四组所述第二连接组件中的相对设置的两组所述第二连接组件的结构相同。
[0020]上述外模组件和内模组件形成的励磁模具能够适配现有的励磁结构。
[0021]作为上述励磁模具的制备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成型钢板在卷圈焊接之前一体成型,所述成型钢板的内侧在成型过程成型有预留空间。
[0022]通过在成型钢板的内侧成型预留空间,以预留出集水座的安装位置,在安装集水座之前通过容纳预留块,以避免封装胶填充到预留空间内。
[0023]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励磁模具,包括:
[0024]内模组件、外模组件和支撑底板,所述内模组件和所述外模组件均为环形结构,所述外模组件套设于所述内模组件的外侧,所述外模组件和所述内模组件均与所述支撑底板相连;
[0025]所述外模组件包括多组第一连接组件和两组第三连接组件,多组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和两组所述第三连接组件相连形成环形结构,两组所述第三连接组件之间设置有一组所述第一连接组件,所述第三连接组件上设置有穿设孔。
[0026]励磁模具包括内模组件、外模组件和支撑底板,外模组件套设于内模组件的外侧,内模组件和外模组件均为环形结构,并均与支撑底板相连,以在内模组件和外模组件之间形成封装励磁的封装槽,外模组件通过在第三连接组件上设置穿设孔,以便于将励磁的绕线引出,避免由于封装导致的维修困难的情况。
[0027]作为上述励磁模具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三连接组件包括:
[0028]长外模和短外模,所述长外模和所述短外模与对应的所述第一连接组件相连,所
述长外模和所述短外模相搭接,且所述长外模和所述短外模的搭接位置设置有穿设件,所述穿设件上设置有所述穿设孔。
[0029]第三连接组件包括长外模和短外模,通过在长外模和短外模的搭接处设置穿设件,以便于励磁线圈能够通过穿设件上的穿设孔引出,以便于维修。
[0030]作为上述励磁模具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长外模、所述短外模和所述穿设件之间通过锁紧件相连,以使所述长外模和所述短外模将所述穿设件夹紧。
[0031]长外模、短外模和穿设件之间通过锁紧件相连,以使长外模和短外模将穿设件夹紧,以避免漏胶。
[0032]作为上述励磁模具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长外模和所述短外模均包括:
[0033]模主体;
[0034]连接部,设置于所述模主体的一端,所述连接部与对应的所述第一连接组件相连;及
[0035]连接法兰,设置于所述模主体的底部,所述连接法兰与所述支撑底板相连。
[0036]长外模和短外模通过连接部便于连接到第一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励磁模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采用成型钢板卷圈进行焊接,分别形成内模筒型结构和外模筒型结构;将所述外模筒型结构进行切割,以形成多组第一连接组件;将所述内模筒型结构进行切割,以形成多组第二连接组件;将切割后的多组所述第一连接组件之间、多组所述第二连接组件之间以及所述第一连接组件、所述第二连接组件与支撑底板之间进行连接,且多块所述第一连接组件拼装形成的外模组件套设在多块第二连接组件拼装形成的内模组件的外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励磁模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切割所述外模筒型结构和所述内模筒型结构之前还包括以下步骤:在所述外模筒型结构的外壁以及所述内模筒型结构的内壁均连接多组连接组件,每组所述连接组件均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连接件;将所述外模筒型结构在各组所述连接组件的两个所述连接件之间进行切割,以形成多组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多组所述第一连接组件之间通过对应的所述连接件相连;将所述内模筒型结构在各组所述连接组件的两个所述连接件之间进行切割,以形成多组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多组所述第二连接组件通过对应的所述连接件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励磁模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励磁模具的制备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将所述外模筒型结构的其中间隔设置的两组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卸下,并更换为第三连接组件,两组所述第三连接组件对称设置,所述第三连接组件与相邻的所述第一连接组件之间以及所述第三连接组件与所述支撑底板之间相连;所述第三连接组件包括长外模和短外模,所述长外模和所述短外模之间相搭接,且所述长外模和所述短外模之间的搭接位置处设置有穿设件,所述穿设件上设置有穿设孔。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励磁模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外模筒型结构等分切割为八组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将所述内模筒型结构切割为四组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四组所述第二连接组件中的相对设置的两组所述第二连接组件的结构相同。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励磁模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靖炎叶腾波府晓宏丁炎徐常德唐金龙曹振威孙伟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东菱振动试验仪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