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除尘治具及除尘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85829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5 20: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除尘治具及除尘设备,该除尘治具包括气流导向件、载板及集气罩,其中,气流导向件上设置有进气通道和出气通道;载板用于承载物料,载板设置于气流导向件上,进气通道用于向物料导入除尘气流,以除去物料表面上的灰尘,出气通道用于将经过物料的除尘气流及灰尘导出;集气罩的内部空间与出气通道连通,以将经过出气通道的除尘气流及灰尘收集和/或导出。本实施例提供的除尘治具对物料除尘时,无需进行水洗、干燥等多个工艺流程,只需向除尘治具内导入除尘气流即可,节约了物料的除尘时间,提高了物料的除尘效率。提高了物料的除尘效率。提高了物料的除尘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除尘治具及除尘设备


[0001]本申请涉及精密电子元器件生产
,尤其涉及一种除尘治具及除尘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精密电子元器件在生产过程中,存在除尘工艺处理产线,在除尘工艺处理产线中,需要对物料的表面进行除尘,以为物料的下一道安装工艺提供清洁条件。
[0003]相关技术中,在对物料的表面进行除尘时,首先使用高纯度的纯净水对物料的表面进行冲洗,并在冲洗完成后对物料的表面进行干燥处理,以实现对物料除尘的目的。由于此种除尘方式要经过多个工艺流程才能完成物料的除尘,因此,除尘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上述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除尘治具及除尘设备,能够提高物料的表面的除尘效率。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除尘治具,该除尘治具包括:
[0006]气流导向件,所述气流导向件上设置有相互连通的进气通道和出气通道;
[0007]载板,所述载板用于承载物料,所述载板设置于所述气流导向件上,所述进气通道用于向所述物料导入除尘气流,以除去所述物料表面上的灰尘,所述出气通道用于将经过所述物料的所述除尘气流及所述灰尘导出;
[0008]集气罩,所述集气罩的内部空间与所述出气通道连接,以将经过所述出气通道的所述除尘气流及所述灰尘收集和/或导出。
[0009]本实施例中的除尘治具对物料的表面进行除尘时,首先将物料放置于载板上,然后在将载板设置于气流导向件上,并通过进气通道向物料的表面导入除尘气流,在除尘气流经过物料的表面时,能够将物料表面的灰尘吸走,最后在集气罩的负压作用下,能够将经过物料表面的除尘气流及灰尘通过出气通道吸入集气罩内,再由集气罩对该除尘气流及灰尘进行收集和/或导出。可见,相较于相关技术中采用水洗的方式对物料的表面进行除尘,一方面,本实施例提供的除尘治具对物料进行除尘时,无需进行水洗、干燥等多个工艺流程,只需向除尘治具内导入除尘气流即可,既节约了物料的除尘时间,提高了物料的除尘效率,又降低了物料除尘的成本,简化了物料的除尘工艺,另一方面,本实施例提供的除尘治具能够对不防水的物料进行除尘,适用范围广。
[0010]在第一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气流导向件包括层叠设置的气流进气板和气流导向板,所述气流进气板上设置有进气口,所述气流进气板朝向所述气流导向板的一侧开设有与所述进气口连通的第一通道;
[0011]所述气流导向板上设置有贯穿所述气流导向板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出气口朝向所述载板,所述第一通孔还与所述第一通道连通,所述第二通孔的进口朝向所述载板,所述第二通孔还与所述集气罩的内部空间连通;
[0012]所述进气口、所述第一通道及所述第一通孔形成所述进气通道,所述第二通孔形成所述出气通道。
[0013]由于第一通道分别与进气口和第一通孔连通,因此,通过进气口进入气流进气板的除尘气流能够通过第一通道的导向导入至第一通孔,由于第一通孔的出气口朝向载板,因此,通过第一通孔的除尘气流能够作用于物料的表面,从而将物料的表面上的灰尘除去,以实现物料除尘的目的。
[0014]在第一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进气口包括多个,多个所述进气口环绕于所述气流进气板的四周侧壁,所述第一通道的形状为环形且与多个所述进气口连通;
[0015]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均包括多个,多个所述第一通孔呈与所述第一通道的形状对应的环形且设置于所述气流导向板的四周边缘,多个所述第二通孔设置于所述气流导向板的中部。
[0016]通过设置多个环绕于气流进气板的四周侧壁上的进气口,且第一通道的形状为环形且于多个进气口连通,多个第一通孔呈与第一通道的形状对应的环形且设置于气流导向板的四周边缘,一方面,能够增加除尘气流进入气流进气板的流量,另一方面,由于多个进气口均与第一通道连通,因此,通过多个进气口进入气流进气板内的除尘气流将汇入至第一通道内,以平衡除尘气流的气压,从而使得由第一通道导入至第一通孔的除尘气流的气压相等,也即是说,通过每个第一通孔导入至物料表面的除尘气流的气压相等,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物料的除尘效果。
[0017]在第一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集气罩设置于所述气流进气板背离所述气流导向板的一侧,所述载板层叠设置于所述气流导向板背离所述气流进气板的一侧;
[0018]所述气流进气板上还设置有贯穿所述气流进气板的镂空槽,所述镂空槽分别与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集气罩的内部空间连通。
[0019]通过在气流进气板上设置镂空槽,且使得镂空槽分别与第二通孔及集气罩的内部空间连通,能够使得经过物料表面的除尘气流和灰尘通过镂空槽进入集气罩内,提高了除尘治具结构的紧凑性。
[0020]在第一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气流导向板背离所述气流进气板的一侧设有容置槽,所述载板用于承载所述物料的部分容置于所述容置槽内。
[0021]由此,通过在气流导向板背离气流进气板的一侧设有容置槽,一方面,容置槽能够对载板进行限位,以阻止载板相对于气流导向板移动,另一方面,容置槽还能对装载有物料的载板在安装时进行导向,提高了装载有物料的载板安装于气流导向板上的效率。
[0022]在第一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容置槽的槽底开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连通的第一充气通道;
[0023]所述载板用于承载所述物料的部分的表面与所述容置槽的槽底贴合,且所述载板用于承载所述物料的部分的表面开设有相互连通的载物槽和第二充气通道,所述载物槽用于容置所述物料,所述第二充气通道分别与所述第一充气通道和所述第二通孔连通,以使经过所述物料的除尘气流及灰尘通过所述第二通孔导出至所述集气罩。
[0024]由此,通过在容置槽的槽底开设第一充气通道,在载板上设置相互连通的载物槽和第二充气通道,且使得第二充气通道贯穿载板的侧壁且与第一充气通道连通,一方面,在载板用于承载物料的部分的表面与容置槽的槽底贴合时,第一充气通道能够提供除尘气流
的流动空间,另一方面,由于第二充气通道贯穿载板的侧壁且与第一充气通道连通,因此,第一充气通道导入的除尘气流能够通过位于载板的侧壁的第二充气通道的进入载物槽以作用于物料的表面,从而实现对载物槽内的物料的除尘,如此,缩短了除尘气流的流动路径,再一方面,由于载板用于承载物料的部分的表面与容置槽的槽底贴合,能够保证进入第一充气通道的除尘气流的流速,进一步保证了除尘气流的除尘效果。
[0025]在第一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除尘治具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气流导向件上的限位座,所述限位座上开设有贯穿所述限位座的限位槽,所述载板设置于所述限位槽内。
[0026]由此,通过在设置于气流导向件上的限位座上设置限位槽,一方面,在载板安装于气流导向件上时,限位槽能够对载板进行导向,以保证载板的安装效率和效果,另一方面,限位槽还能对载板的周向进行限位,以阻止载板相对于气流导向件移动,从而进一步保证了物料表面的除尘效果。
[0027]在第一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除尘治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气流导向件,所述气流导向件上设置有相互连通的进气通道和出气通道;载板,所述载板用于承载物料,所述载板设置于所述气流导向件上,所述进气通道用于向所述物料导入除尘气流,以除去所述物料表面上的灰尘,所述出气通道用于将经过所述物料的所述除尘气流及所述灰尘导出;集气罩,所述集气罩的内部空间与所述出气通道连接,以将经过所述出气通道的所述除尘气流及所述灰尘收集和/或导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尘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导向件包括层叠设置的气流进气板和气流导向板,所述气流进气板上设置有进气口,所述气流进气板朝向所述气流导向板的一侧开设有与所述进气口连通的第一通道;所述气流导向板上设置有贯穿所述气流导向板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出气口朝向所述载板,所述第一通孔还与所述第一通道连通,所述第二通孔的进口朝向所述载板,所述第二通孔还与所述集气罩的内部空间连通;所述进气口、所述第一通道及所述第一通孔形成所述进气通道,所述第二通孔形成所述出气通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除尘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包括多个,多个所述进气口环绕于所述气流进气板的四周侧壁,所述第一通道的形状为环形且与多个所述进气口连通;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均包括多个,多个所述第一通孔呈与所述第一通道的形状对应的环形且设置于所述气流导向板的四周边缘,多个所述第二通孔设置于所述气流导向板的中部。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除尘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气罩设置于所述气流进气板背离所述气流导向板的一侧,所述载板层叠设置于所述气流导向板背离所述气流进气板的一侧;所述气流进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炳林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和正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