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芯片销毁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858018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5 20: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数据存储安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芯片销毁系统,包括单片机、控制电路、锂电池和芯片,所述单片机与控制电路连接,用于控制控制电路周期性交替输出脉冲式正电压和负电压,所述控制电路与芯片连接,用于通过输出的脉冲式正电压和负电压击穿芯片,所述控制电路与锂电池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对芯片的损坏率达到100%,且适用于锂电池在低温放电电流较小的情况下使用的芯片销毁系统。温放电电流较小的情况下使用的芯片销毁系统。温放电电流较小的情况下使用的芯片销毁系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芯片销毁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数据存储安全
,特别涉及一种芯片销毁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电子产品的应用与普及,芯片技术也得到了蓬勃发展。芯片作为数据存储元件,其内部存储着大量的重要信息。随着信息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人们开始对芯片的安全性有着更高的要求,特别在金融和军事等领域。在一些特殊应用场合下,为了保障芯片内部存储信息的安全,需要在离线模式下对芯片进行快速的物理销毁。
[0003]目前,现有物理销毁技术主要是使用28V或更高电压,以瞬间释放大功率的能量将芯片击穿。此种物理销毁技术存在如下缺陷:
[0004](1)正向电压击穿时,由于功率较大,容易导致芯片仅仅在正向电压输入处击穿,无法使电压达到芯片储存阵列等关键部位,芯片损坏率低,有被修复的风险;
[0005](2)由于放电能量大,所以不能使用低温放电能量小的锂电池,从而导致尺寸较大,且续航能力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对芯片的损坏率达到100%,且适用于锂电池在低温放电电流较小的情况下使用的芯片销毁系统。
[0007]实现本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芯片销毁系统,包括单片机、控制电路、锂电池和芯片,所述单片机与控制电路连接,用于控制控制电路周期性交替输出脉冲式正电压和负电压,所述控制电路与芯片连接,用于通过输出的脉冲式正电压和负电压击穿芯片,所述控制电路与锂电池连接。
[0008]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电路输出的正电压和负电压各占50%占空比,拓扑为全桥结构。
[0009]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电路包括mos管Q15、Q16、Q20和Q21,所述mos管Q15和Q16的两个相连漏极D的公共端与锂电池的输入端VIN+连接,所述mos管Q15的源极S与mos管Q20的漏极D连接,所述mos管Q16的源极S与mos管Q21的漏极D连接,所述mos管Q20和Q21的两个相连源极S的公共端接地,所述mos管Q15由第一驱动电路控制,所述mos管Q20由第二驱动电路控制,所述mos管Q16由第三驱动电路控制,所述mos管Q21由第四驱动电路控制。
[0010]进一步地,所述mos管Q15和Q20的公共端与芯片的一端连接,所述mos管Q16和Q21的公共端与芯片的另一端连接。
[00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驱动电路包括光耦U1和三极管Q29、Q30,所述光耦U1通过电阻R58与三极管Q29和Q30的两个相连基极b的公共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29和Q30的两个相连发射极e的公共端通过电阻R34与mos管Q15的栅极G连接,所述电阻R34和mos管Q15的公共端通过电阻R38与mos管Q15和Q20的公共端连接,所述电阻R38与二极管D10并联,所述三极管Q29的集电极c连接至15V电压,所述三极管Q30的集电极c与mos管Q15和Q20的公共端连接,所述
光耦U1连接至15V电压,所述光耦U1通过电阻R1与单片机连接,所述光耦U1通过电阻R3连接至5V+电压。
[0012]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驱动电路包括三极管Q17和Q19,所述三极管Q17和Q19的两个相连发射极e的公共端通过电阻R44与mos管Q20的栅极G连接,所述三极管Q17和Q19的两个相连基极b的公共端通过电阻R40与单片机连接,所述电阻R44和mos管Q20的公共端通过电阻R53与mos管Q20和Q21的两个相连源极S的公共端连接,所述电阻R53与二极管D15并联,所述三极管Q17的集电极c连接至15V电压,所述三极管Q19的集电极c接地。
[0013]进一步地,所述第三驱动电路包括光耦U2和三极管Q31、Q33,所述光耦U2通过电阻R66与三极管Q31和Q33的两个相连基极b的公共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31和Q33的两个相连发射极e的公共端通过电阻R35与mos管Q16的栅极G连接,所述电阻R35和mos管Q16的公共端通过电阻R39与mos管Q16和Q21的公共端连接,所述电阻R39与二极管D11并联,所述三极管Q31的集电极c连接至15V电压,所述三极管Q33的集电极c接地,所述光耦U2连接至15V电压,所述光耦U2通过电阻R2与单片机连接,所述光耦U2通过电阻R4连接至5V+电压。
[0014]进一步地,所述第四驱动电路包括三极管Q12和Q14,所述三极管Q12和Q14的两个相连发射极e的公共端通过电阻R45与mos管Q21的栅极G连接,所述三极管Q12和Q14的两个相连基极b的公共端通过电阻R30与单片机连接,所述电阻R45和mos管Q21的公共端通过电阻R54与mos管Q20和Q21的两个相连源极S的公共端连接,所述电阻R54与二极管D16并联,所述三极管Q12的集电极c连接至15V电压,所述三极管Q14的集电极c接地。
[001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具有以下积极的效果:
[0016](1)本技术通过控制电路周期性高频交替输出脉冲式正电压和负电压,使得电压达到芯片储存阵列等关键部位,从而对芯片进行全方位的销毁,损坏率达到100%;
[0017](2)本技术适用于锂电池在低温放电电流较小的情况下使用,从而能够做到小型化,且改善了续航能力。
附图说明
[0018]为了使本技术的内容更容易和清楚地被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其中:
[0019]图1为本技术的原理框架图;
[0020]图2为本技术中控制电路的电路图。
[0021]图中:1、单片机;2、控制电路;3、锂电池;4、芯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22]如图1所示,一种芯片销毁系统,包括单片机1、控制电路2、锂电池3和芯片4,单片机1与控制电路2连接,用于控制控制电路2周期性交替输出脉冲式正电压和负电压,控制电路2与芯片4连接,用于通过输出的脉冲式正电压和负电压击穿芯片4,控制电路2与锂电池3连接,通过控制电路2周期性高频交替输出脉冲式正电压和负电压,使得电压达到芯片4储存阵列等关键部位,从而对芯片4进行全方位的销毁,损坏率达到100%;同时,本系统适用于锂电池在低温放电电流较小的情况下使用,从而能够做到小型化,且改善了续航能力。具体的,控制电路2输出的正电压和负电压各占50%占空比,拓扑为全桥结构。
[0023]如图2所示,控制电路2包括mos管Q15、Q16、Q20和Q21,mos管Q15和Q16的两个相连漏极D的公共端与锂电池3的输入端VIN+连接,mos管Q15的源极S与mos管Q20的漏极D连接,mos管Q16的源极S与mos管Q21的漏极D连接,mos管Q20和Q21的两个相连源极S的公共端接地,mos管Q15由第一驱动电路控制,mos管Q20由第二驱动电路控制,mos管Q16由第三驱动电路控制,mos管Q21由第四驱动电路控制。当第一驱动电路驱动mos管Q15打开,且第四驱动电路驱动mos管Q21打开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芯片销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单片机(1)、控制电路(2)、锂电池(3)和芯片(4),所述单片机(1)与控制电路(2)连接,用于控制控制电路(2)周期性交替输出脉冲式正电压和负电压,所述控制电路(2)与芯片(4)连接,用于通过输出的脉冲式正电压和负电压击穿芯片(4),所述控制电路(2)与锂电池(3)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芯片销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2)输出的正电压和负电压各占50%占空比,拓扑为全桥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芯片销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2)包括mos管Q15、Q16、Q20和Q21,所述mos管Q15和Q16的两个相连漏极D的公共端与锂电池(3)的输入端VIN+连接,所述mos管Q15的源极S与mos管Q20的漏极D连接,所述mos管Q16的源极S与mos管Q21的漏极D连接,所述mos管Q20和Q21的两个相连源极S的公共端接地,所述mos管Q15由第一驱动电路控制,所述mos管Q20由第二驱动电路控制,所述mos管Q16由第三驱动电路控制,所述mos管Q21由第四驱动电路控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芯片销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mos管Q15和Q20的公共端与芯片(4)的一端连接,所述mos管Q16和Q21的公共端与芯片(4)的另一端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芯片销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电路包括光耦U1和三极管Q29、Q30,所述光耦U1通过电阻R58与三极管Q29和Q30的两个相连基极b的公共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29和Q30的两个相连发射极e的公共端通过电阻R34与mos管Q15的栅极G连接,所述电阻R34和mos管Q15的公共端通过电阻R38与mos管Q15和Q20的公共端连接,所述电阻R38与二极管D10并联,所述三极管Q29的集电极c连接至15V电压,所述三极管Q30的集电极c与mos管Q15和Q20的公共端连接,所述光耦U1连接至15V电压,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东海刘建刚张晓亮邵恒涛顾云飞徐江海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红光电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