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快速降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857158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5 20: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快速降低热水等液体温度的液体快速降温装置。一种液体快速降温装置,包括:壶体,壶体设有储液腔和用于连通储液腔上部与外界的出气口,壶体底部设有排气阀,排气阀能够在常闭状态和受压开启状态之间切换,当处于常闭状态时排气阀封闭储液腔底部,当处于受压开启状态时排气阀连通储液腔底部与外界;以及,降温组件,降温组件包括底座、通气管和气泵,底座设有容置腔,通气管和气泵设于容置腔内,通气管的一端连接气泵,通气管的另一端连接排气阀,气泵能够将外界空气压缩而使排气阀切换至受压开启状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换热效率高,热气排出速度快,显著提高对于储液腔内温度较高液体的降温速度。腔内温度较高液体的降温速度。腔内温度较高液体的降温速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液体快速降温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降温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液体快速降温装置,属于婴幼儿产品


技术介绍

[0002]用户的饮水习惯通常为将水烧开后饮用,但使用电热水壶等加热装置将水烧开后,需要等待较长时间,热水才能降温至饮用温度,降温速度较慢,用户等候时间较长。尤其是应用于母婴行业的调奶器,水温需要冷却到45摄氏度,这就需要用户等待更长时间。而婴幼儿的喂奶需求又较为随机,因此,对热水快速降温的需求就更为迫切。基于上述问题,研究开发一种新型的液体快速降温装置对于提高用户便利性以及使用体验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基于以上背景,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快速降低热水等液体温度的液体快速降温装置,解决
技术介绍
中所述的问题。
[0004]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液体快速降温装置,包括:
[0006]壶体,所述壶体设有储液腔和用于连通所述储液腔上部与外界的出气口,壶体底部设有排气阀,所述排气阀能够在常闭状态和受压开启状态之间切换,当处于常闭状态时排气阀封闭储液腔底部,当处于受压开启状态时排气阀连通储液腔底部与外界;以及,
[0007]降温组件,所述降温组件包括底座、通气管和气泵,所述底座设于壶体底部,底座设有容置腔,所述通气管和所述气泵设于所述容置腔内,通气管的一端连接气泵,通气管的另一端连接排气阀,气泵能够将外界空气压缩而使排气阀切换至受压开启状态,从而使外界空气通过通气管进入所述储液腔,再从所述出气口排出。
[0008]壶体储液腔盛放温度较高的热水时,排气阀处于常闭状态,储液腔内的热水不会沿通气管外漏;在需要对热水快速降温时,开启位于壶体底部的气泵,气泵将温度较低的外界空气压缩产生气压,被压缩的外界空气沿通气管输送,其具有的压力撑开排气阀使排气阀切换至受压开启状态,温度较低的外界空气由储液腔底部进入热水,与热水进行热交换,受热的空气到达储液腔上部后从出气口排出;该液体快速降温装置将温度较低的外界空气引入储液腔底部与腔内温度较高的液体进行充分的热交换,空气由储液腔底部受热后形成热气从储液腔上部排出,换热效率高,热气排出速度快,显著提高对于储液腔内温度较高液体的降温速度。
[0009]作为优选,所述排气阀包括阀体和第一密封圈,所述阀体与储液腔的腔底壁固定连接,阀体一端位于储液腔外部且与通气管连通,阀体另一端位于储液腔内,所述阀体位于储液腔内的端部设有用于连通阀体内部与储液腔的排气孔,所述第一密封圈套设于阀体位于储液腔内的端部且覆盖所述排气孔。第一密封圈覆盖排气孔,阻断阀体内部与储液腔的连通,使排气阀处于常闭状态,被气泵压缩的外界空气进入阀体后,空气压力使第一密封圈
变形,撑开第一密封圈与阀体之间的间隙,使排气阀处于受压开启状态,外界空气从该间隙处进入储液腔。
[0010]作为优选,所述排气孔的数量至少为两个,至少两个所述排气孔相对设置在阀体两侧。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第一密封圈在空气压力作用下向两侧均匀形变,提高排气阀的排气速度,并且延长第一密封圈的使用寿命。
[0011]作为优选,所述排气阀还包括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圈设于阀体与储液腔的腔底壁之间。第二密封圈提高阀体对于储液腔底部的封闭作用,防止储液腔内液体从阀体与储液腔的腔底壁之间的间隙漏出。
[0012]作为优选,所述壶体顶部设有壶盖,所述出气口设于所述壶盖上。
[0013]作为优选,所述底座设有通风口和覆盖通风口的空气过滤部件。空气过滤部件提高进入气泵的外界空气的洁净度,使与储液腔内液体进行换热的外界空气干净卫生。
[0014]作为优选,该液体快速降温装置还包括出水组件,所述出水组件包括水泵和出水管,所述水泵设于所述底座内,所述出水管与壶体外壁固定连接,出水管一端设有出水口,出水管另一端通过所述水泵连通储液腔底部。通过出水组件使用户可以不用倾斜壶体即可进行取水操作,提高用户操作便利性。
[0015]作为优选,所述出水组件还包括三通管,所述三通管一端连接排气阀,三通管另一端与通气管连通,三通管又一端与水泵连通。通过三通管实现出水组件取水和降温组件通气共用一个排气阀,在水泵抽水时储液腔内液体在抽吸作用下打开排气阀进入三通管,由三通管进入水泵后从出水管排出实现取水操作,在气泵通气时被压缩的外界空气进入三通管,由三通管通入排气阀部位并打开排气阀进入储液腔内实现降温操作。
[0016]作为优选,所述三通管与通气管连通的一端和所述通气管之间设有单向阀。通过单向阀降低水泵抽水与气泵通气时水泵与气泵之间的互相影响。
[0017]作为优选,所述出水口位于邻近壶体顶部的位置。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出水口与底座底部之间具有较大的距离,方便用户在出水口下放置容器接水,提高用户操作便利性。
[0018]作为优选,所述壶体侧部设有把手。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方便用户抓取及移动壶体,提高用户操作便利性。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20]本技术的一种液体快速降温装置,将温度较低的外界空气引入储液腔底部与腔内温度较高的液体进行充分的热交换,空气由储液腔底部受热后形成热气从储液腔上部排出,换热效率高,热气排出速度快,显著提高对于储液腔内温度较高液体的降温速度。
附图说明
[00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2]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3]图2是本技术中排气阀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二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三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6]图5是本技术的另一种液体快速降温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7]图中:1、壶体;2、降温组件;3、壶盖;4、把手;5、出水组件;101、储液腔;102、出气口;103、排气阀;1031、阀体;1032、第一密封圈;1033、排气孔;1034、第二密封圈;201、底座;202、通气管;203、气泵;204、容置腔;205、通风口;206、空气过滤部件;207、连接管;208、双向泵;501、水泵;502、出水管;503、出水口;504、三通管;505、单向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具体说明。应当理解,本技术的实施并不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对本技术所做的任何形式上的变通和/或改变都将落入本技术保护范围。
[0029]在本技术中,若非特指,所有的份、百分比均为重量单位,所采用的设备和原料等均可从市场购得或是本领域常用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体快速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液体快速降温装置包括:壶体(1),所述壶体(1)设有储液腔(101)和用于连通所述储液腔(101)上部与外界的出气口(102),壶体(1)底部设有排气阀(103),所述排气阀(103)能够在常闭状态和受压开启状态之间切换,当处于常闭状态时排气阀(103)封闭储液腔(101)底部,当处于受压开启状态时排气阀(103)连通储液腔(101)底部与外界;以及,降温组件(2),所述降温组件(2)包括底座(201)、通气管(202)和气泵(203),所述底座(201)设于壶体(1)底部,底座(201)设有容置腔(204),所述通气管(202)和所述气泵(203)设于所述容置腔(204)内,通气管(202)的一端连接气泵(203),通气管(202)的另一端连接排气阀(103),气泵(203)能够将外界空气压缩而使排气阀(103)切换至受压开启状态,从而使外界空气通过通气管(202)进入所述储液腔(101),再从所述出气口(102)排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快速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阀(103)包括阀体(1031)和第一密封圈(1032),所述阀体(1031)与储液腔(101)的腔底壁固定连接,阀体(1031)一端位于储液腔(101)外部且与通气管(202)连通,阀体(1031)另一端位于储液腔(101)内,所述阀体(1031)位于储液腔(101)内的端部设有用于连通阀体(1031)内部与储液腔(101)的排气孔(1033),所述第一密封圈(1032)套设于阀体(1031)位于储液腔(101)内的端部且覆盖所述排气孔(103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体快速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焦艳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斐彼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