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高亮度工程投影机的投射比为0.5的短焦镜头
[0001]本技术涉及短焦镜头
,具体地说就是一种用于高亮度工程投影机的投射比为0.5的短焦镜头。
技术介绍
[0002]高亮度工程投影机的投影面积更大、距离更远、光亮度很高,而且一般还支持多灯泡模式,能更好的应付大型多变的安装环境,对于教育、媒体和政府等领域都很适用。
[0003]现有技术中的工程投影仪为了实现较大尺寸的画面投放,多使用多个投影拼接进行投影,成本高,使用不便,如何能在有限的距离空间内实现超大的画面投放是短焦镜头的设计关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高亮度工程投影机的投射比为0.5的短焦镜头。
[0005]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高亮度工程投影机的投射比为0.5的短焦镜头,包括一个镜框,在所述镜框内自近物侧向远物侧依次设置非球面镜片、第一光学物镜、第二光学物镜、第三光学物镜、第四光学物镜、第五光学物镜、第六光学物镜、第七光学物镜、第八光学物镜、第九光学物镜、第十光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高亮度工程投影机的投射比为0.5的短焦镜头,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镜框,在所述镜框内自近物侧向远物侧依次设置非球面镜片、第一光学物镜、第二光学物镜、第三光学物镜、第四光学物镜、第五光学物镜、第六光学物镜、第七光学物镜、第八光学物镜、第九光学物镜、第十光学物镜和第十一光学物镜,所述第四光学物镜和第七光学物镜均为胶合镜片,非球面镜片中心与第一光学物镜之间的距离为7.19mm,第一光学物镜中心与第二光学物镜中心之间的距离为18.13mm,第二光学物镜中心与第三光学物镜中心之间的距离为18.16mm,第三光学物镜中心与第四光学物镜中心之间的距离5.17mm,第四光学物镜中心与第五光学物镜中心之间的距离为0.12mm,第五光学物镜中心与第六光学物镜中心之间的距离为0,第六光学物镜中心与第七光学物镜中心之间的距离为6.26mm,第七光学物镜中心与第八光学物镜中心之间的距离为1.27mm,第八光学物镜中心与第九光学物镜中心之间的距离为0.13mm,第九光学物镜中心与第十光学物镜中心之间的距离为1.19mm,第十光学物镜中心与第十一光学物镜中心之间的距离为0.17m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高亮度工程投影机的投射比为0.5的短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非球面镜片、第一光学物镜、第二光学物镜、第三光学物镜、第四光学物镜、第五光学物镜、第六光学物镜、第七光学物镜、第八光学物镜、第九光学物镜、第十光学物镜和第十一光学物镜均为全玻璃光学镜片,所述非球面镜片为中心厚度为4.04mm。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高亮度工程投影机的投射比为0.5的短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光学物镜、第二光学物镜、第三光学物镜、第五光学物镜均为弯月透镜;所述第一光学物镜整体相对于短焦镜头的水平中心线对称,中心厚度为4.13mm,近物侧为凸球面,近物侧半径为53.72mm,远物侧半径为21.88mm;所述第二光学物镜整体相对于短焦镜头的水平中心线对称,中心厚度为10.04mm,近物侧为凹球面,近物侧半径为46.98mm,远物侧半径为608.22mm;所述第三光学物镜整体相对于短焦镜头的水平中心线对称,中心厚度为20mm,近物侧为凸球面,近物侧半径为83.63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杰,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中创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