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焊接线对板单对以太网连接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85675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4 22:51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用于单对以太网(SPE)线对板连接器的方法和设备。所述SPE连接器可包括凹形连接器部分和凸形连接器部分。所述凹形连接器部分可包括第一电触点、第二电触点和第一外屏蔽件,所述第一电触点具有第一压配合销和第一凹形部分,所述第二电触点具有第二压配合销和第二凹形部分,所述第一外屏蔽件机械地固定到第一绝缘壳体。所述第一电触点和所述第二电触点可部分地定位在所述第一绝缘壳体内。所述凸形连接器部分包括第三电触点、第四电触点和第二外屏蔽件,所述第三电触点包含第一绝缘位移触点(IDC)部分和第一凸形部分,所述第四电触点包含第二IDC部分和第二凸形部分,所述第二外屏蔽件机械地固定到第二绝缘壳体。述第二外屏蔽件机械地固定到第二绝缘壳体。述第二外屏蔽件机械地固定到第二绝缘壳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无焊接线对板单对以太网连接系统
[0001]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0002]本申请要求于2020年9月24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第63/082,724号的优先权和权益,其整体以全文引用的方式并入。


[0003]本申请大体上涉及电连接器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无焊接单对以太网(SPE)连接系统。

技术介绍

[0004]提供以下描述以帮助读者理解。所提供的信息或引用的参考文献均不被承认是现有技术。
[0005]各种类型的连接器用于在导线和任何形式的电子部件或电部件之间形成连接。例如,可以在控制器的印刷电路板(PCB)与传感器组件之间形成电连接。传统上,导线与(PCB)之间的电连接是通过将导线的芯焊接到电焊盘或PCB上而形成的。导线可以类似地焊接到传感器组件的电焊盘以在传感器组件与控制器之间形成电连接。这种方法可能是冗长的、低效的和不希望的,并且可能导致高废品率,这可能是昂贵的。此外,一旦制成焊料,该连接就不可修复,并且更换将需要新的部件。这在部件不能容易地触及(例如,连接到车辆的PCB)的应用中是不期望的。因此,需要一种可用于将两个或更多个装置连接在一起以在其间进行通信和/或功率共享的快速、有效且可靠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公开的系统、方法和装置各自具有若干创新方面,其中没有单个方面单独负责本文所公开的所需属性。
[0007]公开了一种无焊接单对以太网(SPE)连接器。在一个实施方案中,SPE连接器包括凹形连接器部分和凸形连接器部分。凹形连接器部分包括第一电触点、第二电触点和第一外屏蔽件,所述第一电触点包含第一压配合销和第一凹形部分,所述第一电触点部分地定位在第一绝缘壳体内,所述第二电触点包含第二压配合销和第二凹形部分,所述第二电触点部分地定位在第一绝缘壳体内,所述第一外屏蔽件机械地固定到第一绝缘壳体。凸形连接器部分包括第三电触点、第四电触点和第二外屏蔽件,所述第三电触点包含第一绝缘位移触点(IDC)部分和第一凸形部分,所述第四电触点包含第二IDC部分和第二凸形部分,所述第二外屏蔽件机械地固定到第二绝缘壳体,第二绝缘壳体至少部分地围绕第三电触点和第四电触点定位。
[0008]在另一实施方案中,SPE连接器可包括凹形连接器部分和凸形连接器部分。凹形连接器部分包括具有第一压配合销的第一触点、包含第二压配合销的第二触点,以及具有第一触点保持凹部和第二触点保持凹部的第一绝缘壳体。第一触点可至少部分地定位在第一触点保持凹部内,并且第二触点可类似地至少部分地定位在第二触点保持凹部内。第一压
配合销和第二压配合销从第一绝缘壳体延伸并且被配置成电和机械地连接到印刷电路板的相应开口。凸形连接器部分可包括第一绝缘位移触点(IDC)和第二IDC,所述第一IDC被配置成连接到SPE电缆的第一导线,并且所述第二IDC被配置成连接到SPE电缆的第二导线。
[0009]另一实施方案涉及一种使用方法。该方法可包括:将凹形连接器的第一侧与印刷电路板相邻地对准;将凹形连接器的压配合顺应销压缩到印刷电路板的相应导电孔中;将单对以太网(SPE)导线的第一导线与凸形连接器的第一IDC触点相邻地对准;将单对以太网(SPE)导线的第二导线与凸形连接器的第二IDC触点相邻地对准;将绝缘壳体压缩到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上,使得在所述第一导线与所述第一导线之间形成第一电连接,并且在所述第二导线与所述第二IDC之间形成第二电连接,以及将凸形连接器与凹形连接器邻接,使得在印刷电路板的第一导电孔与第一导线之间形成电连接,并且在所述印刷电路板的第二导电孔与第二导线之间形成电连接。
[0010]电连接器不受导线开口或其它部件数量的限制。下面通过参考在各个附图中示出的实例更详细地描述电连接器的特定实施例。
附图说明
[0011]图1A和1B是根据说明性实施例的单对以太网(SPE)连接器的等轴视图。
[0012]图1C和1D是根据另一说明性实施例的单对以太网(SPE)连接器的等轴视图。
[0013]图2A是根据说明性实施例的SPE连接器的截面图。
[0014]图2B是根据另一说明性实施例的SPE连接器的截面图。
[0015]图3A至3D是根据说明性实施例的SPE连接器的凹形连接器的等轴视图。
[0016]图4A和4B是根据说明性实施例的SPE连接器的凹形连接器的分解图。
[0017]图5A至5D是根据说明性实施例的SPE连接器的凹形连接器的组装视图。
[0018]图6A和6B是根据说明性实施例的SPE连接器的凹形连接器的组装视图。
[0019]图6C和6D是根据另一说明性实施例的SPE连接器的凹形连接器的组装视图。
[0020]图7A是根据说明性实施例的SPE连接器的凸形连接器的等轴视图。
[0021]图7B是根据另一说明性实施例的SPE连接器的凸形连接器的等轴视图。
[0022]图8A和8B是根据说明性实施例的凸形连接器的分解图。
[0023]图9A至9D是根据说明性实施例的凸形连接器的绝缘壳体的等轴视图。
[0024]图10A和10B是根据说明性实施例的凸形连接器的绝缘位移触点(IDC)的组装视图。
[0025]图11A和11B是根据说明性实施例的凸形连接器的组装视图。
[0026]图11C和11D是根据另一说明性实施例的凸形连接器的组装视图。
[0027]图12A是根据说明性实施例的凸形连接器的组装视图。
[0028]图12B是根据另一说明性实施例的凸形连接器的组装视图。
[0029]图13A和13B是根据说明性实施例的凸形连接器的组装视图。
[0030]图13C和13D是根据另一说明性实施例的凸形连接器的组装视图。
[0031]图14描绘了根据说明性实施例的SPE连接器的使用(组装)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2]现在将参考各种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实例。这些实施例是以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解释的方式提供的,并不意味着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例如,作为一个实施例的一部分示出或描述的特征可以与另一实施例一起使用,以产生另外的实施例。本申请旨在涵盖落入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和精神内的这些和其它修改和变化。
[0033]本文公开了一种单对以太网(SPE)连接器。SPE连接器可以与各种对应连接器和电部件一起使用。例如,SPE连接器可以与印刷电路板(PCB)和/或电插头一起使用。在一个实施例中,SPE连接器包括凸形连接器部分和凹形连接器部分。凹形连接器被配置成通过相应电触点的压配合端之间的电连接而连接到PCB,并且凸形连接器被配置成通过相应电触点的绝缘位移端而连接到SPE电缆的两条导线。凹形连接器和凸形连接器被配置成配合在一起,使得在PCB的第一触点与SPE电缆的第一导线之间形成第一电连接,并且在PCB的第二触点与SPE电缆的第二导线之间形成第二电连接。
[0034]应当理解,在其它实施例中,可以使用类似的技术和结构来形成PCB与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无焊接单对以太网(SPE)连接器,其包含:凹形连接器部分,所述凹形连接器部分包含:第一电触点,所述第一电触点包含第一销和第一凹形部分,所述第一电触点部分地定位在第一绝缘壳体内;第二电触点,所述第二电触点包含第二销和第二凹形部分,所述第二电触点部分地定位在所述第一绝缘壳体内;和第一外屏蔽件,所述第一外屏蔽件机械地固定到所述第一绝缘壳体;以及凸形连接器部分,所述凸形连接器部分包含:第三电触点,所述第三电触点包含第一绝缘位移触点(IDC)部分和第一凸形部分;第四电触点,所述第四电触点包含第二IDC部分和第二凸形部分;和第二外屏蔽件,所述第二外屏蔽件机械地固定到第二绝缘壳体,所述第二绝缘壳体至少部分地围绕所述第三电触点和所述第四电触点定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焊接SPE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一销包含第一压配合销,并且所述第二销包含第二压配合销,其中所述第一压配合销从所述第一绝缘壳体的第一凹部延伸经过所述第一外屏蔽件,并且所述第二压配合销从所述第一绝缘壳体的第二凹部延伸经过所述第一外屏蔽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焊接SPE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一压配合销和所述第二压配合销从所述第一绝缘壳体沿平行方向延伸。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焊接SPE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一凹形部分包含第一接触齿,所述第一接触齿在所述第一绝缘壳体的第一凹部内延伸,使得在所述第一接触齿与所述第一绝缘壳体之间形成第一夹点。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焊接SPE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一凸形部分包含销,所述销被构造成当所述凸形连接器部分和所述凹形连接器部分邻接使得在其间形成电连接时在所述第一夹点中延伸。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焊接SPE连接器,所述第二外屏蔽件包含第一笼形结构和第二笼形结构,所述第一笼形结构被配置成至少部分地定位在所述第一外屏蔽件内。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焊接SPE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一IDC部分和所述第二IDC部分位于所述第二笼形结构内。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焊接SPE连接器,所述第二笼形结构包含第一柔性部分、基部、第二柔性部分和导线保持部分。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焊接SPE连接器,其中所述导线保持部分至少部分地定位在所述第二绝缘壳体的凹部内。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焊接SPE连接器,所述凹形连接器部分连接到所述凸形连接器部分,使得所述第一触点的所述第一凹形部分电连接到所述第三触点的所述第一凸形部分。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无焊接SPE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二电触点的所述第二凹形部分电连接到所述第四电触点的所述第二凸形部分。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无焊接SPE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一外屏蔽件和所述第二外屏蔽件包含被配置成向所述第一电触点、所述第二电触点、所述第三电触点和所述第四电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J
申请(专利权)人:京瓷AVX元器件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