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化工提纯用反应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854922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4 22:48
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物料提纯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化工提纯用反应釜,包括支撑台面,所述支撑台面上固定有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还包括:第一反应釜体、第二反应釜体、第三反应釜体、安装架、搅拌杆和连接套;所述第一反应釜体固定在连接套内,且连接套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上。驱动组件带动连接套转动,连接套带动第一反应釜体转动,进而使反应釜内的化学原料不断地向反应釜的两端流动,提高化学原料的流动性,进而提高化学原料的混合效果,第一传动组件通过第一反应釜体转动的方式带动搅拌杆转动,搅拌杆带动搅拌叶片转动,进一步对反应釜内的化学原料进行混合。合。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化工提纯用反应釜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物料提纯
,尤其涉及一种化工提纯用反应釜。

技术介绍

[0002]提纯是指将混合物中的杂质分离出来,以提高其纯度。提纯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学方法,不仅在化学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化工生产中也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0003]现有公开号为CN215028883U的一种化工提纯用反应釜,打开驱动电机,使一号转轴带动一号锥形齿轮转动,从而使二号锥形齿轮在一号轴承的配合下带动二号转轴转动,然后二号转轴带动三号锥形齿轮和多个搅拌棒转动,从而对物料进行搅拌,同时三号锥形齿轮带动两个四号锥形齿轮转动,然后两个四号锥形齿轮分别在两个二号轴承的配合下带动多个搅拌杆转动,从而使多个搅拌杆对物料同时进行搅拌。
[0004]上述方案通过在横向和纵向均设置搅拌杆的方式提高化学原料的混合效率,进而提高反应釜内的提纯效果,但是上述方案仍存在以下缺陷,上层化学原料与下层化学原料的流动性差,靠近反应釜内壁的化学原料远离搅拌杆,导致靠近反应釜内壁的化学原料流动性差,进而使化学原料的化合效果不理想。
专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化工提纯用反应釜,包括支撑台面,所述支撑台面上固定有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反应釜体、第二反应釜体、第三反应釜体、安装架、搅拌杆和连接套;所述第一反应釜体固定在连接套内,且连接套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上;所述第二反应釜体和第三反应釜体固定在第一反应釜体的两端,所述第三反应釜体上设置有料口,所述料口上螺纹连接有封盖;所述第一反应釜体的内壁上转动连接有两个侧壁搅拌套,所述侧壁搅拌套的内壁上固定有多个扰流叶片,所述安装架固定在第一反应釜体内,所述搅拌杆转动连接在安装架上,所述搅拌杆上固定有多个搅拌叶片,所述第一反应釜体的侧壁上固定有两个固定块;驱动组件,通过连接套带动第一反应釜体转动,所述驱动组件设置在第一支撑板上;第一传动组件,通过第一反应釜体转动的方式带动搅拌杆转动,所述第一传动组件设置在安装架上;第二传动组件,通过第一反应釜体转动的方式带动侧壁搅拌套转动,所述第二传动组件设置在固定块上;压强控制组件,通过排出第一反应釜体内气体的方式控制第一反应釜体内的压强,所述压强控制组件设置在固定块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工提纯用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齿轮、伺服电机和第二驱动齿轮,所述第一驱动齿轮固定在连接套上,所述伺服电机固定在第一支撑板上,所述第二驱动齿轮固定在伺服电机的转动端上,且第一驱动齿轮与第二驱动齿轮啮合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工提纯用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组件包括固定轴、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所述连接套内设置有第一安装腔体和第二安装腔体,所述固定轴的一端固定在第二支撑板上,且固定轴设置在第一安装腔体内,所述固定轴的末端伸入第二安装腔体内,所述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分别固定在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季锋余国清王志军翟欢戴国伟殷杰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阿科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