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于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方法
[0001]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0002]本申请要求于2020年5月11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序列号63/230,092、2020年5月13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序列号63/024,209和2021年3月10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序列号63/159,303的权益。上述申请的全部内容全文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
[0003]序列表
[0004]本申请包含已经以ASCII格式电子递交的序列表,并且据此全文以引用方式并入。所述ASCII副本创建于2020年5月12日,命名为“序列表004852
‑
150US1.txt”,并且大小为25.4千字节。
[0005]公开了使用BCMAxCD3双特异性抗体治疗癌症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6]B细胞成熟抗原(BCMA)也称为CD269和肿瘤坏死因子(TNF)受体超家族成员17,是在B淋巴细胞(B细胞)成熟和后续分化到浆细胞中起关键作用的受体。BCMA结合2个配体:增殖诱导配体(APRIL;CD256)和BAFF。APR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治疗有需要的受试者的癌症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向所述受试者施用治疗有效量的BCMAxCD3双特异性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以治疗所述癌症,其中所述受试者对于用先前的抗癌治疗进行的治疗具有复发性或难治性。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BCMAxCD3双特异性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包含BCMA结合结构域和CD3结合结构域,所述BCMA结合结构域包含SEQ ID NO: 4的HCDR1、SEQ ID NO: 5的HCDR2、SEQ ID NO: 6的HCDR3、SEQ ID NO: 7的LCDR1、SEQ ID NO: 8的LCDR2和SEQ ID NO: 9的LCDR3,所述CD3结合结构域包含SEQ ID NO: 14的HCDR1、SEQ ID NO: 15的HCDR2、SEQ ID NO: 16的HCDR3、SEQ ID NO: 17的LCDR1、SEQ ID NO: 18的LCDR2和SEQ ID NO: 19的LCDR3。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BCMA结合结构域包含具有SEQ ID NO: 10的氨基酸序列的重链可变区(VH)和具有SEQ ID NO: 11的氨基酸序列的轻链可变区(VL),并且所述CD3结合结构域包含具有SEQ ID NO: 20的氨基酸序列的重链可变区(VH)和具有SEQ ID NO: 21的氨基酸序列的轻链可变区(VL)。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BCMAxCD3双特异性抗体是IgG4同种型并且包含所述HC1中第405位处的苯丙氨酸和第409位处的精氨酸以及所述HC2中第405位处的亮氨酸和第409位处的赖氨酸,其中残基编号符合EU索引。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BCMAxCD3双特异性抗体还包含所述HC1和所述HC2两者中第228位的脯氨酸、第234位的丙氨酸和第235位的丙氨酸。6.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BCMAxCD3双特异性抗体包含具有SEQ ID NO: 12的氨基酸序列的第一重链(HC1)、具有SEQ ID NO: 13的氨基酸序列的第一轻链(LC1)、具有SEQ ID NO: 22的氨基酸序列的第二重链(HC2)和具有SEQ ID NO: 23的氨基酸序列的第二轻链(LC2)。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BCMAxCD3双特异性抗体是特立妥单抗。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BCMAxCD3双特异性抗体被静脉内或皮下施用。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BCMAxCD3双特异性抗体以下述剂量静脉内施用:每周一次约0.2
µ
g/kg至每周一次约1500
µ
g/kg,诸如每周一次约35
µ
g/kg至每周一次约850
µ
g/kg、每周一次270
µ
g/kg至每周一次约720
µ
g/kg,或每周一次19.2
µ
g/kg至每周一次720
µ
g/kg;或每两周一次约0.1
µ
g/kg至每两周一次100
µ
g/kg,诸如每两周一次约0.2
µ
g/kg至每两周一次50
µ
g/kg,或每两周一次0.3
µ
g/kg至每两周一次...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