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辅助涂覆凝胶的光子嫩肤设备及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85380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4 22:46
一种辅助涂覆凝胶的光子嫩肤设备,所述设备包括强脉冲光治疗仪、脉冲放射接头、面具、涂覆装置,涂覆装置的气泵运行,注气使各气囊鼓起,围绕眼部、口部、鼻部、面部边缘轮廓形成密封条,隔离冷凝胶的同时,各气囊鼓起使面具贴合凹腔与面部形成灌注间隙;通过预设平衡各气囊的鼓起体积,统一控制贴合内腔相对患者面部的隆起高度,使得灌注间隙相对面部是较为统一。这样,冷凝胶输入面具贴合凹腔与面部之间的灌注间隙内时,受到面具的限制,面部各处涂覆的冷凝胶厚度是较为统一均匀,相比手动涂覆更加高效且标准统一可控。自然填满灌注间隙后,多余的冷凝胶会从溢出连接孔处溢出,此时便可以停止输入冷凝胶,摘下面具进行强脉冲光治疗。治疗。治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辅助涂覆凝胶的光子嫩肤设备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光子美容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辅助涂覆凝胶的光子嫩肤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光子嫩肤技术是一种无创性嫩肤方法,其原理是宽光谱的强脉冲光作用于皮肤组织后,产生光热作用和光化学作用:一方面,一定长度的强脉冲能量穿透皮肤表皮组织,组织中的色素团及其血管选择性优先吸收这部分能量,在不破坏正常皮肤的前提下,使血液发生凝固,破坏、分解色素团和色素细胞,从而达到治疗毛细血管扩张、色素斑效果。
[0003]目前使用光子嫩肤技术包含以下步骤:1.清洁皮肤,涂上光子冷凝胶,隔热防止烫伤。2.带上眼罩,保护眼睛。3.调整设备参数,对面部发射脉冲光。4.清洗面部冷凝胶。
[0004]冷凝胶具有高分子网络体系的结构,因此美本身质地柔软,且能够保持一定的形状。冷凝胶中含有多种蕾养成分,其中包括皮肤所必需的成分,如胶原、聚L

赖氨酸、聚L

谷胺酸、聚两烯酸,聚甲基丙烯酸,聚丙嫌酰胺,聚M

聚代丙烯酰胺等等。
[0005]不仅能及时补充因热损伤造成的肌肤水分的丢失,还可缓解肌肤产生的灼热感:冷凝胶使用方便、清除简单、润滑性能好,能与机器性能完美结合,且具有超强透光、隔热及导热性能强,对探头没有损失,是一种理想的导热透光及嫩肤的专用介质,因此被广泛用于强脉冲光的治疗中。
[0006]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目前依赖人工为患者进行涂覆冷凝胶的工作,由于需要注意避免冷凝胶在涂覆过程中进入眼耳口鼻,导致医护人员涂覆过程注意力高度集中,效率低下,后续清理面部冷凝胶的过程亦是如此,导致治疗环节大部分精力浪费在此。
[0007]而且,冷凝胶作为粘性液体,医护人员难以确保涂覆过程中,面部各处的冷凝胶涂抹均与,造成治疗环节效果难以形成标准化规范,即保证脉冲光透过的冷凝胶厚度的统一。
[0008]因此,需要设计一种能够辅助医护人员在患者面部涂覆、清理冷凝胶的设备,并能够标准的在患者面部形成厚度较为统一的冷凝胶,涂层,以减轻医护人员负担,形成更为标准的冷凝胶涂覆作业。同时,在冷凝胶涂覆前后,对患者面部进行清洁、按摩,能够显著提升冷凝胶对皮肤进行舒缓、补水的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9]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辅助涂覆凝胶的光子嫩肤设备,帮助医护人员对患者均匀涂覆冷凝胶、清理冷凝胶,对面部清洁和按摩。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辅助涂覆凝胶的光子嫩肤设备,所述设备包括强脉冲光治疗仪、脉冲放射接头、面具、涂覆装置,所述面具设有与患者面部特征轮廓设配的贴合凹腔、及背离面部的连接端面,该面具对应患者的眼部、鼻部、口部设有贯穿至贴合凹腔的贯穿孔,所述贴合凹腔沿各贯穿孔轮廓环设有眼部环槽、鼻部环槽及口部环槽,该贴合凹腔沿面部边缘的轮廓设有面部环槽,所述面具连接端面设有分别贯穿至各环槽内的若干个充气连接孔;
所述面具还包括填充设置于于各环槽内若干个气囊,该若干个气囊均设有充气管,且各充气管分别由各自环槽的充气连接孔中穿出;所述面具设置有若干个分布在面部各处,且贯穿至贴合凹腔的灌注连接孔、清洗孔及一个溢出连接孔;所述涂覆装置包括凝胶箱、水箱、回收箱、气泵、第一输液泵及第二输液泵,所述气泵与各气囊的充气管连接,为各气囊充气,患者佩戴面具固定后,各气囊鼓起,围绕眼部、口部、鼻部、面部边缘轮廓形成密封条,隔离冷凝胶的同时,各气囊鼓起使面具贴合凹腔与面部形成灌注间隙;所述第一输液泵一端与凝胶箱软管连接,另一端分别与各灌注连接孔连接,将冷凝胶输入面具贴合凹腔与面部之间的灌注间隙内;所述回收箱与溢出连接孔软管连接,填满灌注间隙的冷凝液由溢出连接孔排入回收箱;所述第二输液泵一端与水箱软管连接,另一端与清洗孔软管连接,将清洗液注入灌注间隙,并由溢出连接孔排入回收箱。
[001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患者佩戴并相对将面具固定,此时因面具是三维扫描仪采集患者面部特征建模,并3D打印出来的,贴合内腔与患者面部各处特征,如眼口鼻轮廓,面部边缘轮廓,颧骨高低起伏等特征,是贴合适配的。
[0011]然后涂覆装置的气泵运行,注气使各气囊鼓起,围绕眼部、口部、鼻部、面部边缘轮廓形成密封条,隔离冷凝胶的同时,各气囊鼓起使面具贴合凹腔与面部形成灌注间隙;通过预设平衡各气囊的鼓起体积,统一控制贴合内腔相对患者面部的隆起高度,使得灌注间隙相对面部是较为统一。
[0012]这样,冷凝胶输入面具贴合凹腔与面部之间的灌注间隙内时,受到面具的限制,面部各处涂覆的冷凝胶厚度是较为统一均匀,相比手动涂覆更加高效且标准统一可控。
[0013]自然填满灌注间隙后,多余的冷凝胶会从溢出连接孔处溢出,此时便可以停止输入冷凝胶,摘下面具进行强脉冲光治疗。待治疗完毕,再次佩戴面具、充气,然后切换为水箱向灌注间隙注入清洁液,如清水或其他根据患者情况配置的药液,清洁液同样填充满灌注间隙,将之前的冷凝胶冲入回收箱,自动完成冲洗清洁工作。
[0014]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溢出连接孔设置于面部的下巴处,所述面具还包括接引罩,该接引罩一端部与溢出连接孔连接,且该端部设有与患者下巴轮廓适配的弧形凹腔,所述弧形凹腔便于设有密封条,所述接引罩另一端与回收箱软管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佩戴面具上头顶部位是头发,两侧有耳朵,下巴处无障碍,是优选的溢出连接孔设置处,同时为避免液体沿下巴流出,设置了贴合下巴并密封的接引罩,与面具连通的同时,罩住下巴处,避免液体流出。
[0015]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设备还包括壳体,所述脉冲光治疗仪和涂覆装置设置于壳体内,该壳体上设有可弯曲的机械臂;所述涂覆装置包括PLC控制器、气液输送机构,该气液输送机构包括外壳、输气软管,第一电磁阀、输液软管、第二电磁阀、输凝胶软管、第一输出软管、第三电磁阀,该外壳固定于机械臂上并悬于患者面具竖直上方,所述第一输出软管与面具各灌注连接孔一同连接,该第一输出软管包括进凝胶端及进液端;
所述输凝胶软管两端分别与凝胶箱、进凝胶端连通,所述第一电磁阀设置于输凝胶软管与进凝胶端之间,控制进凝胶端通断;所述输液软管两端分别与水箱、进液端连通,所述第二电磁阀设置于输液软管与进液端之间,控制进液端通断;所述输气软管与面具各充气管一并连通,所述第三电磁阀设置于输气软管与气泵之间;所述PLC控制器与第一电磁阀、第二、第三电磁阀、气泵、第一输液泵及第二输液泵电连接,控制其各自启停联动。
[001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该气液输送机构的设计,将输入冷凝胶和输入清洁液的管路优化合并,然后通过第一、第二电磁阀控制导通,切换输入冷凝胶或清洗液的管路状态,精简了设备结构,免去设置两路管路。
[0017]通过设置可弯曲的机械臂,携带气液输送机构多角度运动,悬于患者面部竖直上方,方便了医护人员操作。
[0018]通过壳体集成所冲光治疗仪、涂覆装置、机械臂,使各单元设置合成一可移动的箱式设备,便于移动和使用,避免管路外露。
[0019]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面具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辅助涂覆凝胶的光子嫩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强脉冲光治疗仪、脉冲放射接头、面具、涂覆装置,所述面具设有与患者面部特征轮廓设配的贴合凹腔、及背离面部的连接端面,该面具对应患者的眼部、鼻部、口部设有贯穿至贴合凹腔的贯穿孔,所述贴合凹腔沿各贯穿孔轮廓环设有眼部环槽、鼻部环槽及口部环槽,该贴合凹腔沿面部边缘的轮廓设有面部环槽,所述面具连接端面设有分别贯穿至各环槽内的若干个充气连接孔;所述面具还包括填充设置于于各环槽内若干个气囊,该若干个气囊均设有充气管,且各充气管分别由各自环槽的充气连接孔中穿出;所述面具设置有若干个分布在面部各处,且贯穿至贴合凹腔的灌注连接孔、清洗孔及一个溢出连接孔;所述涂覆装置包括凝胶箱、水箱、回收箱、气泵、第一输液泵及第二输液泵,所述气泵与各气囊的充气管连接,为各气囊充气,患者佩戴面具固定后,各气囊鼓起,围绕眼部、口部、鼻部、面部边缘轮廓形成密封条,隔离冷凝胶的同时,各气囊鼓起使面具贴合凹腔与面部形成灌注间隙;所述第一输液泵一端与凝胶箱软管连接,另一端分别与各灌注连接孔连接,将冷凝胶输入面具贴合凹腔与面部之间的灌注间隙内;所述回收箱与溢出连接孔软管连接,填满灌注间隙的冷凝液由溢出连接孔排入回收箱;所述第二输液泵一端与水箱软管连接,另一端与清洗孔软管连接,将清洗液注入灌注间隙,并由溢出连接孔排入回收箱。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辅助涂覆凝胶的光子嫩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溢出连接孔设置于面部的下巴处,所述面具还包括接引罩,该接引罩一端部与溢出连接孔连接,且该端部设有与患者下巴轮廓适配的弧形凹腔,所述弧形凹腔便于设有密封条,所述接引罩另一端与回收箱软管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辅助涂覆凝胶的光子嫩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还包括壳体,所述脉冲光治疗仪和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方方李若和林晓琼李嫦嫦许洁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