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近视防控的光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846784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4 22:32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近视防控的光路系统,包括:激光源、匀光板和照明投影系统,其中,所述匀光板和所述照明投影系统设置于所述光路系统的输光通道内,所述激光源设置于所述输光通道的入口端;所述匀光板贴合设置于所述激光源的光线输出端,以散射所述激光源发射的光线;所述照明投影系统设置于所述匀光板远离所述激光源的一侧,且与所述匀光板间隔设置,以收集所述匀光板发射的散射光线,并将所述散射光线投射至用户瞳孔。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实现眼底均匀的面照明分布,以使眼在哺光过程中看到大直径的均匀面光斑的视觉效果,以降低对人眼的视觉刺激并提高周边黄斑区的红光照射强度,实现均匀的哺光治疗,提高抑制眼轴增长的效果。增长的效果。增长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近视防控的光路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视力防控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近视防控的光路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眼轴增长是造成人眼近视的主要因素之一,尤其是对处于快速成长期的青少年人群,因此采用红光照射视网膜对青少年近视防控具有积极影响。研究表明,采用650nm的长波红光直接照射视网膜,可有效抑制眼轴长度的增长。其工作原理在于:该波段的穿透性强,因此红光穿透视网膜后同时作用于脉络膜,由于650nm红光具有温热效应,会使脉络膜小叶的小动脉开口处的瓶颈样狭窄开放,增加进入小叶的血流量,从而使微循环血量增加,脉络膜厚度增厚,巩膜不缺氧,因此能使变薄的脉络膜恢复到正常的厚度,为巩膜提供充足的氧,改善了眼底的血液循环,从而近视度数不再加深。其次,650nm的红光能让视网膜上皮色素细胞分泌多巴胺,有效抑制眼轴过度增长。
[0003]目前,哺光治疗设备通常是采用双筒结构,每个筒对应一只眼睛,通过机械结构可调节双筒之间的间距以适配人眼,使双眼看到的红光像重合。其中,单筒的基本光路可以为:红色波长的光从光源出射,经过透光元件后进入人眼,并照射在视网膜上。
[0004]上述哺光治疗设备采用的红光光源无论发光LED或激光二极管,均为近似的固视光源,其发光面积较小,当人眼直视光源或观察经过透镜变换后的光源像时,人眼会调节中心凹正对光源本身,并且看到中心亮度较高的一个圆斑。当人眼调节明视位置使光源像变清晰时,中心亮斑的尺寸会减小,并且亮斑的亮度会进一步升高,视觉刺激增加进而会引起人眼不适。并且,除了光源尺寸较小导致直视光源引起较强视觉刺激之外,该方案还存在一个负面影响。当红光能量更多的集中在黄斑区中心时,而周边黄斑区的红光能量非常弱,导致对黄斑区脉络膜的照明刺激不均匀,进而导致对脉络膜的温热效应和刺激不均匀,最终会影响红光照射抑制眼轴增长的实际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近视防控的光路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哺光治疗设备的红光能量集中导致视觉刺激不适、哺光不均匀,影响红光照射抑制眼轴增长的实际效果的问题。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近视防控的光路系统,包括:激光源、匀光板和照明投影系统,其中,
[0007]所述匀光板和所述照明投影系统设置于所述光路系统的输光通道内,所述激光源设置于所述输光通道的入口端;
[0008]所述匀光板贴合设置于所述激光源的光线输出端,以散射所述激光源发射的光线;
[0009]所述照明投影系统设置于所述匀光板远离所述激光源的一侧,且与所述匀光板间隔设置,以收集所述匀光板发射的散射光线,并将所述散射光线投射至用户瞳孔。
[0010]可选地,所述照明投影系统包括:照明透镜和投影透镜,
[0011]所述照明透镜设置于所述匀光板远离所述激光源的一侧,且与所述匀光板间隔设置,以收集所述散射光线,并将所述散射光线投射至所述投影透镜;
[0012]所述投影透镜与所述照明透镜间隔设置,以将所述散射光线投射至用户瞳孔。
[0013]可选地,在所述照明透镜远离所述匀光板的侧面贴合设置有出瞳面,以使投射至所述出瞳面上的光斑能量均匀分布。
[0014]可选地,所述匀光板位于所述照明透镜的前焦面上,以使所述散射光线均匀照射于所述出瞳面上。
[0015]可选地,
[0016]所述出瞳面位于所述投影透镜的前焦面处,以使所述散射光线均匀投射至用户瞳孔位置。
[0017]可选地,
[0018]用户的瞳孔位于所述投影透镜的后焦面处,以使所述出瞳面上各个位置发出的光通过所述瞳孔照射至用户眼底。
[0019]可选地,所述系统还包括:结构光形成结构,
[0020]所述结构光形成结构设置于所述输光通道内,位于所述照明透镜和所述投影透镜之间,且所述结构光形成结构与所述出瞳面的位置重合,以收集所述照明透镜投射的所述散射光线,以设定遮挡方式遮挡投射至用户眼底中心凹的光线,形成设定图案;
[0021]所述投影透镜将所述结构光形成结构所形成的图案投射至用户瞳孔,并通过人眼在用户眼底形成设定图案的红光照射区域。
[0022]可选地,所述结构光形成结构以透射遮挡方式或反射遮挡方式遮挡所述出瞳面上均匀的能量分布,形成所述设定图案。
[0023]可选地,所述结构光形成结构为透明平板,所述透明平板上设置有应用所需的结构光的遮光部分的图案,以使所述出瞳面上均匀的光斑经过所述透明平板后光斑附加结构光的图案信息,
[0024]所述透明平板的中心区域为不透光区域,并以透射遮挡的方式将从所述出瞳面出射的散射光线,通过所述投影透镜投射至所述用户瞳孔。
[0025]可选地,所述结构光形成结构为反射镜,所述反射镜的中心区域为中空结构,
[0026]所述输光通道为折叠通道,所述照明透镜出射的所述散射光线投射至所述反射镜上,通过所述反射镜将所述散射光线反射至所述投影透镜,并通过所述投影透镜将所述散射光线投射至用户瞳孔。
[0027]可选地,所述系统还包括:固视光源,
[0028]所述固视光源设置于所述反射镜远离所述投影透镜的一侧,且所述固视光源发出的光通过所述反射镜的中空结构投射至所述投影透镜。
[0029]可选地,所述匀光板采用具备光散射性质的材料制备而成。
[0030]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于近视防控的光路系统,通过在输光通道内设置匀光板和照明投影系统,该匀光板贴合设置于激光源的光线输出端,以使激光光束打在匀光板后,去除激光的准直性,使红光散射向后传播,并通过照明投影系统将散射光线投射至用户瞳孔,可以实现眼底均匀的面照明分布,以使眼在哺光过程中看到大直径的均匀面光斑的视觉效
果,以降低对人眼的视觉刺激并提高周边黄斑区的红光照射强度,实现均匀的哺光治疗,提高抑制眼轴增长的效果。
[0031]上述说明仅是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申请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申请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003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3]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近视防控的光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用于近视防控的光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用于近视防控的光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近视防控的光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激光源、匀光板和照明投影系统,其中,所述匀光板和所述照明投影系统设置于所述光路系统的输光通道内,所述激光源设置于所述输光通道的入口端;所述匀光板贴合设置于所述激光源的光线输出端,以散射所述激光源发射的光线;所述照明投影系统设置于所述匀光板远离所述激光源的一侧,且与所述匀光板间隔设置,以收集所述匀光板发射的散射光线,并将所述散射光线投射至用户瞳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投影系统包括:照明透镜和投影透镜,所述照明透镜设置于所述匀光板远离所述激光源的一侧,且与所述匀光板间隔设置,以收集所述散射光线,并将所述散射光线投射至所述投影透镜;所述投影透镜与所述照明透镜间隔设置,以将所述散射光线投射至用户瞳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照明透镜远离所述匀光板的侧面贴合设置有出瞳面,以使投射至所述出瞳面上的光斑能量均匀分布。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匀光板位于所述照明透镜的前焦面上,以使所述散射光线均匀照射于所述出瞳面上。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瞳面位于所述投影透镜的前焦面处,以使所述散射光线均匀投射至用户瞳孔位置。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用户的瞳孔位于所述投影透镜的后焦面处,以使所述出瞳面上各个位置发出的光通过所述瞳孔照射至用户眼底。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结构光形成结构,所述结构光形成结构设置于所述输光通道内,位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丹磊和超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鹰瞳明眸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