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T靶向LMP1和EBNA-1治疗鼻咽癌的细胞系构建及动物实验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85301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4 22: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CA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CAR

T靶向LMP1和EBNA

1治疗鼻咽癌的细胞系构建及动物实验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热敏电阻材料制备
,特别涉及CAR

T靶向LMP1和EBNA

1治疗鼻咽癌的细胞系构建及动物实验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热敏电阻器是一类对温度敏感、在不同的温度下表现出不同的电阻值的敏感元件,按照温度系数不同分为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PTC)和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NTC)。
[0003]其中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NTC)是一类电阻值随温度增大而减小的半导体材料,具有测温、控温、温度补偿、抑制浪涌等作用。常温NTC热敏电阻器中,主要采用过渡金属锰、镍、钴、铁、铜的氧化物制成的尖晶石结构NTC热敏电阻元件,它们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与应用。
[0004]在采用过渡金属锰、镍、钴、铁、铜的氧化物制成的尖晶石结构NTC热敏电阻材料中,因为这些过渡金属氧化物的挥发温度较低,这类NTC热敏电阻元件的制备烧结过程中容易产生原材料成分的挥发,使得产品的最终成分、产品的一致性和生产不同批次之间的重复性难于控制,为此,提出CAR

T靶向LMP1和EBNA

1治疗鼻咽癌的细胞系构建及动物实验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希望提供CAR

T靶向LMP1和EBNA

1治疗鼻咽癌的细胞系构建及动物实验方法,以解决或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
[0006]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7]CAR

T靶向LMP1和EBNA

1治疗鼻咽癌的细胞系构建,包括以下步骤:
[0008]S1、构建CMV

LMP1

CAR

EBNA

1载体,琼脂糖凝胶电泳回收,连接产物转化,挑单克隆,摇菌,最后送测序,将构建好的质粒进行测序分析,经测序分析LMP1和EBN

1成功插入载体中;
[0009]S2、慢病毒载体抽提和质检;
[0010]S3、慢病毒包装浓缩,对293T细胞进行冻存,对293T细胞进行传代,对293T细胞进行复苏;
[0011]S4、293T细胞系构建,准备目的细胞,提取293T细胞系蛋白进行Westernblot检测,CCK

8法检测CAR

T细胞对鼻咽癌细胞的作用;
[0012]S5、CAR

T细胞构建,抽取病人外周血60ml,送至实验室进行CAR

T细胞的生产,CAR

T细胞活化,转染病毒,通过CCK

8法检测对肿瘤细胞的增殖情况的影响,从而完成治疗鼻咽癌的细胞系构建。
[0013]进一步优选的:在所述S1中,琼脂糖凝胶电泳回收,包括以下步骤:
[0014]S11、在长波紫外灯下,用干净刀片将所需回收的DNA条带切下,切除不含DNA的凝胶,得到凝胶体积越小越好;
[0015]S12、将切下的含有DNA条带凝胶放入1.5ml离心管,加入3倍体积溶胶液DD(大约400μL);
[0016]S13、在温度56℃的水浴放置10min直至胶完全溶解,且每2~3min颠倒混匀一次加速溶解;
[0017]S14、将上一步S13所得溶液加入吸附柱EC中,吸附柱放入收集管中,室温放置1min,转速12000rpm/min离心60sec,倒掉收集管中的废液;
[0018]S15、加入500μL漂洗液WB,转速12000rpm/min离心30sec,弃掉废液,重复一遍相同动作;
[0019]S16、将吸附柱EC放回收集管中,转速12000rpm/min离心2min,尽量除去漂洗液,以免漂洗液中残留乙醇抑制下游反应,室温放置5min;
[0020]S17、取出吸附柱EC,放入一个干净的离心管中,在吸附膜的中间部位加入在65~70℃水浴中加热后的30μL超纯水,室温放置2min,转速12000rpm/min离心时长1min;
[0021]S18、使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DNA的浓度,同时进行1.5%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
[0022]进一步优选的:在所述S1中,连接产物转化,包括以下步骤:
[0023]S19、冰中解冻Stbl3感受态细胞,溶解后轻柔混匀菌液;
[0024]S110、加入10μL用于转化的DNA(10ng以下)至50μL感受态细胞中,混匀后冰中放置30min;
[0025]S111、42℃水浴90sec,迅速移入冰中放置2~3min;
[0026]S112、加入预先37℃保温的500μLLB培养基,37℃150rpm/min振荡培养45min。
[0027]S113、4000rpm/min离心时长1min,倒掉上清液,保留不少于100μL转化混合物涂筛选平板,37℃先正置培养30min,后倒置培养过夜。
[0028]进一步优选的:在所述S2中,慢病毒载体抽提和质检,包括以下步骤:
[0029]S21、柱平衡步骤:向吸附柱CP4中(吸附柱放入收集管中)加入500μL的平衡液BL,转速12000rpm/min(~13,400
×
g)离心时长1min,倒掉收集管中的废液,将吸附柱重新放回收集管中;
[0030]S22、取5

15ml过夜培养的菌液加入离心管中,12,000rpm/min(~13,400
×
g)离心时长1min,吸除上清液;向留有菌体沉淀的离心管中加入500μL溶液P1,先检查是否已加入RNaseA,使用移液器或/和涡旋振荡器彻底悬浮细菌细胞沉淀;
[0031]S23、向离心管中加入500μL溶液P2,温和地上下翻转6~8次使菌体充分裂解;
[0032]S24、向离心管中加入700μL溶液P3,立即温和地上下翻转6~8次,充分混匀,此时会出现白色絮状沉淀,转速12000rpm/min(~13,400
×
g)离心时长10min,此时在离心管底部形成沉淀;
[0033]S25、将上一步S24收集的上清液分次加入吸附柱CP4中,吸附柱放入收集管中,其容量为750

800μL,注意尽量不要吸出沉淀,转速12000rpm/min(~13,400
×
g)离心时长1min,倒掉收集管中的废液,将吸附柱CP4放入收集管中;
[0034]S26、向吸附柱CP4中加入500μL去蛋白液PD,转速12000rpm/min(~13,400
×
g)离心时长1min,倒掉收集管中的废液,将吸附柱CP4重新放回收集管中。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CAR

T靶向LMP1和EBNA

1治疗鼻咽癌的细胞系构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构建CMV

LMP1

CAR

EBNA

1载体,琼脂糖凝胶电泳回收,连接产物转化,挑单克隆,摇菌,最后送测序,将构建好的质粒进行测序分析,经测序分析LMP1和EBN

1成功插入载体中;S2、慢病毒载体抽提和质检;S3、慢病毒包装浓缩,对293T细胞进行冻存,对293T细胞进行传代,对293T细胞进行复苏;S4、293T细胞系构建,准备目的细胞,提取293T细胞系蛋白进行Westernblot检测,CCK

8法检测CAR

T细胞对鼻咽癌细胞的作用;S5、CAR

T细胞构建,抽取病人外周血60ml,送至实验室进行CAR

T细胞的生产,CAR

T细胞活化,转染病毒,通过CCK

8法检测对肿瘤细胞的增殖情况的影响,从而完成治疗鼻咽癌的细胞系构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AR

T靶向LMP1和EBNA

1治疗鼻咽癌的细胞系构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1中,琼脂糖凝胶电泳回收,包括以下步骤:S11、在长波紫外灯下,用干净刀片将所需回收的DNA条带切下;S12、将切下的含有DNA条带凝胶放入1.5ml离心管,加入3倍体积溶胶液DD;S13、在温度56℃的水浴放置10min直至胶完全溶解,且每2~3min颠倒混匀一次加速溶解;S14、将上一步S13所得溶液加入吸附柱EC中,吸附柱放入收集管中,室温放置1min,转速12000rpm/min离心60sec,倒掉收集管中的废液;S15、加入500μL漂洗液WB,转速12000rpm/min离心30sec,弃掉废液,重复一遍相同动作;S16、将吸附柱EC放回收集管中,转速12000rpm/min离心2min,尽量除去漂洗液,以免漂洗液中残留乙醇抑制下游反应,室温放置5min;S17、取出吸附柱EC,放入一个干净的离心管中,在吸附膜的中间部位加入在65~70℃水浴中加热后的30μL超纯水,室温放置2min,转速12000rpm/min离心时长1min;S18、使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DNA的浓度,同时进行1.5%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AR

T靶向LMP1和EBNA

1治疗鼻咽癌的细胞系构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1中,连接产物转化,包括以下步骤:S19、冰中解冻Stbl3感受态细胞,溶解后轻柔混匀菌液;S110、加入10μL用于转化的DNA至50μL感受态细胞中,混匀后冰中放置30min;S111、42℃水浴90sec,迅速移入冰中放置2~3min;S112、加入预先37℃保温的500μLLB培养基,37℃150rpm/min振荡培养45min。S113、4000rpm/min离心时长1min,倒掉上清液,保留不少于100μL转化混合物涂筛选平板,37℃先正置培养30min,后倒置培养过夜。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AR

T靶向LMP1和EBNA

1治疗鼻咽癌的细胞系构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2中,慢病毒载体抽提和质检,包括以下步骤:S21、柱平衡步骤:向吸附柱CP4中加入500μL的平衡液BL,转速12000rpm/min,离心时长1min,倒掉收集管中的废液,将吸附柱重新放回收集管中;
S22、取5

15ml过夜培养的菌液加入离心管中,12,000rpm/min,离心时长1min,吸除上清液;向留有菌体沉淀的离心管中加入500μL溶液P1,先检查是否已加入RNaseA,使用移液器或/和涡旋振荡器彻底悬浮细菌细胞沉淀;S23、向离心管中加入500μL溶液P2,温和地上下翻转6~8次使菌体充分裂解;S24、向离心管中加入700μL溶液P3,立即温和地上下翻转6~8次,充分混匀,此时会出现白色絮状沉淀,转速12000rpm/min,离心时长10min,此时在离心管底部形成沉淀;S25、将上一步S24收集的上清液分次加入吸附柱CP4中,吸附柱放入收集管中,其容量为750

800μL,注意尽量不要吸出沉淀,转速12000rpm/min,离心时长1min,倒掉收集管中的废液,将吸附柱CP4放入收集管中;S26、向吸附柱CP4中加入500μL去蛋白液PD,转速12000rpm/min,离心时长1min,倒掉收集管中的废液,将吸附柱CP4重新放回收集管中。S27、向吸附柱CP4中加入600μL漂洗液PW,...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心红赵鹏伟李军徐海霞裴秀峰徐凌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医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