喇叭系统、装置及外壳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85218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4 22: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喇叭系统、装置及外壳,包括:第一扬声器单体、第二扬声器单体和筒状外壳。第一扬声器单体与第二扬声器单体是以彼此面对面的方向同轴设置,其中,第一扬声器单体的轴线与第二扬声器单体的轴线形成同轴轴线或平行轴线组。筒状外壳是贯穿中空的,第一扬声器单体与第二扬声器单体设置在筒状外壳内并与筒状外壳的内壁抵接以让筒状外壳中心轴线平行于同轴轴线或平行轴线组。借此模组架构另可以实现偶数单体的设置在共用腔体的需求。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无法保证两个扬声器单体在安装时的轴线的同轴或平行的问题。装时的轴线的同轴或平行的问题。装时的轴线的同轴或平行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喇叭系统、装置及外壳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扬声器领域,特别是涉及喇叭系统、装置及外壳。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双扬声器喇叭系统在组装时,须将安装扬声器单体的支架拆成左右两件,在左右两件支架上分别安装上扬声器单体后再将两件支架进行合拢以形成双扬声器单体对向摆放结构,然后再将双扬声器单体对向摆放结构安装到扬声器箱体内形成双扬声器喇叭系统。由于支架要由两部分合拢组装,支架的两部分在合拢组装时,不存在可靠的外部参照基准,因此无法保证两个扬声器单体的轴线的同轴度,两个扬声器单体的同轴度不达标会导致扬声器单体减振效率降低或者可能造成额外振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喇叭系统,包括:第一扬声器单体、第二扬声器单体和筒状外壳。该第一扬声器单体与该第二扬声器单体是以彼此面对面的方向设置,其中,该第一扬声器单体的轴线与该第二扬声器单体的轴线形成同轴轴线或平行轴线组。该筒状外壳是贯穿中空的,该第一扬声器单体与该第二扬声器单体设置在该筒状外壳内,该让筒状外壳中心轴线平行于该同轴轴线或平行轴线组。
[0004]优选地,该第一扬声器单体、该第二扬声器单体与该筒状外壳之间设置有空气通道。
[0005]优选地,该第一扬声器单体与该第二扬声器单体结构完全相同。
[0006]优选地,该同轴轴线或平行轴线组与该筒状外壳中心轴线彼此平行且不重合。
[0007]优选地,该筒状外壳包括开口。
[0008]优选地,所述喇叭系统还包括至少一个固定件,该至少一个固定件横跨并固定该开口。
[0009]优选地,该开口为条状并设置于该筒状外壳的筒身。
[0010]优选地,该筒状外壳还包括至少一个支撑肋,其设置于该开口的周围,并且该至少一个支撑肋位于该筒状外壳的内部,该第一扬声器单体与该第二扬声器单体分别抵靠该至少一个支撑肋。
[0011]优选地,该第一扬声器单体与该至少一个支撑肋之间设置有第一缓冲件,该第二扬声器单体与该至少一个支撑肋之间设置有第二缓冲件。
[0012]优选地,所述至少一个支撑肋的任一个包括:第一承载部和第二承载部。该第一承载部用于承载该第一扬声器单体,该第一承载部具有第一出声口,该第一扬声器单体所产生的第一声波藉由该第一出声口而向外传播。该第二承载部用于承载该第二扬声器单体,该第二承载部具有第二出声口,该第二扬声器单体所产生的第二声波藉由该第二出声口而向外传播,其中,该第一承载部和该第二承载部分设于该开口的两侧。
[0013]优选地,该第一出声口与该第二出声口同轴配置。
[0014]优选地,该第一承载部具有第一空气通道,该第二承载部具有第二空气通道,该第一空气通道和该第二空气通道彼此连通。
[0015]优选地,该筒状外壳与该第一承载部及该第二承载部一体成形。
[0016]优选地,该喇叭系统还包括至少一扩充箱,该至少一扩充箱设置在该筒状外壳的至少一端。
[0017]优选地,该筒身与该第一承载部及该第二承载部一体成形。
[0018]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喇叭装置,包括:至少两个所述喇叭系统和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连接所述至少两个所述喇叭系统。
[0019]优选地,所述至少两个所述喇叭系统的筒状外壳中心轴线互相平行或正交。
[0020]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外壳,其用于喇叭系统,该外壳为筒状,包括:筒身、第一承载部和第二承载部。该筒身具有开口。该第一承载部用于承载第一扬声器单体,该第一承载部具有第一出声口,该第一扬声器单体所产生的第一声波藉由该第一出声口而向外传播。该第二承载部用于承载第二扬声器单体,该第二承载部具有第二出声口,该第二扬声器单体所产生的第二声波藉由该第二出声口而向外传播,其中,该第一承载部和该第二承载部分设于该开口的两侧。
[0021]优选地,该第一出声口与该第二出声口同轴或平行轴配置。
[0022]优选地,该第一承载部具有第一空气通道,该第二承载部具有第二空气通道,该第一空气通道和该第二空气通道彼此连通。
[002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第一扬声器单体与第二扬声器单体设置在筒状外壳内并与筒状外壳的内壁抵接,实现了以筒状外壳的内壁为参照基准让筒状外壳中心轴线平行于同轴轴线或平行轴线组,由于第一扬声器单体与第二扬声器单体以同一参照基准设置于筒状外壳内,减少了第一扬声器单体与第二扬声器单体的轴线的同轴度偏差。第一承载部和第二承载部分设于筒身上开口的两侧可以防止第一承载部和第二承载部遮挡开口,进而防止第一承载部和第二承载部阻断声音从开口通过。
[0024]上述说明仅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并配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25]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喇叭系统(含扩充箱)分解图;
[0026]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喇叭系统(含扩充箱)正视图;
[0027]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图2的A

A线剖视图;
[0028]图4是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中,喇叭系统(含扩充箱)的剖视图;
[0029]图5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图2的B

B线剖视图;
[0030]图6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筒状外壳立体图;
[0031]图7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筒状外壳剖视图;
[0032]图8是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中,喇叭系统(不带空气通道)右视图;
[0033]图9是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中,喇叭系统(带空气通道)右视图;
[0034]图10是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中,喇叭系统(不带空气通道)右视图;
[0035]图11是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中,外壳立体图;
[0036]图1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喇叭装置立体图(3个喇叭系统水平摆放);
[0037]图1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喇叭装置立体图(3个喇叭系统垂直摆放);
[0038]图14是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中,喇叭装置立体图(3个喇叭系统水平摆放);
[0039]图1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喇叭装置立体图(2个喇叭系统);
[0040]图16是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中,喇叭装置立体图(2个喇叭系统)。
[0041]附图标记说明:
[0042]1 喇叭系统
[0043]10 第一扬声器单体
[0044]11 第二扬声器单体
[0045]a 同轴轴线
[0046]c 平行轴线组
[0047]12 筒状外壳
[0048]b 筒状外壳中心轴线
[0049]12a 筒身
[0050]120 开口
[0051]121 支撑肋
[0052]1210 第一承载部
[0053]1210a 第一出声口
[0054]1211 第二承载部
[0055]1211a 第二出声口
[0056]13 空气通道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喇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扬声器单体;第二扬声器单体,该第一扬声器单体与该第二扬声器单体是以彼此面对面的方向设置,其中,该第一扬声器单体的轴线与该第二扬声器单体的轴线形成同轴轴线或平行轴线组;以及筒状外壳,该筒状外壳是贯穿中空的,该第一扬声器单体与该第二扬声器单体设置在该筒状外壳内,该筒状外壳中心轴线平行于该同轴轴线或平行轴线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喇叭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扬声器单体、该第二扬声器单体与该筒状外壳之间设置有空气通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喇叭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扬声器单体与该第二扬声器单体结构完全相同。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喇叭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同轴轴线或平行轴线组与该筒状外壳中心轴线彼此平行且不重合。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喇叭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筒状外壳包括开口。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喇叭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固定件,该至少一个固定件横跨并固定该开口。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喇叭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开口为条状并设置于该筒状外壳的筒身。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喇叭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筒状外壳还包括至少一个支撑肋,其设置于该开口的周围,并且该至少一个支撑肋位于该筒状外壳的内部,该第一扬声器单体与该第二扬声器单体分别抵靠该至少一个支撑肋。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喇叭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扬声器单体与该至少一个支撑肋之间设置有第一缓冲件,该第二扬声器单体与该至少一个支撑肋之间设置有第二缓冲件。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喇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支撑肋的任一个包括:第一承载部,其用于承载该第一扬声器单体,该第一承载部具有第一出声口,该第一扬声器单体所产生的第一声波藉由该第一出声口而向外传播;以及第二承载部,其用于承载该第二扬声器单体,该第二承载部具有第二出声口,该第二扬声器单体所产生的第二声波藉由该第二出声口而向外传播,其中,该第一承载部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冠宏黄志贤
申请(专利权)人:英属开曼群岛商迪芬尼环球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