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机械、换热设备、流体机械的运行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85207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4 22: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流体机械、换热设备、流体机械的运行方法,流体机械包括曲轴、缸套、交叉槽结构和滑块,曲轴的两个偏心部之间具有第一夹角A;曲轴与缸套偏心设置且偏心距离固定;交叉槽结构的第一交叉槽段和第二交叉槽段不同轴设置并活动连接,第一交叉槽段和第二交叉槽段均具有限位通道,两个限位通道沿曲轴的轴向顺次设置,限位通道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曲轴的轴向,且两个限位通道的延伸方向之间具有第二夹角B,第一夹角A为第二夹角B的二倍;两个偏心部对应伸入两个滑块的两个通孔内,两个滑块对应滑动设置在两个限位通道内并形成变容积腔。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压缩机的能效较低、噪音较大的问题。噪音较大的问题。噪音较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流体机械、换热设备、流体机械的运行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换热系统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流体机械、换热设备、流体机械的运行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的流体机械包括压缩机和膨胀机等。以压缩机为例。
[0003]根据国家节能环保政策及消费者对空调舒适性要求,空调行业一直在追求高效和低噪。压缩机作为空调的心脏,对空调的能效和噪音水平有直接影响。滚动转子式压缩机作为主流的家用空调压缩机,经过近百年发展,已相对成熟,受结构原理限制,优化空间有限。若要取得重大突破,需从结构原理进行创新。
[0004]因此,急需提出一种具备能效高、噪音小等特点的压缩机。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流体机械、换热设备、流体机械的运行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压缩机的能效较低、噪音较大的问题。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流体机械,包括曲轴、缸套、交叉槽结构和滑块,其中,曲轴沿其轴向设置有两个偏心部,两个偏心部之间具有第一夹角A的相位差;曲轴与缸套偏心设置且偏心距离固定;交叉槽结构可转动地设置在缸套内,交叉槽结构包括沿其轴向连接的第一交叉槽段和第二交叉槽段,第一交叉槽段和第二交叉槽段不同轴设置并活动连接,第一交叉槽段和第二交叉槽段均具有限位通道,两个限位通道沿曲轴的轴向顺次设置,限位通道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曲轴的轴向,且两个限位通道的延伸方向之间具有第二夹角B的相位差,其中,第一夹角A为第二夹角B的二倍;滑块具有通孔,滑块为两个,两个偏心部对应伸入两个滑块的两个通孔内,两个滑块对应滑动设置在两个限位通道内并形成变容积腔,变容积腔位于滑块的滑动方向上,曲轴转动以带动滑块在限位通道内往复滑动的同时与交叉槽结构相互作用,使得交叉槽结构、滑块在缸套内转动。
[0007]进一步地,位于第一交叉槽段处的缸套的内圈轴心与位于第二交叉槽段处的缸套的内圈轴心之间的距离等于第一交叉槽段和第二交叉槽段之间的偏心距离。
[0008]进一步地,交叉槽结构还包括第一滑动连接件,第一交叉槽段通过第一滑动连接件与第二交叉槽段活动连接,第一交叉槽段转动的同时第一滑动连接件性对于第一交叉槽段滑动,第二交叉槽段转动的同时第一滑动连接件相对于第二交叉槽段滑动。
[0009]进一步地,第一滑动连接件具有两个第一限位滑槽,两个第一限位滑槽的延伸方向均垂直于曲轴的轴向,且两个第一限位滑槽的延伸方向相垂直;第一交叉槽段朝向第一滑动连接件一侧的端部具有第三凸起结构,第二交叉槽段朝向第一滑动连接件一侧的端部具有第四凸起结构,第三凸起结构和第四凸起结构分别滑动设置在两个第一限位滑槽内;第一交叉槽段转动以使第三凸起结构在对应的第一限位滑槽内往复滑动的同时与第一滑
动连接件相互作用,第一滑动连接件转动并带动第四凸起结构在对应的第一限位滑槽内往复滑动的同时驱动第二交叉槽段转动;或,第二交叉槽段转动以使第四凸起结构在对应的第一限位滑槽内往复滑动的同时与第一滑动连接件相互作用,第一滑动连接件转动并带动第三凸起结构在对应的第一限位滑槽内往复滑动的同时驱动第一交叉槽段转动。
[0010]进一步地,第一滑动连接件具有朝向第一交叉槽段和第二交叉槽段分别伸出的两个第一限位凸起;第一交叉槽段朝向第一滑动连接件一侧的端部具有第三滑槽结构,第二交叉槽段朝向第一滑动连接件一侧的端部具有第四滑槽结构,两个第一限位凸起分别滑动设置在第三滑槽结构和第四滑槽结构内,且第三滑槽结构的延伸方向与第四滑槽结构的延伸方向相垂直;第一交叉槽段转动以使对应的第一限位凸起在第三滑槽结构内往复滑动的同时,第三滑槽结构与第一滑动连接件相互作用,第一滑动连接件转动并带动第一限位凸起在第四滑槽结构内往复滑动的同时驱动第二交叉槽段转动;或,第二交叉槽段转动以使对应的第一限位凸起在第四滑槽结构内往复滑动的同时,第四滑槽结构与第一滑动连接件相互作用,第一滑动连接件转动并带动第一限位凸起在第三滑槽结构内往复滑动的同时驱动第一交叉槽段转动。
[0011]进一步地,曲轴的轴体部分一体成型,且轴体部分仅具有一个轴心。
[0012]进一步地,曲轴的轴体部分包括沿其轴向连接的第一段和第二段,第一段与第二段同轴设置,两个偏心部分别设置在第一段和第二段上。
[0013]进一步地,第一段与第二段可拆卸地连接。
[0014]进一步地,两个偏心部的偏心量不相等,其中,第一个偏心部的偏心量等于曲轴与对应的第一交叉槽段的装配偏心量;第二个偏心部的偏心量等于曲轴与对应的第二交叉槽段的装配偏心量。
[0015]进一步地,曲轴的轴体部分包括沿其轴向连接的第一段和第二段,第一段与第二段不同轴设置并活动连接,两个偏心部分别设置在第一段和第二段上。
[0016]进一步地,曲轴还包括滑动连接件,第一段通过滑动连接件与第二段活动连接,第一段转动的同时滑动连接件相对于第一段滑动,第二段转动的同时滑动连接件相对于第二段滑动。
[0017]进一步地,滑动连接件具有两个限位滑槽,两个限位滑槽的延伸方向均垂直于曲轴的轴向,且两个限位滑槽的延伸方向相垂直;第一段朝向滑动连接件一侧的端部具有第一凸起结构,第二段朝向滑动连接件一侧的端部具有第二凸起结构,第一凸起结构和第二凸起结构分别滑动设置在两个限位滑槽内;第一段转动以使第一凸起结构在对应的限位滑槽内往复滑动的同时与滑动连接件相互作用,滑动连接件转动并带动第二凸起结构在对应的限位滑槽内往复滑动的同时驱动第二段转动;或,第二段转动以使第二凸起结构在对应的限位滑槽内往复滑动的同时与滑动连接件相互作用,滑动连接件转动并带动第一凸起结构在对应的限位滑槽内往复滑动的同时驱动第一段转动。
[0018]进一步地,滑动连接件具有朝向第一段和第二段分别伸出的两个限位凸起;第一段朝向滑动连接件一侧的端部具有第一滑槽结构,第二段朝向滑动连接件一侧的端部具有第二滑槽结构,两个限位凸起分别滑动设置在第一滑槽结构和第二滑槽结构内,且第一滑槽结构的延伸方向与第二滑槽结构的延伸方向相垂直;第一段转动以使对应的限位凸起在第一滑槽结构内往复滑动的同时,第一滑槽结构与滑动连接件相互作用,滑动连接件转动
并带动限位凸起在第二滑槽结构内往复滑动的同时驱动第二段转动;或,第二段转动以使对应的限位凸起在第二滑槽结构内往复滑动的同时,第二滑槽结构与滑动连接件相互作用,滑动连接件转动并带动限位凸起在第一滑槽结构内往复滑动的同时驱动第一段转动。
[0019]进一步地,两个偏心部的偏心量相等,其中,第一段与对应的第一交叉槽段的装配偏心量等于设置在第一段上的偏心部的偏心量,第二段与对应的第二交叉槽段的装配偏心量等于设置在第二段上的偏心部的偏心量。
[0020]进一步地,两个偏心部的偏心量不相等,其中,第一段与对应的第一交叉槽段的装配偏心量等于设置在第一段上的偏心部的偏心量,第二段对应的第二交叉槽段的装配偏心量等于设置在第二段上的偏心部的偏心量。
[0021]进一步地,曲轴的轴体部分与偏心部一体成型;或,曲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流体机械,其特征在于,包括:曲轴(10),所述曲轴(10)沿其轴向设置有两个偏心部(11),两个所述偏心部(11)之间具有第一夹角A的相位差;缸套(20),所述曲轴(10)与所述缸套(20)偏心设置且偏心距离固定;交叉槽结构(30),所述交叉槽结构(30)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缸套(20)内,所述交叉槽结构(30)包括沿其轴向连接的第一交叉槽段(33)和第二交叉槽段(34),所述第一交叉槽段(33)和所述第二交叉槽段(34)不同轴设置并活动连接,所述第一交叉槽段(33)和所述第二交叉槽段(34)均具有限位通道(31),两个所述限位通道(31)沿所述曲轴(10)的轴向顺次设置,所述限位通道(31)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曲轴(10)的轴向,且两个所述限位通道(31)的延伸方向之间具有第二夹角B的相位差,其中,所述第一夹角A为所述第二夹角B的二倍;滑块(40),所述滑块(40)具有通孔(41),所述滑块(40)为两个,两个所述偏心部(11)对应伸入两个所述滑块(40)的两个所述通孔(41)内,两个所述滑块(40)对应滑动设置在两个所述限位通道(31)内并形成变容积腔(311),所述变容积腔(311)位于所述滑块(40)的滑动方向上,所述曲轴(10)转动以带动所述滑块(40)在所述限位通道(31)内往复滑动的同时与所述交叉槽结构(30)相互作用,使得所述交叉槽结构(30)、所述滑块(40)在所述缸套(20)内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机械,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第一交叉槽段(33)处的所述缸套(20)的内圈轴心与位于所述第二交叉槽段(34)处的所述缸套(20)的内圈轴心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第一交叉槽段(33)和所述第二交叉槽段(34)之间的偏心距离。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交叉槽结构(30)还包括第一滑动连接件(35),所述第一交叉槽段(33)通过所述第一滑动连接件(35)与所述第二交叉槽段(34)活动连接,所述第一交叉槽段(33)转动的同时所述第一滑动连接件(35)性对于所述第一交叉槽段(33)滑动,所述第二交叉槽段(34)转动的同时所述第一滑动连接件(35)相对于所述第二交叉槽段(34)滑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流体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动连接件(35)具有两个第一限位滑槽(351),两个所述第一限位滑槽(351)的延伸方向均垂直于所述曲轴(10)的轴向,且两个所述第一限位滑槽(351)的延伸方向相垂直;所述第一交叉槽段(33)朝向所述第一滑动连接件(35)一侧的端部具有第三凸起结构(331),所述第二交叉槽段(34)朝向所述第一滑动连接件(35)一侧的端部具有第四凸起结构(341),所述第三凸起结构(331)和所述第四凸起结构(341)分别滑动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一限位滑槽(351)内;所述第一交叉槽段(33)转动以使所述第三凸起结构(331)在对应的所述第一限位滑槽(351)内往复滑动的同时与所述第一滑动连接件(35)相互作用,所述第一滑动连接件(35)转动并带动所述第四凸起结构(341)在对应的所述第一限位滑槽(351)内往复滑动的同时驱动所述第二交叉槽段(34)转动;或,所述第二交叉槽段(34)转动以使所述第四凸起结构(341)在对应的所述第一限位滑槽(351)内往复滑动的同时与所述第一滑动连接件(35)相互作用,所述第一滑动连接件(35)转动并带动所述第三凸起结构(331)在对应的所述第一限位滑槽(351)内往复滑动的同时
驱动所述第一交叉槽段(33)转动。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流体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动连接件(35)具有朝向所述第一交叉槽段(33)和所述第二交叉槽段(34)分别伸出的两个第一限位凸起;所述第一交叉槽段(33)朝向所述第一滑动连接件(35)一侧的端部具有第三滑槽结构,所述第二交叉槽段(34)朝向所述第一滑动连接件(35)一侧的端部具有第四滑槽结构,两个所述第一限位凸起分别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三滑槽结构和所述第四滑槽结构内,且所述第三滑槽结构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四滑槽结构的延伸方向相垂直;所述第一交叉槽段(33)转动以使对应的所述第一限位凸起在所述第三滑槽结构内往复滑动的同时,所述第三滑槽结构与所述第一滑动连接件(35)相互作用,所述第一滑动连接件(35)转动并带动所述第一限位凸起在所述第四滑槽结构内往复滑动的同时驱动所述第二交叉槽段(34)转动;或,所述第二交叉槽段(34)转动以使对应的所述第一限位凸起在所述第四滑槽结构内往复滑动的同时,所述第四滑槽结构与所述第一滑动连接件(35)相互作用,所述第一滑动连接件(35)转动并带动所述第一限位凸起在所述第三滑槽结构内往复滑动的同时驱动所述第一交叉槽段(33)转动。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曲轴(10)的轴体部分(12)一体成型,且所述轴体部分(12)仅具有一个轴心。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曲轴(10)的轴体部分(12)包括沿其轴向连接的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一段与所述第二段同轴设置,两个所述偏心部(11)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二段上。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流体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段与所述第二段可拆卸地连接。9.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流体机械,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偏心部(11)的偏心量不相等,其中,第一个所述偏心部(11)的偏心量等于所述曲轴(10)与对应的所述第一交叉槽段(33)的装配偏心量;第二个所述偏心部(11)的偏心量等于所述曲轴(10)与对应的所述第二交叉槽段(34)的装配偏心量。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曲轴(10)的轴体部分(12)包括沿其轴向连接的第一段(121)和第二段(122),所述第一段(121)与所述第二段(122)不同轴设置并活动连接,两个所述偏心部(11)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段(121)和所述第二段(122)上。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流体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曲轴(10)还包括滑动连接件(13),所述第一段(121)通过所述滑动连接件(13)与所述第二段(122)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段(121)转动的同时所述滑动连接件(13)相对于所述第一段(121)滑动,所述第二段(122)转动的同时所述滑动连接件(13)相对于所述第二段(122)滑动。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流体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连接件(13)具有两个限位滑槽(131),两个所述限位滑槽(131)的延伸方向均
垂直于所述曲轴(10)的轴向,且两个所述限位滑槽(131)的延伸方向相垂直;所述第一段(121)朝向所述滑动连接件(13)一侧的端部具有第一凸起结构(1211),所述第二段(122)朝向所述滑动连接件(13)一侧的端部具有第二凸起结构(1221),所述第一凸起结构(1211)和所述第二凸起结构(1221)分别滑动设置在两个限位滑槽(131)内;所述第一段(121)转动以使所述第一凸起结构(1211)在对应的所述限位滑槽(131)内往复滑动的同时与所述滑动连接件(13)相互作用,所述滑动连接件(13)转动并带动所述第二凸起结构(1221)在对应的所述限位滑槽(131)内往复滑动的同时驱动所述第二段(122)转动;或,所述第二段(122)转动以使所述第二凸起结构(1221)在对应的所述限位滑槽(131)内往复滑动的同时与所述滑动连接件(13)相互作用,所述滑动连接件(13)转动并带动所述第一凸起结构(1211)在对应的所述限位滑槽(131)内往复滑动的同时驱动所述第一段(121)转动。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流体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连接件(13)具有朝向所述第一段(121)和所述第二段(122)分别伸出的两个限位凸起;所述第一段(121)朝向所述滑动连接件(13)一侧的端部具有第一滑槽结构,所述第二段(122)朝向所述滑动连接件(13)一侧的端部具有第二滑槽结构,两个所述限位凸起分别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滑槽结构和所述第二滑槽结构内,且所述第一滑槽结构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滑槽结构的延伸方向相垂直;所述第一段(121)转动以使对应的所述限位凸起在所述第一滑槽结构内往复滑动的同时,所述第一滑槽结构与所述滑动连接件(13)相互作用,所述滑动连接件(13)转动并带动所述限位凸起在所述第二滑槽结构内往复滑动的同时驱动所述第二段(122)转动;或,所述第二段(122)转动以使对应的所述限位凸起在所述第二滑槽结构内往复滑动的同时,所述第二滑槽结构与所述滑动连接件(13)相互作用,所述滑动连接件(13)转动并带动所述限位凸起在所述第一滑槽结构内往复滑动的同时驱动所述第一段(121)转动。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流体机械,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偏心部(11)的偏心量相等,其中,所述第一段(121)与对应的所述第一交叉槽段(33)的装配偏心量等于设置在所述第一段(121)上的偏心部(11)的偏心量,所述第二段(122)与对应的所述第二交叉槽段(34)的装配偏心量等于设置在所述第二段(122)上的偏心部(11)的偏心量。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流体机械,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偏心部(11)的偏心量不相等,其中,所述第一段(121)与对应的所述第一交叉槽段(33)的装配偏心量等于设置在所述第一段(121)上的偏心部(11)的偏心量,所述第二段(122)对应的所述第二交叉槽段(34)的装配偏心量等于设置在所述第二段(122)上的偏心部(11)的偏心量。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曲轴(10)的轴体部分(12)与所述偏心部(11)一体成型;或,所述曲轴(10)的轴体部分(12)与所述偏心部(11)可拆卸地连接。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机械,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限位通道(31)中一个的两
端贯通至所述第一交叉槽段(33)的外周面,两个所述限位通道(31)中另一个的两端贯通至所述第二交叉槽段(34)的外周面。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机械,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滑块(40)分别与两个所述偏心部(11)同心设置,所述滑块(40)绕所述偏心部(11)曲轴(10)的轴心做圆周运动,所述通孔(41)的孔壁与所述偏心部(11)之间具有第一转动间隙,所述第一转动间隙的范围为0.005mm~0.05mm。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交叉槽段(33)的外周面与所述缸套(20)轴向一端的内壁面之间具有第二转动间隙,所述第二转动间隙的范围为0.01mm~0.08mm,所述第二交叉槽段(34)的外周面与所述缸套(20)轴向另一端的内壁面之间具有第三转动间隙,所述第三转动间隙的范围为0.01mm~0.08mm。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角A为160度

200度;所述第二夹角B为80度

100度。2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机械还包括法兰(50),所述法兰(50)设置在所述缸套(20)的轴向的端部,所述曲轴(10)与所述法兰(50)同心设置。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流体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曲轴(10)与所述法兰(50)之间具有第一装配间隙,所述第一装配间隙的范围为0.005mm~0.05mm。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流体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装配间隙的范围为0.01~0.03mm。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心部(11)具有圆弧面,所述圆弧面的圆心角大于等于180度。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心部(11)为圆柱形。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流体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心部(11)的近端与所述曲轴(10)的轴体部分(12)的外圆平齐;或,所述偏心部(11)的近端突出于所述曲轴(10)的轴体部分(12)的外圆;或,所述偏心部(11)的近端位于所述曲轴(10)的轴体部分(12)的外圆的内侧。2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40)包括多个子结构,多个所述子结构拼接后围成所述通孔(41)。2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机械,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偏心部(11)在所述曲轴(10)的轴向上间隔设置。2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交叉槽段(33)和所述第二交叉槽段(34)均具有中心孔(32),两个所述中心孔(32)不同心设置,且两个所述限位通道(31)通过两个所述中心孔(32)连通,各所述中心孔(32)的孔径均大于所述曲轴(10)的轴体部分(12)的直径。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流体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孔(32)的孔径大于所述偏心部(11)的直径。3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40)在所述通孔(41)的轴向的投影具有两条相对平行的直线段以及连接两条所述直线段的端部的弧线段。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通道(31)具有与所述滑块(40)滑动接触的一组相对设置的第一滑移面,所述滑块(40)具有与所述第一滑移面配合的
第二滑移面,所述滑块(40)具有朝向所述限位通道(31)的端部的挤压面(42),所述挤压面(42)作为所述滑块(40)的头部,两个所述第二滑移面通过所述挤压面(42)连接,所述挤压面(4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忠诚李直张培林宋雪威于瑞波孙辉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