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客用索道救援移动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85156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4 22: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客用索道救援移动机,包括移动厢,移动厢的内部上侧安装有承重隔板,承重隔板顶部安装有电源装置和提升机构,提升机构连接有救援框,救援框安装在移动厢内,救援框的底部安装有缓冲机构,移动厢的顶部安装有越障安装架,越障安装架顶部固定安装有锁板,锁板的两侧固定安装有移动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移动机构,通过移动机构带动移动厢顺着索道进行移动,从而便于达到在一些直升机也无法到达的跨山跨海索道上进行移动救援工作,通过提升机构带动救援框不受索道高度限制,便于快速在较短的时间内将乘客运送到地面安全地带,救援效率高效,在缓冲机构的作用下还能进一步的减少人员伤害事故的发生。一步的减少人员伤害事故的发生。一步的减少人员伤害事故的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客用索道救援移动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索道救援
,具体涉及一种客用索道救援移动机。

技术介绍

[0002]客运架空索道是一种将承载缆索架设在支承结构上作为轨道,通过运载工具来输送人员的运输系统。客运索道往往架设在不通公路的高山峻岭之上,有的长达数百米至数千米,吊具距离地面数米至数百米不等,支架也有十多座至数十座,乘客多时可达数百人。由于机械、电子元件的损坏有不可预测性,意外故障停机时有发生,若故障不能排除,乘客就会被困在半空中。当乘客被困在高空中往往就会不知所措、惊恐万分,有的乘客甚至就会因为不知所措、惊恐万分而跳下吊具,从而造成重伤或者死亡事故发生,因此,当架空客运索道因发生故障而停止运行时,实施快速高效的救援将变得异常迫切,在现有的救援方法中,通常对于实施架空高度不大于45m的索道救援,采用垂直营救方法,需要结合消防部门,消防员从索道支架爬至乘客所在吊椅处,然后将乘客系上安全绳安全放下至地面,但是而对于架空超过45m的索道,及一些跨山跨海的索道,同时直升机也无法到达的地方,其救援将变得异常困难,因此亟需一种客用索道救援移动机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
技术介绍
所提出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旨在提供一种客用索道救援移动机。
[0004]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客用索道救援移动机,包括移动厢,所述移动厢的内部上侧安装有承重隔板,所述承重隔板顶部安装有电源装置和提升机构,所述提升机构连接有救援框,所述救援框安装在移动厢内,所述救援框的底部安装有缓冲机构,所述移动厢的顶部安装有越障安装架,所述越障安装架顶部固定安装有锁板,所述锁板的两侧固定安装有移动机构。
[0006]进一步限定,所述电源装置包括发电机,所述发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的输出端与提升机构和移动机构相连接。这样的结构设计便于提供动力驱动,不在需要外部动力驱动使用。
[0007]进一步限定,所述提升机构包括安装在承重隔板上的卷扬机,所述卷扬机连接有钢丝绳,所述钢丝绳的一侧连接有提引器,所述提引器安装在救援框的上侧,所述承重隔板在卷扬机的一侧安装有滑轮支架,所述滑轮支架的顶部安装有导向滑轮,所述钢丝绳安装在导向滑轮上。这样的结构设计便于驱动救援框上下移动。
[0008]进一步限定,所述缓冲机构包括安装在救援框底部的缓冲座,所述缓冲座底部四个角落设有安装腔,四个所述安装腔内安装有第一缓冲组件,所述第一缓冲组件的底部连接有缓冲板,所述缓冲座底部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安装有第二缓冲组件,所述第二缓冲组件与缓冲板相连接。这样的结构设计使得救援框在触地后能够进行缓冲。
[0009]进一步限定,所述第一缓冲组件包括安装在安装腔内的第一缓冲弹簧,所述第一
缓冲弹簧的自由端连接有T形缓冲柱,所述T形缓冲柱的上侧滑动安装在安装腔内,所述T形缓冲柱的顶部安装有阻尼胶塞,所述T形缓冲柱的下侧贯穿缓冲座并延伸至其外侧,所述T形缓冲柱的底部与缓冲板相连接。这样的结构设计起到缓冲减震的效果。
[0010]进一步限定,所述第二缓冲组件包括安装在凹槽内安装有滑杆,所述滑杆的两侧滑动安装有滑块,两侧所述滑块直接安装有第二缓冲弹簧,所述滑块的底部安装有第一铰接座,所述第一铰接座连接有缓冲杆,所述缓冲杆的另一侧安装有第二铰接座,所述第二铰接座安装在缓冲板上。这样的结构设计进一步的起到缓冲减震的效果。
[0011]进一步限定,所述移动机构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内安装有抱紧机构,所述安装架的上下两侧安装有第一液压缸,所述第一液压缸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有推板,所述推板的一侧安装有调节座,所述调节座内安装有若干电机,若干所述电机均匀的布置在调节座内,所述电机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有传动组,所述传动组的另一侧连接有索道行走轮,所述索道行走轮固定安装在调节座上。这样的结构设计便于进行自行走控制。
[0012]进一步限定,所述安装架的两侧安装有感应器,所述感应器连接有单片机,所述单片机连接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安装在移动厢内,所述单片机与电源装置、提升机构和移动机构相连接。这样的结构设计便于进行控制使用。
[0013]进一步限定,所述传动组包括传动带,所述传动带的两侧连接有传动轮,其中一侧所述传动轮与电机相连接,另一侧所述传动轮与索道行走轮相连接。这样的结构设计提高传动效果。
[0014]进一步限定,所述抱紧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座,所述固定安装座两侧安装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另一侧安装有限位座,两侧所述导向杆滑动安装有导向滑座,所述导向滑座的一侧安装有铰接座,所述铰接座连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另一侧铰接有活动座,所述活动座旋转安装在固定安装座上,所述固定安装座安装有第二液压缸,所述第二液压缸的动力输出端与一侧的导向滑座相连接,所述导向滑座的另一侧安装有索道抱紧座,所述安装架与调节座在对应索道抱紧座处均设有避空槽,所述索道抱紧座滑动安装在避空槽内。这样的结构设计在固定时起到抱紧效果,减小滑动位移的现象。
[001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移动机构,通过移动机构带动移动厢顺着索道进行移动,从而便于达到在一些直升机也无法到达的跨山跨海索道上进行移动救援工作,并且通过提升机构带动救援框不受索道高度限制,便于快速在较短的时间内将乘客运送到地面安全地带,救援效率高效,在缓冲机构的作用下还能进一步的减少人员伤害事故的发生。
附图说明
[0016]本专利技术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客用索道救援移动机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客用索道救援移动机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客用索道救援移动机的移动机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客用索道救援移动机的缓冲机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客用索道救援移动机的抱紧机构背部结构示意图;
[0022]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客用索道救援移动机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3]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0024]移动厢1、承重隔板2、电源装置3、提升机构4、救援框5、缓冲机构6、越障安装架7、锁板8、移动机构9、蓄电池10、卷扬机11、钢丝绳12、提引器13、滑轮支架14、导向滑轮15、缓冲座16、安装腔17、第一缓冲组件18、缓冲板19、凹槽20、第二缓冲组件21、第一缓冲弹簧22、T形缓冲柱23、阻尼胶塞24、滑杆25、滑块26、第二缓冲弹簧27、第一铰接座28、缓冲杆29、第二铰接座30、安装架31、抱紧机构32、第一液压缸33、推板34、调节座35、电机36、传动组37、索道行走轮38、感应器39、控制面板40、传动带41、传动轮42、固定安装座43、导向杆44、限位座45、导向滑座46、铰接座47、传动杆48、活动座49、第二液压缸50、索道抱紧座51、避空槽52。
具体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客用索道救援移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厢(1),所述移动厢(1)的内部上侧安装有承重隔板(2),所述承重隔板(2)顶部安装有电源装置(3)和提升机构(4),所述提升机构(4)连接有救援框(5),所述救援框(5)安装在移动厢(1)内,所述救援框(5)的底部安装有缓冲机构(6),所述移动厢(1)的顶部安装有越障安装架(7),所述越障安装架(7)顶部固定安装有锁板(8),所述锁板(8)的两侧固定安装有移动机构(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客用索道救援移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装置(3)包括发电机,所述发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蓄电池(10),所述蓄电池(10)的输出端与提升机构(4)和移动机构(9)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客用索道救援移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机构(4)包括安装在承重隔板(2)上的卷扬机(11),所述卷扬机(11)连接有钢丝绳(12),所述钢丝绳(12)的一侧连接有提引器(13),所述提引器(13)安装在救援框(5)的上侧,所述承重隔板(2)在卷扬机(11)的一侧安装有滑轮支架(14),所述滑轮支架(14)的顶部安装有导向滑轮(15),所述钢丝绳(12)安装在导向滑轮(15)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客用索道救援移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机构(6)包括安装在救援框(5)底部的缓冲座(16),所述缓冲座(16)底部四个角落设有安装腔(17),四个所述安装腔(17)内安装有第一缓冲组件(18),所述第一缓冲组件(18)的底部连接有缓冲板(19),所述缓冲座(16)底部设有凹槽(20),所述凹槽(20)内安装有第二缓冲组件(21),所述第二缓冲组件(21)与缓冲板(19)相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客用索道救援移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组件(18)包括安装在安装腔(17)内的第一缓冲弹簧(22),所述第一缓冲弹簧(22)的自由端连接有T形缓冲柱(23),所述T形缓冲柱(23)的上侧滑动安装在安装腔(17)内,所述T形缓冲柱(23)的顶部安装有阻尼胶塞(24),所述T形缓冲柱(23)的下侧贯穿缓冲座(16)并延伸至其外侧,所述T形缓冲柱(23)的底部与缓冲板(20)相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客用索道救援移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缓冲组件(21)包括安装在凹槽(20)内安装有滑杆(25),所述滑杆(25)的两侧滑动安装有滑块(26),两侧所述滑块(26)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康笃刚邱勇军张雷陈杰熊治吕潇康立贵彭燕袁旌杰贾上远马琳杨军斌黄艳芸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