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客家炒绿茶叶炒制提香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炒茶
,具体为一种客家炒绿茶叶炒制提香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对自身的保健也越来越重视,绿茶是我国传统的保健饮品,传统的炒青、烘青绿茶制作工艺主要为:摊青工序、杀青工序、定型理条或者揉捻解块工序、速烘定色工序、炒干定型工序、精制工序,目前,大多数茶叶的提香是在提香机或提香烘焙机上进行,提香机需要保持提香机内温度均匀恒定,这不仅需要合理的设置加热装置,还需要使提香机内的空气正确循环,只有达到这两点要求才能保持提香机内温度均匀恒定,现有技术中,茶叶炒制装置包括传统炒锅、滚筒炒茶机等,其中传统的炒锅采用电加热或煤气以及柴火加热的方式,其需要人工翻炒,其存在的问题有翻炒时茶叶受热不均匀、翻炒后取出不便,容易受热过度而影响茶叶品质,并且整个过程耗费人工,加工效率不高,而滚筒炒茶机其通过电加热方式加热,茶叶高温腔体内滚动,不利于观察茶叶炒制的程度,极容易发生鲜茶叶的维生素与矿物质遭到破坏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
[0003]本专利技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客家炒绿茶叶炒制提香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输送筒(2)、转筒(4)、电热板(5)、空心管(18)、绞龙(19)、驱动组件(21)和冷却组件(22),所述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输送筒(2),所述输送筒(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筒(3),所述固定筒(3)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筒(4),所述固定筒(3)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电热板(5),所述输送筒(2)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空心管(18),所述空心管(18)的外部且位于输送筒(2)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绞龙(19),所述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侧板(6),所述侧板(6)的一侧设置有驱动组件(21),所述底座(1)的顶部且位于输送筒(2)的一侧设置有冷却组件(2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客家炒绿茶叶炒制提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板(7),所述安装板(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进料斗(8),所述进料斗(8)的输出端延伸至转筒(4)的内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客家炒绿茶叶炒制提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斗(8)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混合架(9),所述混合架(9)的一端延伸至转筒(4)的内部,所述混合架(9)的内部等距开设有多个喷孔(1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客家炒绿茶叶炒制提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筒(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管(11),所述固定管(11)的内部安装用风扇(12),所述固定筒(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管(13),所述连接管(13)的一端贯穿侧板(6)且固定连接有旋转接头(14),所述混合架(9)的一端贯穿进料斗(8)且与旋转接头(14)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客家炒绿茶叶炒制提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筒(4)的内壁等距固定连接有多个取料板(15),且所述取料板(15)为弧形结构。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客家炒绿茶叶炒制提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21)包括电机(211)、传动轴(212)、齿轮(213)、齿圈(214)、第一皮带轮(215)、第二皮带轮(216)、第三皮带轮(217)和第四皮带轮(218),所述侧板(6)的外部固定连接有电机(211),所述电机(211)的输出端贯穿侧板(6)且固定连接有传动轴(212),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允锐,沈清浜,徐奕,王莹,林苑云,余洪钊,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大粤茗珠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