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阻隔带河床综合治理河道的装置和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城市河道景观水体原位生态修复
,具体涉及一种利用阻隔带河床综合治理河道的装置和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工厂废水、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等的排放使城市河段受到污染,河道因长期受到的污染而得不到治理所造成底泥污染。污染底泥不仅破坏河流生态系统、损害城市景观,还严重影响居民的生活和卫生健康。治理污染底泥、改善水环境质量,对保障城市人居健康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0003]目前关于治理河道污染的处理方法分为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物理法主要包括底泥疏浚,引水稀释等,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且引水稀释后导致水域生态体系发生变化;化学法主要包括絮凝,氧化和沉淀等,见效快、效率高,但有很大程度造成二次污染,絮凝处理存在反应不充分,所以只能加大剂量来净化水体,增加费用的同时又造成二次污染;生物法主要包括活性污泥法,生物接触氧化等方法,由于水体的水质环境的波动较大,该方法作用效果不明显且具有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所要解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阻隔带河床综合治理河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河道内的底泥阻隔坝(1)和多个底泥阻隔带(2),在各底泥阻隔带(2)一侧均设有多条吸附链,在河道底部铺设有蛭石层(9)和种植沉水植物(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阻隔带河床综合治理河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底泥阻隔带(2)包括截面为梯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阻隔带河床综合治理河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链包括多个连接绳,在连接绳上连接有多个底泥吸附球(8),在底泥吸附球(8)上方连接绳上连接有多个杂质吸附球(6)。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利用阻隔带河床综合治理河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泥吸附球(8)包括第一多孔球壳(81),第一多孔球壳(81)内左右两侧设置有分别设有磁石(82),磁石(82)正负极方向相同,在磁石(82)之间第一多孔球壳(81)内设有弧形活性炭吸附层(83)。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利用阻隔带河床综合治理河道的装置,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宏玮,韩凯欣,任丽霞,颜鹏东,冯三三,郅裕卓,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