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稻高抗褐飞虱突变体arc3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847054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4 22: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稻高抗褐飞虱突变体arc3及其应用,其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筛选水稻基因Os03g50150的sgRNA靶点序列;根据所述sgRNA靶点序列设计如SEQ ID NO.2和SEQ ID NO.3所示的引物;将所述引物混合并进行退火处理后,形成双链DNA;首先将双链DNA片段构建到pO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稻高抗褐飞虱突变体arc3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作物遗传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稻高抗褐飞虱突变体arc3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水稻(Oryza sativa)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水稻的安全生产密切关乎我国粮食安全。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是危害我国水稻生产最严重的害虫,每年因褐飞虱造成的水稻减产占所有病虫害的30%左右,直接的产量损失在百万吨以上。褐飞虱利用其刺吸口器单一取食水稻或野生稻韧皮部的汁液,消耗植株的大量养分,容易造成水稻植株的萎焉,在农业生产上俗称“虱烧”现象,造成水稻减产甚至绝收;同时,褐飞虱还是一种迁飞性的害虫,受西南季风影响,褐飞虱每年3

5月份迁入我国,由于迁入虫源的生物型和数量很难控制,因此褐飞虱又具有隐蔽性、暴发性和毁灭性等特点;此外,褐飞虱也会传播草状丛矮病和齿叶矮缩病两种病毒病,造成间接危害。目前,农业生产中主要通过化学杀虫剂来防治褐飞虱,化学杀虫剂的使用可以在短时间内杀死褐飞虱,但农药残留不仅污染环境,而且会杀死褐飞虱天敌,诱发褐飞虱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稻抗褐飞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降低水稻中Os03g50150基因或Os03g50150基因活性片段的表达或活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褐飞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降低水稻中Os03g50150基因或Os03g50150基因活性片段的表达或活性的方法包括通过基因突变、基因敲除、基因中断、Crispr技术抑制Os03g50150基因或其活性片段的表达或活性。3.一种水稻抗褐飞虱突变体arc3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筛选sgRNA靶点序列:筛选水稻基因Os03g50150的sgRNA靶点序列;所述的sgRNA靶点序列如SEQ ID N...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飞龙唐飞马飞翔何冰冰陈骄洋于芳芳李岚昕芦哲想赵珈冉宋塨熠王卓赵思琪陈渝聪徐韶涵
申请(专利权)人:周口师范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