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84700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4 22: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发光装置,发光装置发出混合光,混合光由深红色光、绿色光、宝蓝色光和白光混合而成;白光的色温为4000K;深红色光的主波长范围为645nm至670nm,峰值波长范围为650nm至675nm,半峰宽度范围为18nm至40nm;绿色光的主波长范围为510nm至540nm,峰值波长范围为515nm至545nm,半峰宽度范围为30nm至65nm;宝蓝色光的主波长范围为439nm至475nm,峰值波长范围为435nm至470nm,半峰宽度范围为18nm至40nm;白光的主波长范围为570nm至610nm,峰值波长范围为600nm至640nm,半峰宽度范围为150nm至225nm。主要用于光源技术领域。范围为150nm至225nm。主要用于光源技术领域。范围为150nm至225nm。主要用于光源技术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光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光源
,特别涉及一种发光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用于食品照明的发光装置一般要求其具有可以提升食品的视觉新鲜程度。现有技术中,对于提升红色系、绿色系生鲜食物的视觉生鲜感,一般采用带有一定偏好色彩的灯光来照射,消费者能明显感觉到这种光色的不真实。
[0003]因此,如何实现自然白光的生鲜显色照明是行业内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发光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具有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或创造条件。
[0005]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发光装置,所述发光装置发出混合光,所述混合光由四种色光混合而成,其中,四种色光分别为:深红色光、绿色光、宝蓝色光和白光;所述白光的色温为4000K;其中,深红色光的主波长范围为645nm至670nm,峰值波长范围为650nm至675nm,半峰宽度范围为18nm至40nm;绿色光的主波长范围为510nm至540nm,峰值波长范围为515nm至545nm,半峰宽度范围为30nm至65nm;宝蓝色光的主波长范围为439nm至475nm,峰值波长范围为435nm至470nm,半峰宽度范围为18nm至40nm;白光的主波长范围为570nm至610nm,峰值波长范围为600nm至640nm,半峰宽度范围为150nm至225nm;进一步,设所述深红色光的实际光谱面积所占归一化面积的比例为a,所述绿色光的实际光谱面积所占归一化面积的比例为b,所述宝蓝色光的实际光谱面积所占归一化面积的比例为c,所述白光的实际光谱面积所占归一化面积的比例为d;则a的取值范围为[0.6,0.8],b的取值范围为[0.1,0.25],c的取值范围为[0.1,0.25],d的取值范围为[0.1,0.3],其中,a+b+c+d=1。
[0006]进一步,设所述深红色光的实际光谱面积所占归一化面积的比例为a,所述绿色光的实际光谱面积所占归一化面积的比例为b,所述宝蓝色光的实际光谱面积所占归一化面积的比例为c,所述白光的实际光谱面积所占归一化面积的比例为d;则a的取值范围为[0.5,0.7],b的取值范围为[0.15,0.3],c的取值范围为[0.15,0.3],d的取值范围为[0.08,0.2],其中,a+b+c+d=1。
[0007]进一步,a的取值为0.64,b的取值为0.12,c的取值为0.11,d的取值为0.13。
[0008]进一步,a的取值为0.55,b的取值为0.18,c的取值为0.18,d的取值为0.09。
[0009]进一步,a与b的比值的范围为>3,b与c的比值的范围为[0.8,1.2],b与d的比值的
范围为[0.7,1]。
[0010]进一步,a与b的比值的范围为>2.5,b与c的比值的范围为[0.8,1.2],b与d的比值的范围为[1.5,2.5]。
[0011]进一步,所述混合光的相关色温为3800K至4500K,其中,在16色相环中,h1色分区大于18%,h16色分区大于20%,色彩逼真度Rg大于等于100。
[0012]进一步,所述混合光的相关色温范围为4800K至5500K,其中,在16色相环中,h6色分区大于12%,h7色分区大于15%,色彩逼真度Rg大于等于100。
[0013]进一步,所述混合光的色坐标位于CIE1931

xy色品图中的黑体辐射曲线轨迹的下方区域,即Duv<0,所述混合光的色坐标与黑体辐射曲线轨迹之间的距离小于等于5步。
[0014]进一步,所述混合光的色坐标位于CIE1931

xy色品图中的黑体辐射曲线轨迹的上方区域,即Duv>0,所述混合光的色坐标与黑体辐射曲线轨迹之间的距离小于等于5步。
[0015]进一步,所述混合光的Ra大于70,Rf大于80。
[001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将深红色光、绿色光、宝蓝色光和白光,这四种色光进行混合,并对四种色光的主波长、峰值波长和半峰宽度进行一定的限制,从而得到对于红色系食品(如红肉)、绿色系食品(如绿色蔬菜、绿色水果)红色系、绿色系生鲜食物具有提升其视觉生鲜度贡献的混合光。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对于红色系、绿色系生鲜食物红色系、绿色系食品的照明中存在的视觉生鲜度效果不佳的情况。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
[0018]图1是提升食品生鲜感的发光装置的光源选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0020]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在系统示意图中进行了功能模块划分,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系统中的模块划分,或流程图中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0021]参考图1,提供了一种发光装置,所述发光装置发出混合光。所述混合光的作用是可以对红色系、绿色系生鲜食物提供较好的视觉生鲜感。
[0022]对于所述混合光,其采用的是四通道不同色光进行混合的技术方案。其中,四个通道所输出的色光分别为:深红色(Deep Red)光、绿色(Green)光、宝蓝色(Royal Blue)光和白光(4000K)。其中,白光为色温为4000K的光。这四种色光分别通过四个光通道输出并进行混合得到所述混合光。
[0023]对于这四种色光,从每一种色光的光谱特征可以发现,对于这四种色光需要在光谱中对其的主波长、峰值波长和半峰宽度进行限制。
[0024]其中,深红色光的主波长需要满足的范围为645nm至670nm,深红色光的峰值波长需要满足的范围为650nm至675nm,深红色光的半峰宽度需要满足的范围为18nm至40nm。
[0025]绿色光的主波长需要满足的范围为510nm至540nm,绿色光的峰值波长需要满足的范围为515nm至545nm,绿色光的半峰宽度范围需要满足的范围为30nm至65nm。
[0026]宝蓝色光的主波长需要满足的范围为439nm至475nm,宝蓝色光的峰值波长需要满足的范围为435nm至470nm,宝蓝色光的半峰宽度需要满足的范围为18nm至40nm。
[0027]白光的主波长需要满足的范围为570nm至610nm,白光的峰值波长需要满足的范围为600nm至640nm,白光的半峰宽度需要满足的范围为150nm至225nm。
[0028]通过研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装置发出混合光,所述混合光由四种色光混合而成,其中,四种色光分别为:深红色光、绿色光、宝蓝色光和白光;所述白光的色温为4000K;其中,深红色光的主波长范围为645nm至670nm,峰值波长范围为650nm至675nm,半峰宽度范围为18nm至40nm;绿色光的主波长范围为510nm至540nm,峰值波长范围为515nm至545nm,半峰宽度范围为30nm至65nm;宝蓝色光的主波长范围为439nm至475nm,峰值波长范围为435nm至470nm,半峰宽度范围为18nm至40nm;白光的主波长范围为570nm至610nm,峰值波长范围为600nm至640nm,半峰宽度范围为150nm至225n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所述深红色光的实际光谱面积所占归一化面积的比例为a,所述绿色光的实际光谱面积所占归一化面积的比例为b,所述宝蓝色光的实际光谱面积所占归一化面积的比例为c,所述白光的实际光谱面积所占归一化面积的比例为d;则a的取值范围为[0.6,0.8],b的取值范围为[0.1,0.25],c的取值范围为[0.1,0.25],d的取值范围为[0.1,0.3],其中,a+b+c+d=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所述深红色光的实际光谱面积所占归一化面积的比例为a,所述绿色光的实际光谱面积所占归一化面积的比例为b,所述宝蓝色光的实际光谱面积所占归一化面积的比例为c,所述白光的实际光谱面积所占归一化面积的比例为d;则a的取值范围为[0.5,0.7],b的取值范围为[0.15,0.3],c的取值范围为[0.15,0.3],d的取值范围为[0.08,0.2],其中,a+b+c+d=1。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文超朱奕光焦志刚刘燕娟李东征何鑫雄冯慧峰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电器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