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活装置、光学滤波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63240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0 08: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灭活装置、光学滤波器,其维持或者提高所出射的紫外光中的对人体影响较小的波长频带的紫外光的强度,并且相比以往抑制了给人体带来影响的波长频带的紫外光的强度。具备:紫外光源,其出射主要的发光波长频带的至少一部分包含于200nm以上230nm以下的范围内的紫外光;以及光学滤波器,其由电介质多层膜形成,对于以0度的入射角入射的紫外光,具有使波长为190nm以上235nm以下的范围内的紫外光透过的频带,并且,透射率表现为5%的波长λ5为236nm以上且小于245nm。5为236nm以上且小于245nm。5为236nm以上且小于245n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灭活装置、光学滤波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菌或者病毒的灭活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利用紫外光的菌或者病毒的灭活装置。另外,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利用紫外光的菌或者病毒的灭活装置中使用的光学滤波器。

技术介绍

[0002]以往,已知一种照射紫外光来对菌、病毒进行灭活的技术,因为DNA在波长260nm附近表现出最高的吸收特性,所以多数情况下都是利用将低压水银灯等作为光源的、波长为254nm附近的紫外光。用紫外光对菌、病毒进行灭活的方法具有如下特征:不会使药剂等飞散,仅通过向对象空间、对象物照射紫外光就能够进行杀菌处理。
[0003]众所周知,紫外光存在给人体带来影响的风险较大的波长频带和给人体带来影响的风险较小的波长频带。因此,近些年,正在研究用于通过给人体带来影响的风险较小的波长频带的紫外光对存在于空间内的菌、病毒进行灭活的方法、装置。例如,下述专利文献1记载了使用对人体影响极小的波长为190nm~230nm的紫外光的杀菌装置(灭活装置)。
[0004]现有技术文献
[0005]专利文献
[0006]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6025756号公报
[0007]非专利文献
[0008]非专利文献1:Sachiko Kaidzu等,“Re

Evaluation of Rat Corneal Damage by Short

Wavelength UV Revealed Extremely Less Hazardous Property of Far

UV

C”,Photochemistry and Photobiology(外文杂志参考译名:光化学和光生物学),2021,97:505

516

技术实现思路

[0009]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
[0010]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灭活装置,该灭活装置通过提高对人体影响较小的波长频带的紫外光的强度并且抑制给人体带来影响的波长频带的紫外光的强度的增加而得到了进一步改善。
[0011]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0012]本专利技术的灭活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
[0013]紫外光源,其出射主要的发光波长频带的至少一部分包含于200nm以上230nm以下的范围内的紫外光;以及,
[0014]光学滤波器,其由电介质多层膜形成,对于以0度的入射角向所述透光窗的主面入射的紫外光,具有使波长为190nm以上235nm以下的范围内的紫外光透过的频带,并且,透射率表现为5%的波长λ5为236nm以上且小于245nm。
[0015]在本说明书中,“灭活”指的是包括将菌、病毒杀死或者使之失去感染力、毒性的概
念,“菌”指的是细菌、真菌(Fungi)等微生物。以下,有时将“菌或者病毒”统称为“菌等”。
[0016]在本说明书中,“主要的发光波长频带”是指在从光源出射的光的强度谱中相对于峰值强度表现出10%以上的光强度的波长频带。此外,上述紫外光源的峰值波长优选为190nm~235nm的范围内,更优选为210nm~235nm的范围内。
[0017]近些年,有关紫外光对人体的影响的研究和验证不断推进,确认到了紫外线具有容易被皮肤表层、角膜上皮吸收且波长越短则安全性越高这一特征。特别是,确认到了波长小于240nm的紫外光给人体带来影响的风险较小。另外,确认到了波长230nm以下的紫外光给人体带来影响的风险极小。例如,上述非专利文献1报告了对CPD(Cyclobutane Pyrimidine Dimers:环丁烷嘧啶二聚体)的产生进行验证的结果,其中CPD是由于紫外光的照射而诱发的DNA损伤,是导致癌症产生的要因。
[0018]根据上述非专利文献1,波长207nm和波长222nm的紫外光在照射于生物的角膜时仅透过至角膜上皮的最上层,因此仅在角膜上皮的最上层产生CPD,产生于角膜上皮的最上层的CPD在生理代谢回转周期中通常会在24小时以内从角膜剥落,因此基本不会残留在角膜上。
[0019]对于有关上述紫外光(特别是波长为200nm~230nm的紫外光)对人体的影响的验证,近些年进行了很多的报告。利用对人体影响较小的波长频带的紫外光的灭活装置,也是受最近的新冠病毒感染症的流行的影响,最近尤其引发关注。
[0020]并且,上述那种灭活装置因为利用了对人体影响极小的波长频带的紫外光,而且仍能期待对介由物体表面的接触感染、介由存在于空间中的气溶胶的感染进行抑制的效果,所以正在对其向有人频繁往来的空间、供人长时间进行作业的空间中的设置进行研究。
[0021]然而,波长为190nm~230nm的紫外光虽说与由低压水银灯出射的紫外光相比对人体的影响极小,但是考虑到安全性,还是对于其对人体的累积照射量设置了限制值。本申请提交之时,一般推荐将照射于人体的紫外光的累积照射量设于由ACGIH(American Conference of Governmental Industrial Hygienists:美国政府工业卫生学家会议)规定的限制值(允许极限值)以内。例如,就波长为222nm的紫外光而言,每一日(8小时)的累积照射量的允许极限值被规定为22mJ/cm2。此外,本说明书中的允许极限值的数值为现行的数值,是今后有可能被变更的数值。另外,并不限于以上的描述,照射于人体的紫外光的累积照射量在进行安全应用方面期望的是预先规定出规定的上限值。
[0022]因而,就假定对有人往来的空间等照射紫外光的灭活装置而言,要求其遵守上述紫外光的累积照射量的限制值,同时又能够高效地对处理对象空间、处理对象物进行灭活处理。
[0023]上述非专利文献1报告了对由于波长207nm的紫外光和波长222nm的紫外光而产生角膜障碍的累积照射量的阈值的验证结果。并且,上述非专利文献1作出了以下的报告:由于紫外光的照射而确认到角膜障碍的累积照射量的阈值在波长207nm的紫外光的情况下为10000mJ/cm2~15000mJ/cm2,在波长222nm的紫外光的情况下为3500mJ/cm2~5000mJ/cm2。上述结果所示的各个值与ACGIH现今规定的限制值相比是非常高的值。因为这种验证结果的大量发表,现在,关于特定的波长频带的紫外光的累积照射量,也预想会重新考量限制值。
[0024]若累积照射量的限制值放宽,则可想象利用紫外光的灭活装置会为了更加高效地
对对象空间、对象物进行灭活处理而以更高的强度照射紫外光、在有人往来的空间内始终点亮等使用方式。
[0025]然而,在为了提高紫外光的辐射照度而单纯地提高紫外光源的光输出的情况下,对人体造成影响的波长频带的紫外光的强度将会提高,担心在照射于人体的情况下危害健康的风险变大。也就是说,如上所述,为了应对累积照射量的限制值将来被放宽这一情况,使用紫外光的灭活装置要求能够仅提高对人体影响较小的波长频带的紫外光的强度、而不提高给人体带来影响的波长频带的紫外光的强度的设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灭活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紫外光源,其出射主要的发光波长频带的至少一部分包含在200nm以上且230nm以下的范围内的紫外光;以及光学滤波器,其供在所述紫外光源中产生的紫外光入射,由电介质多层膜形成,对于以0度的入射角入射的紫外光,具有使波长为190nm以上且235nm以下的范围内的紫外光透过的频带,并且,透射率表现为5%的波长λ5为236nm以上且小于245n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灭活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产生于所述紫外光源且向所述光学滤波器入射的紫外光的辐射通量的各角度成分下的相对强度分布中,表现为峰值的角度包含在10度以上且50度以下的范围内。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灭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灭活装置具备收容所述紫外光源的壳体和用于向所述壳体的外侧取出所述紫外光的透光窗,所述光学滤波器设于所述透光窗的主面上。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柳生英昭
申请(专利权)人:优志旺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