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煤泥二次浮选的自动加药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煤矿开采
,具体为基于煤泥二次浮选的自动加药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煤泥浮选生产工艺中,捕收剂、起泡剂是浮选系统生产的关键药剂,直接关系到产品质量,药剂添加原设计为人工手动控制,一个班至少需要2人在现场,平均每班移动距离20公里左右,劳动强度大,系统在启车或换煤时,大约20分钟能够调节稳定,滞后时间长,严重影响产品质量稳定,手动控制加药量难以精确,易造成药剂浪费,且直接影响产品质量,捕收剂和起泡剂主要成分是油和醇,均是化学药剂,生产环境气味刺鼻,药剂挥发及长时间接触也会对职工身体造成一定的伤害。
[0003]为此,我们提出了基于煤泥二次浮选的自动加药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基于煤泥二次浮选的自动加药装置,用于实现对煤泥在二次浮选过程中的自动加药,以及提高药剂对煤泥的作用效果。
[000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基于煤泥二次浮选的自动加药装置,包括固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煤泥二次浮选的自动加药装置,包括固定架(10)和安装架(20),所述固定架(10)的底部设置有加药管(30),且加药管(30)的底端与安装架(20)的顶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10)的内部设置有加药罐(11),且加药罐(11)的内部设置有定量活塞(12),所述加药罐(11)内壁的顶部设置有伺服电缸(13),且伺服电缸(13)的驱动端与定量活塞(12)的顶部连接,所述定量活塞(12)的顶部设置有气泵(14),且定量活塞(12)的底部设置有混合架(15),所述气泵(14)的输出端通过导气管与混合架(15)的内部连通,所述混合架(15)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个转动架(16),且若干个转动架(16)的内部设置有混合料槽(17),所述混合架(15)的内部设置有若干个与转动架(16)相配合的涡轮(18),且涡轮(18)的一侧设置有连接杆(19),所述连接杆(19)的一侧与转动架(16)的一侧连接,且转动架(16)的另一侧与混合架(15)的一侧转动连接;所述混合料槽(17)的内壁设置有若干个出气孔(110),且若干个出气孔(110)的内部均与混合架(15)的内部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煤泥二次浮选的自动加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伺服电缸(13)位于加药罐(11)内壁的顶部设置有四个,且四个伺服电缸(13)关于加药罐(11)的中心轴线呈等角度分布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煤泥二次浮选的自动加药装置,其特征在于:若干个所述转动架(16)关于混合架(15)的中心轴线呈等角度分布设置,且若干个转动架(16)均位于混合架(15)的底部转动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煤泥二次浮选的自动加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架(15)由若干个连接管构成,且相邻的两个连接管一端分别与转动架(16)的两侧转动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煤泥二次浮选的自动加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10)的顶部设置有四个计量泵(40),四个所述计量泵(40)的进料端均设置有进药管(50),且四个计量泵(40)的出料端均设置有送药管(60),四个所述送药管(60)的底端均延伸至固定架(10)的内部,且四个送药管(60)的底端均与加药罐(11)内部的下方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煤泥二次浮选的自动加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药罐(11)的底部设置有出料管(70),且出料管(70)的底端延伸至固定架(10)的底部,所述出料管(70)的底端与加药管(30)的顶部连接,所述加药管(30)的底端设置有投料架(21),且投料架(21)的底部设置有两个雾化喷头(22)。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煤泥二次浮选的自动加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20)的内部设置有过料架(31),且过料架(31)的内部转动设置有翻料架(32),所述安装架(20)的一侧设置有伺服电机(37),且伺服电机(37)的输出端与翻料架(32)的一侧连接,所述过料架(31)的两侧均设置有过料口(33),所述投料架(21)的底部与过料架(31)的顶部连接,且两个雾化喷头(22)的底部均延伸至过料架(31)的内部。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煤泥二次浮选的自动加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料架(32)的内部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超,李刚,弭明涛,童巍,郑琦,徐磊,孙文佳,孙自强,胡鹏,牛新彬,
申请(专利权)人:淮北矿业股份有限公司临涣选煤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