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长水专利>正文

一种快速启闭水龙头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84356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4 09:49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快速启闭水龙头及其使用方法,该快速启闭水龙头包括壳体、正水锤消除器、固定件和负水锤消除器,壳体包括有出水管和进水管,本申请通过设置的正水锤消除器,阀芯将进水管快速的堵上后,水流冲击在第一活塞上,并使得第一弹簧受到挤压产生一个与水流冲击力相反的作用力,对水流的冲击作用力进行部分抵消,对正水锤进行消除,通过设置的负水锤消除器,阀芯置于阀芯壳的内部,水流快速的向出水管的方向冲击,并且部分的水流冲击力作用下第二活塞上,使得第二弹簧弹性收缩,并产生一个与冲击作用力相反的弹性回弹作用力,进而对水流冲击力进行部分的抵消,对负水锤进行消除。消除。消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快速启闭水龙头及其使用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水龙头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快速启闭水龙头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水龙头是水阀的通俗称谓,用来控制水流的大小,有节水的功效。
[0003]现有技术公开号为CN208123579U的文献提供一种快速启闭水龙头,该装置通过利用安装块、挡板、电磁线圈、弹簧和连接杆的配合使用,将安装块安装在水龙头管体的出水口处,可以快速自动地开启关闭水龙头,而且不会有残存的水;通过调节板、推杆和把手的配合使用,可以调节水龙头出水的方式,使用方便。
[0004]虽然该装置实现了快速启闭,但是在水龙头关闭太快时,由于压力水流的惯性会产生水流冲击波。水流冲击波有时会很大,可能会破坏水龙头,正水锤是当压力管路上的水龙头迅速关闭时,使管路压力显著上升,这种以压力显著升高为主要特征的水锤为正水锤。负水锤是在压力管路上的水龙头迅速开启时,管路压力明显降低这种以压力明显降低为主要特征的水锤叫负水锤,因此当该水龙头在快速的启闭过程中产生的正水锤和负水锤无法消除,就会导致水龙头的损坏。
[0005]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中,专利技术认为在快速的启闭水龙的过程中,应该对正水锤和负水锤进行消除,最终才能延长水龙头的使用寿命。
[0006]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快速启闭水龙头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7]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8]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快速启闭水龙头及其使用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水龙头在快速的启闭过程中产生的正水锤和负水锤导致水龙头的损坏的技术问题,实现了技术效果。
[0009]2.技术方案
[0010]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快速启闭水龙头,包括:
[0011]壳体1,所述壳体1包括有出水管102和进水管103,所述出水管102和进水管103呈垂直设置且相连通;
[0012]正水锤消除器2,所述正水锤消除器2设置在进水管103内部且能够沿着进水管103径向方向移动,所述正水锤消除器2包括有阀芯201、第一活塞202以及第一弹簧203;
[0013]所述阀芯201远离出水管102的一端呈开口结构设置,所述第一活塞202滑动限位于阀芯201内腔,所述第一弹簧203设置在阀芯201内腔,所述第一弹簧203位于第一活塞202靠近出水管102一侧,所述第一弹簧203连接于第一活塞202与阀芯201内壁之间;
[0014]固定件3,所述固定件3包括有轴杆301,所述轴杆301和壳体1转动连接;
[0015]负水锤消除器4,所述负水锤消除器4包括有外壳401、第二活塞402以及第二弹簧
403;
[0016]所述外壳401安装于出水管102靠近进水管103一端,所述外壳401分别与出水管102、进水管103连通,所述第二活塞402活动设置在外壳401内腔,所述第二弹簧403设置在外壳401内,所述第二弹簧403位于第二活塞402远离出水管102一侧,所述第二弹簧403连接于第二活塞402与外壳401内壁之间。
[0017]上述技术方案中,出水管102和进水管103垂直设置且连通,进水管103和水管连接,正水锤消除器2设置在进水管103内部,并可沿着进水管103的径向方向移动,阀芯201是管状结构,且远离出水管102一端呈开口结构设置,第一活塞202滑动限位于阀芯201内腔,并可沿着阀芯201的轴线方向移动,第一弹簧203设置在阀芯201内,并且置于第一活塞202靠近出水管102一侧,第一弹簧203一端和第一活塞202固定,第一弹簧203另一端和阀芯201的内壁固定,在当第一活塞202受到水流冲击时,第一弹簧203挤压第一弹簧203并产生一个与冲击力相反的弹性回弹作用力,从而抵消部分的水锤作用力,轴杆301和壳体1转动连接,并且和阀杆204活动卡接,方便对阀芯201进行固定;负水锤消除器4安装在出水管102靠近进水管103的一端,外壳401和出水管102、进水管103均连通,当阀芯201关闭水流时,水流冲击作用力部分作用在第二活塞402上,从而使第二弹簧403弹性收缩,并产生一个与水流冲击力相反的作用力,最终对负水锤进行消除。
[0018]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壳体1还包括有与进水管103连通的阀芯壳101,所述阀芯壳101连接于进水管103的侧面,所述阀芯201在阀芯壳101和进水管103内活动,当阀芯201移动至阀芯壳101内部时,出水管102正常出水,当阀芯201位于进水管103内腔时,进水管103被关闭。
[0019]上述技术方案中,阀芯壳101和进水管103连接,并且相互连通,阀芯201置于阀芯壳101的内部时,出水管102正常出水,当阀芯201置于进水管103的内部时,进水管103被关闭,此时出水管102不出水。
[0020]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正水锤消除器2包括阀杆204,所述阀杆204呈“U”型结构设置,所述阀杆204内端贯穿阀芯壳101并固接于阀芯201侧面,所述轴杆301穿过阀杆204,所述阀杆204和轴杆301活动卡接设置;
[0021]所述阀杆204上开设有与轴杆301相配合的固定孔2041。
[0022]上述技术方案中,阀杆204呈“U”型结构设置以提高阀芯201上下运动时的稳定性,阀杆204贯穿阀芯壳101,上端置于阀芯壳101的外部,通过向上拉动阀杆204使得水龙头快速的开启,向下按压阀杆204使得水龙头关闭;而阀杆204和轴杆301活动卡接设置以对阀杆204进行固定。
[0023]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固定件3还包括有上卡块302和下卡块303以及手柄304;所述上卡块302固定在轴杆301的上端一侧,所述下卡块303固定在轴杆301的下端一侧,所述手柄304固定在轴杆301外端;所述固定孔2041内壁一侧开设有通槽,所述上卡块302下卡块303分别与通槽适配。
[0024]上述技术方案中,上卡块302固定在轴杆301的上端一侧,下卡块303固定在轴杆301的下端一侧,并且均可穿过固定孔2041,当下卡块303置于阀杆204的上端时,可对闭合水龙头的阀芯201固定,当上卡块302置于阀杆204的下方时,可对开启的水龙头的阀芯201固定,避免阀芯201径向窜动。
[0025]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正水锤消除器2包括有外泄压孔2011,所述外泄压孔2011开设在阀芯201上,所述外泄压孔2011设置于阀芯201靠近出水管102一端侧面。
[0026]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正水锤消除器2还包括有第一外套管205、第一内杆206以及内泄压孔2051;所述第一外套管205与第一内杆206均位于第一弹簧203的弹簧孔中,所述第一外套管205固定在第一活塞202上,所述第一内杆206插入在第一外套管205的内部,所述第一内杆206的一端和阀芯201内部固定,所述内泄压孔2051开设在第一外套管205上。
[0027]上述技术方案中,在当阀芯201移动于阀芯壳101中时,溶液通过外泄压孔2011进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快速启闭水龙头,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阀芯壳、出水管和进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和进水管呈垂直设置且相连通,所述阀芯壳连接于进水管的侧面并与进水管相连通,所述进水管内部设置有正水锤消除器,所述正水锤消除器沿着进水管径向方向移动以实现水流的快速启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启闭水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水锤消除器包括有阀芯、第一活塞以及第一弹簧,所述阀芯远离出水管的一端呈开口结构设置,所述第一活塞滑动限位于阀芯内腔,所述第一弹簧设置在阀芯内腔,所述第一弹簧位于第一活塞靠近出水管一侧,所述第一弹簧连接于第一活塞与阀芯内壁之间,所述阀芯在阀芯壳和进水管内活动,当阀芯移动至阀芯壳内部时,出水管正常出水,当阀芯位于进水管内腔时,进水管被关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快速启闭水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快速启闭水龙头还包括固定件和负水锤消除器,所述固定件包括与壳体转动连接的轴杆,所述负水锤消除器包括有外壳、第二活塞以及第二弹簧,所述外壳安装于出水管靠近进水管一端,所述外壳分别与出水管、进水管连通,所述第二活塞活动设置在外壳内腔,所述第二弹簧设置在外壳内,所述第二弹簧位于第二活塞远离出水管一侧,所述第二弹簧连接于第二活塞与外壳内壁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快速启闭水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水锤消除器还包括阀杆,所述阀杆呈“U”型结构设置,所述阀杆内端贯穿阀芯壳并固接于阀芯侧面,所述轴杆穿过阀杆,所述阀杆和轴杆活动卡接设置;所述阀杆上开设有与轴杆相配合的固定孔。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快速启闭水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塞的侧面设置有若干第一密封圈,所述阀杆侧面套设有若干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二活塞侧面设置有若干第三密封圈。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快速启闭水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还包括有上卡块和下卡块以及手柄;所述上卡块固定在轴杆的上端一侧,所述下卡块固定在轴杆的下端一侧,所述手柄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长水余长涪邓学成
申请(专利权)人:陈长水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